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来源 :菌物系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rui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γ-亚麻酸(GLA,C18:3△6,9,12)是由△6-脂肪酸脱氢酶以亚油酸(LA,C18:2△9,12)为底物,在C6位脱氢形成的。由于在人体中,γ-亚麻酸是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类和白三烯类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物,而深黄被孢霉是目前用于微生物发酵生产γ-亚麻酸的主要菌株。本文根据脂肪酸脱氢酶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从丝状真菌深黄被孢霉中克隆了编码△6-脂肪酸脱氢酶的cDNA,全长为1374个核苷酸,编码457个氨基酸,但与其他位点的脂肪酸脱氢酶不同的是,△6-脂肪酸脱氢酶在其序列的N端
其他文献
作者调查了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 AM)真菌的资源状况.共分离鉴定出Acaulospora属6种, Archaespora属2种, Glomus 属24种, 其中G. melanosporum,
用脉冲电泳对四种假丝酵母及各自的有性型,包括Candida guilliermondii-Pichiaguilliermondii, Candida krusei-Issatchenkia orientalis, Candida naganishii-Debaryomyces
报道寄生在柳叶菜科南方露珠草上枝孢菌属一新种:露珠草枝孢Cladosporium circaeae Y.Qin et Z.Y.Zhang sp.nov.。枝孢菌属真菌在柳叶菜科是首次报道。文中为新种提供了拉丁文描述和附图。模式标本保藏于云南农业大学
<正>Orbilia Fr. and Hyalorbilia Baral & G. Marson are the only genera currently accepted in the family Orbiliaceae which was established by Nannfeldt (Baral, 19
研究了碳源和氮源、起始pH、接种量及温度等条件对一野生型木霉Trichodermasp.T6菌株固态发酵产木聚糖酶的影响。在28℃培养4d后,酶活力可达1918IU/g干培养物。酶的最适反应温
辣椒疫毒(Phytophthora capsici)毒素的产生是由一个不完全显性基因所控制,通过RAPD/BSA分析证明,用OPW12扩增得到一条约1300bp的RAPD标记带,该带与辣椒疫霉产毒共分离。纯化回收OPW121300DNA,共转化感受态E.coli DH5α,筛选出3个白色阳性克隆,序列分
本文报道了采自海南岛南部地区笼头菌属(ChlthrusMich:Pers)一个新种,即:海南笼头菌ClathrushainanensisX.L.Wusp.nov.文中对新种的形态特征作了拉丁文和汉文的描述,附有新种担子果和孢子(扫描电镜)照片,并讨论了新种与本属其他种的区别
白僵菌属Beauveria也称波氏菌属,是Vuillemin在1912年为纪念法国真菌学家Beauverie而建立的,它是约100属虫生真菌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属之一(蒲蛰龙和李增智,1996).作为真菌杀虫
以分离自黑龙江腐烂苹果的恶疫霉Phytophthora cactorum Schroeter野生型菌株Ap14为亲本,采用菌丝块创伤接种法测定了恶疫霉对苹果的致病力在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后代的遗传。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和核糖体RNA基因(r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对22种拟茎点霉共34个菌株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RAPD分析构建的UPGMA聚类图所反映的种间,种内关系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