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县香榧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旌德县香榧资源现状、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育苗及栽培现状,结合旌德县林业实际,对全县香榧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旌德县;香榧;产业;发展对策
  香榧(Torreya grandis)是我省珍稀经济树种。我省榧树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公元1174年成书的《尔雅翼》对榧树和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种内性状变异进行了具体描述,该书的作者罗愿及以后对该书进行音释的洪焱祖均为我省歙县人,歙县及其邻近的黟县、休宁、黄山、绩溪、旌德、宁国等地均为古今榧树的主产区,且保留榧树优良变异品种[1]。香榧所产干果(种子)壳薄,仁肉清香浓郁,是上等的美味佳品,从宋代开始即为贡品。
  1.香榧概述
  香榧具有寿命长,果香脆可口,是优质食用干果,具营养、保健、美容及药用价值,也是理想的保健、休闲食品,且经济效益高。香榧雌雄异株,有的威武挺拔、有的细叶婆娑,四季常青,为绿化观赏的优良树种,每年的4-8月在同一株树中可见大小不同的二代果。香榧药用价值广泛,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有润肺、止咳、化痰、驱虫等功效。特别是香榧内含紫杉醇,具有较强的治癌防癌之功能。香榧的假种皮有多种芳香物质,是提取高级芳香油和浸膏的天然原料。香榧树材质优良,质轻柔、纹理通直、质地致密、硬度适中、耐水湿、抗腐蚀、有弹性、不反翘、不开裂、不变形,是建筑、造船和工艺雕刻的良材。香榧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一株50年生的香榧树,单株产值可达5000元以上,“香榧熟、衣食足”、“一年种榧、五年油盐、十年盖房”、“一年种榧千年香”。在改善山区农民种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香榧被农民称为“摇钱树”。
  2.旌德县香榧的资源现状
  我省的香榧生产主要在皖南山区,尤其以黟县产量最多,主要集中分布的有泗溪、洪星、宏村等乡镇,其次为黄山区、徽州区、休宁、绩溪等。在旌德县野生分布的香榧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主要在俞村镇、云乐乡、白地镇等山高路远,较为偏僻的沟谷两侧集中分布,是全国少数几个有榧树分布县市之一。由于目前其产量基本靠原有老树,增产空间很小,香榧的产品数量一直供不应求。
  3.制约旌德县香榧产业发展的因素
  3.1 林农认识不足,保护不力
  香榧是雌雄异株植物,长期以来的传统经营方式,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缺乏科学知识,因雄榧树不结果和材质优良,大部分地方遭受灭顶之灾,加上粗放管理,致使香榧产量逐年下降,以至香榧生产一落千丈。
  3.2 营林技术要求高
  由于香榧生长慢、结实迟、投资大、成活率和保存率低,栽培后要十年才能挂果,20年后才有较稳定的收益,影响了群众发展的积极性。在很多香榧自然分布区域内的农户还是靠天收,香榧存在产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榧农的收入和种植香榧的积极性。
  3.3 品种差次不齐
  林农忽视良种选育,林分植株良莠不齐,单株产量悬殊较高,特别是近几年开展香榧育苗,很多地方经验不足,苗木参差不齐,远远不能满足林农造林需求,需从浙江等地引种。制约了香榧的产业化发展,使香榧生产至今仍局限在小范围,生产规模无法迅速扩大。
  3.4 香榧产量不稳
  香榧结实大小年现象明显,单位产量高低相差悬殊。特别是部分农民为提高香榧产量和节约劳动力,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内吸性除草剂,对香榧的品质保持和可持续经营极为不利。
  3.5 营林成本较高
  由于香榧成活率低,当前优质嫁接苗较贵,其中“2+1”小苗每株价格在18-25元之间,“2+2”每株价格在35-45元之间,苗龄越大价格越高,单位造林所需苗木费也就越高。同时,由于香榧生长慢、成活率和保存率低、结实迟、管理精细,前期投资大、回报迟,制约了香榧这一优良品种的大面积发展。
  3.6 政策扶持不力
  香榧产业化具有集约型、高投入的特点,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入主要来自三方面的力量,即政府财政投入、银行信贷资金和农业企业与农户的自身资金积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受限,政府财政收入有限,需要投资的领域、项目多,其对农业的投资在短期内难有大的提高,这就导致新技术难以推广,大规模、专业化生产难以展开。因此,壮大现有香榧经营企业规模,促进香榧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解决发展资金不足问题。
  4.旌德县香榧的育苗与栽培现状
  4.1 人工育苗现状
  近年来,由于香榧市场行情持续走高,加之国家鼓励大力发展木本油料,旌德县开始探索人工培育苗木。2010年,安徽康大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旌德开始香榧规模育苗,已经取得成功。目前,基地规模200亩,由采穗圃、嫁接苗(4+2、2+1)繁育区、实生苗(2-3年生)繁育区、播种区4块组成,培育各类优质种苗100余万株。其它农户育苗约2万株。
  4.2 人工栽培现状
  目前,旌德县香榧基地建设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成林榧树嫁接改造,二是大苗移植造林。全县主要采用2+2、2+3嫁接苗进行造林。现已完成基地造林2000亩,部分已开始挂果。
  5.香榧产业化发展对策
  5.1 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提高香榧产业化水平
  (1)加快香榧育苗基地的建设,建立和完善香榧育苗体系,加大研究力量和研究经费的投入,解决大规模基地建设对种苗的需求。
  (2)实施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研制标准化操作规程,提高香榧产量和质量,满足林农生产实践的需求。
