循证护理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来源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ji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3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1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循证护理,观察患儿的依从性及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用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咳嗽护理,可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及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循证护理;咳嗽变异性哮喘;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1--01
  前言:作为一种特殊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咳嗽为主要表现[1]。这种疾病好发于低龄儿童,多伴有迁延难愈特征,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影响患儿的正常发育。咳嗽变异性哮喘症状的顽固性特征可导致患儿家长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其对临床护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评估循证护理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将83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将患儿的护理流程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3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1例)2个组别。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2-6岁,平均年龄(3.2±0.4)岁。观察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3.0±0.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具体包含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
  1.2.2循证护理
  给予观察组患儿循证护理:(1)确立循证问题。结合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护理经验,找出循证问题。经过综合评估,确立问题为:患儿依从性差、家长过分担忧两种。(2)寻找循证依据。收集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有关的文献资料,评估循证问题的合理性。经过文献验证,确立上述循证问题合理。(3)制定循证护理方案。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依从性差问题,制定循证护理方案:以玩偶、彩色贴纸等装饰儿科病房,并保持病房内定期通风,为患儿营造温馨的环境,改善陌生环境对患儿情绪的刺激;以柔和态度、温和语言与患儿沟通,鼓励患儿的良好表现,善用抚触患儿头部、手部等肢体语言,提高患儿的依从性。针对家长过分担忧问题,耐心为家长讲解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机制、病因、治疗方法、发作期及缓解期特征等知识,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认知,减轻家长的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的依从性,评分项包含高度依从、依从、不依从。
  观察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项包含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工具采用SPSS17.0软件。评估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
  2结果
  2.1患儿的依从性
  对照组7例不依从,观察组2例不依从,对照组患儿的依从性83.33%,低于观察组9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5.71%,低于观察组9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3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以持续性、顽固性咳嗽为基本特征。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生不仅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还会为患儿家长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2]。由于患儿语言表达功能较差,加之耐受力低下,在临床检查、用药等环节中,很容易表现出不依从行为,为临床护理带来一定困难。常规护理用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护理,效果尚可。
  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理念,其主张通过确立循证问题、获取循证支持、确立循证方案的方式,给予患者临床护理。本研究将循证护理用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确立患儿依从性差、家长过分担忧两种问题,并分别针对这两种循证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本研究将83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循证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95.12%、护理满意度97.56%,均高于对照组依从性83.33%、护理满意度8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这种护理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结论:医院可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护理中,广泛推行循证护理,以改善患儿的依从性,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帮助患儿获得良好预后。
  参考文献:
  [1]闫玉群.舒适护理在小儿咳嗽变異性哮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0):3830-3831.
  [2]朱芙蓉.舒适护理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5,36(10):2163-216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实施音乐干预联合同理心护理对心理弹性、不良情绪及手术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60例我院2018年2月-2021年1月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n=30)与联合护理组(n=30)。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联合护理组采用音乐干预联合同理心护理。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结果 两组病患干预后SAS、SDS评分的数值水
摘要:目的对肩周炎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了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之间来我院中实施了肩周炎治疗的64例患者实施研究,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了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实施基础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增加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所取得的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理后所取得的效果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后具
摘要:目的:对无痛胃镜检查中整体护理干预下取得的效果观察。方法:收集医院行无痛胃镜检查治疗患者76例资料,采用数字随机分组形式,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的38例纳入对照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38例纳入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检查中各项指标观察,并比较护理满意情况。结果:无痛胃镜检查相关指标对比,检查中收缩压、心率、呼吸等观察组均较为稳定,且检查时间相对较少,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满意率计算对照
摘要:目的:探究规范化护理培训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来我院随访的68例维持性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规范化护理培训。以SF-36量表、ESCA量表等辅助工具对两组患者的躯体健康、生命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及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分并记录患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2020.3-2021.3,选取本院妇科收治的90例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研究,基于单双数法分组,其中行手术室常规护理的45例是对照组,行護理质量持续改进的45例是观察组。结果:气腹后10min、手术结束时观察组心率、血氧饱和度低于对照组(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术前护士常规前往病房访视患者,核对相关信息,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患病率高,多发生于面部,影响患者心身健康.凉山州地处四川省西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17℃,年日照时数2000~2400 h,年降雨量1000~1100 mm;是以汉族和彝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为了解凉山州痤疮流行情况,我们进行了痤疮社区流行病学调查。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风湿免疫性疾病护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方法,将106例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53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精细化管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B组住院时间低于A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  1.2方法  A组实施常规护理,包含观察病情、指导用药、指导饮食等。在A组基础上,B组应用精细化管理,具体如下[1]:  (1)积极开展精细化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胃肠道手术治疗的患者118例,按照护理方式分组,干预组59例,围手术期中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59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切口乙级愈合率、丙级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1.2方法  两组胃肠道手术方式
摘要:目的探究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者为对象,均实施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共76例,38例是参照组,38例是研究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围术期护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是(1.23±0.58)天,进食时间(1.56±0.82)天,肛门排便时间(1.65±0.62)天,均优于参照组指标,P<0.05。研究组经过护理后,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护理中疼痛护理方案应用下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96例,以数字随机分组形式,采用一般护理模式的48例纳入对照组,另外给予疼痛护理方案的48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并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患者疼痛评分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评分结果相对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