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杨树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探究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gb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尔滨市方正县林业局红星林场,哈尔滨 150800)
  摘要:杨树是做为东北最常见的植树造林树种,栽培历史悠久,在各乡镇、林场广泛种植,本文总结了杨树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以为杨树丰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杨树;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杨树是用材林、防护林和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木材多用作民用建筑材、生产家具、火柴梗、锯材等,同时也用作人造板及纤维,叶是良好的饲料。通常指杨柳科,杨属一类的泛称,又分为五个派:胡杨派、白杨派、青杨派、黑杨派、大叶杨派。乔木,树干通常端直;树皮光滑或纵裂,常为灰白色。杨树性较耐寒、喜光、速生;沿河两岸、山坡和平原都能生长。为营造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或四旁绿化的树种。因此作者就杨树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做简要介绍,为读者提供依据。
  一、杨树栽培技术
  1、栽植杨树的技术要求
  根据杨树的生物学特性,杨树造林时推行“四大一深”科学栽植法,即大塘1m2,大苗苗高3.5m以上,大株行距4m×5m,大水浇足,深栽80cm。
  2、栽植杨树的技术要领
  杨树植苗造林的技术要领可用“三埋、两踩、一提苗”概括,即先埋1/5深(20cm)表土,然后将苗放入,再埋土至2/3深(70cm左右),踩紧实,最后埋土至地面,再次踩紧实,接着将苗往上提提,以利根系舒展,最后浇足水。
  3、栽植杨树的整地要求
  杨树根系发达,呼吸作用强烈,需要良好的土壤通气条件。另外,在多数情况下,土壤中许多养分由植物不能利用的形式转化为可利用的形式,也要依靠好气细菌的分解作用。因此在杨树人工林集约化栽培中,全面深翻整地是重要措施之一。全面整地时,翻耕深度应视土壤坚实度而定。在中壤和砂壤土上,深翻30~40cm即可;在较粘重的土壤上,要适当增加整地深度。江苏里下河地区,发展杨树可不必进行全面整地。在造林前将穴挖好,穴的规格为:培育大径材应挖大穴,为1m×m×1m;培育小径材,纸浆材可小些,但不应小于60cm×60cm×60cm。
  4、栽植杨树的施肥要求
  杨树造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必须大量施用有机肥,每穴施厩肥100~200kg。在植樹穴底部与生土搅拌均匀,再覆10~15cm表层土后造林,使苗木不与肥料接触。沤制有机肥时,添加过磷酸钙效果较好,或在造林的同时,每穴拌入0.5~0.7kg过磷酸钙,但需特别注意不要将磷肥与苗根接触,因大部分小型化肥厂所产的过磷酸钙有游离硫酸根残留,根系与之接触时会被烧伤。
  5、栽植杨树的技术环节
  (1)防止苗木失水是保证成活的关键。要尽可能在起苗、运苗过程中防止苗木失水。苗木运到造林地后,最好在水中把苗干下部浸泡2~3d(至少浸泡24h),使之充分吸水后再取出造林。
  (2)在轻质土壤和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段栽植大苗时,应适当深栽,可使原根茎深入土中50~70cm或更深。但在粘重土壤上或夏季地下水位过高处造林时不宜深栽,以免造成沤根。
  (3)在栽植时,应将过长的侧根截短,以防栽时窝根,影响生长,将伤、断根及机械损伤严重的根系清除,以免发生腐烂而感染病害。
  (4)春旱严重地区,造林后必须立即灌透水1次,灌后栽植穴土壤下沉不均,造成苗木倾斜时要及时扶正踩实。如栽植后发现苗木地上部分已干死,成活无望,但苗根还存活时,应立即平茬。
  (5)如苗木上端稍有弯曲,可在栽植时,将不垂直地面的苗木梢部转向北面,利用杨树苗的向光性,逐步把苗木梢头调直。
  (6)栽植大苗时,应将侧枝全部修去。但为防止苗干产生更多的萌条,可对部分较大侧枝进行短截,保留长5~10cm小桩,1~2年后再从基部截去。
  二、关于病虫害防治
  东北主要的杨树蛀干害虫是危害枝干的光肩星天牛、桑天牛、白杨透翅蛾等。白杨透翅蛾主要危害苗木和幼树,用有机磷农药注射虫孔或蘸药棉堵孔;光肩星天牛幼虫期可用有机磷农药注入虫孔或插入毒签;成虫期可用人工捕捉或用有机磷农药毒杀。桑天牛主要危害白杨派品种,防治方法是:在林地及其周围清除桑树、构树,断绝成虫的补充营养源;保护利用天敌啄木鸟;幼虫期用有机磷药剂注入虫孔或插毒签。杨扇舟蛾、杨尺蠖的危害较普遍,严重时大龄幼虫可把杨树叶吃光。防治方法有:在1~2龄幼虫群集取食时,及时摘除虫苞;喷洒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悬浮液杀死幼虫;喷洒有机磷农药毒杀幼虫。
  三、杨树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杨树是东北的主要造林树种,杨树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其正常生长和效益的发挥。全省杨树病害主要有杨树溃疡病、杨树黑斑病、杨树叶枯病、杨树腐烂病等20余种。其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重的一种是杨树溃疡病。
  杨树溃疡病危害苗木和大树,且主要危害树干的中部和下部,造成皮层腐烂,受害严重的苗木和3~5年生树可整株死亡。通常在树皮上以水渍状病斑为主,病斑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1cm,边缘不明显,手压病斑有褐水流出,后期病斑下陷,中央有裂缝。当病斑横向扩展环绕树干一圈后,造成整树死亡。保证树木生长旺盛是防治病害的主要途径,要从品种选择、造林设计、栽植、水肥管理等方面入手。
  1、加强肥水管理
  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土杂肥,提高树势,增强抗性。定植前用ABT3号生根粉溶液沾根,杨树落叶后树干涂白预防。干旱时及时浇水,多雨季节做好排涝。
  2、药剂防治以秋防为主
  该病一年在5月下旬至6月和9月两次发病高峰。在发病期,选用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0.6%苦小檗碱水剂、50%退菌特100倍液,10倍的食用碱液,每10日喷一次,连喷3次;重度发病的要刮除病斑;若发病率在50%以上时,可平茬。
  3、及时清除重病植株,减少侵染源。
其他文献
我国在全球属于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数量在全国总人数中占比47%。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对农业发展的关注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但由于存在无法避免的突发性灾害与自然灾害,会严重影响到农业经济的正常生产,而农业保险成本较高,难以调动农民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农业保险供需问题会抑制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重点分析我国农业保险补贴制度的内在动因以及完善建议。  一、我国农业保险补贴制度的内
唐代织锦纹样具有生动写实的特点,突破了前代,特别是汉晋时期抽象浪漫风格的禁锢。运用历史文献与考古实物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对唐代织锦纹样的艺术风格及其成因进行了
随着近几年中小学开展的新课程改革,上精品课、上优质课成为学校对教师的要求,成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倍增器。为此,笔者以打磨了一节好课为例,从现场上课,到课后评课,再到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