  5.2因地制宜地扩大香榧资源总量
  香榧是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经济树种,比较优势明显,政府部门对其发展要重视和支持,将其作为重要的名特优干果和木本油料林来发展,不断扩大基地规模,把名特优经济林做得更大更强,切实加大政策、科技、资金等方面的投入,真正把其作为一项重要山区产业来抓。   5.3 提高现有林分的管理水平
  旌德县现有香榧林分的生产潜力还是很大的,比如俞村镇芳岱等地香榧树资源丰富,应分别情况因林因树制宜,进行逐步嫁接改造,全面清除下木、杂草,减少林地养分耗损,对所砍除的杂草可结合挖垦翻埋压青作为肥料,但也要防止水土流失。对林分密度大、老龄植株多的林分,应于冬季修去枯枝、病枝,伐除长势差,结实小,树势衰老和病虫害严重植株,以调整林分密度,并带状挖垦,使林地土壤得以改良、林分透光通风条件得以改善,树木长势得到逐步恢复。
  5.4建立健全的经济林产业体系。
  建立种植基地、贮藏、储运、加工、销售组织成产业体系,通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一形式,将分散于农民手中的土地、果林联结起来,实现统一生产、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销售,将各个单体的力量通过技术链、资金链联合起来,共同抗衡市场,以达到降低市场风险,求很较大效益的目的。继续推行和不断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实行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使土地流转顺畅。对土地使用者实行确权发证,保障开发者的权益。探索组建以林农自愿参加、自我经营管理的生产经济组织,以资金和技术为纽带,实行股份制统一标准、统一经营,培育营销网络。探索和建立龙头企业与林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
  5.5 加大扶持香榧产业化力度
  应加强对香榧产业化发展的重视,尽快出台鼓励的扶持政策。政府支持香榧产业时,要注意支持有发展潜力的研究开发机构和私营企业,金融部门要帮助他们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让其尽快发展壮大,以带动周围林农,用“公司+农户”的形式实现产业化的发展。
  5.6坚持科技创新在香榧精深加工上大做文章
  培植有实力和潜力的香榧加工龙头企业,并与科研单位结合,克服人才、资金、规模等障碍,从实生榧和香榧种仁精深加工与利用技术、香榧加工副产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开发,在香榧精深加工上大做文章,大力开发保健食品、营养食品、日化用品、化妆品等香榧系列产品。构建香榧资源循环经济技术体系,推动全县香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6.建议
  6.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旌德县是传统用材林分布县,主要以杉木、马尾松、枫香、毛竹等南方常规用材林树种为主,各类用材林树种占全县95%以上。加之,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力发展板栗、青梅等经济林,因市场价格波动大,效益不佳,大部分板栗林和青梅林已改种用材林,林农对发展经济林态度慎重。因此,要根据本县的县情、土地资源、立地条件,以及群众对香榧树种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来综合评价和区划[2]。以现有老香榧树分布区为区划重点,同时又要结合香榧产业规划现状,做到不冲突,进行合理布局。
  6.2加大扶持,注重引导
  香榧产业对旌德县来说是一个新的产业,也是朝阳产业。旌德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发展香榧是林农增收、林业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由香榧营造林成本高,部分农户望而却步,因此当地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将香榧产业发展作为当地特色产业来抓,制定扶持政策。同时,要以香榧企业为龙头,加大示范和引导,鼓励农户大力种植香榧。
  6.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林农栽培水平
  香榧营造林技术要求高,因此要通过成立香榧产业协会等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林农在苗木选择、整地、栽植、施肥、修剪、病虫害管理等各生产技术环节的培训,让林农充分掌握香榧栽培技术要点,提高香榧造林成效。
  参考文献:
  [1]黎章矩,戴文圣.中国香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
  [2]张卉.广德县山核桃生态区划的初步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2012,38(3):43-46
其他文献
In China,colorectal cancer(CRC)ranked fourth and fifth in the highest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of all malignancies in 2018,respectively.Although these rate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parate lateral parametrial lymph node dissection(LPLND)in improving parametrial lymph node(PLN)and its m
目的 响应面设计制备唾液酸(sialic acid,SA)修饰的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A)脂质体(CA-SAL),考察其体外细胞毒性和摄取.方法 采用改良逆相乙醇注入法制备CA-SAL,以葡聚糖
目的 探讨西黄胶囊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于本院就诊的80例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