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之我见

来源 :时代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88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每个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小学生对学习的胜任感,直接影响学习兴趣。 有了对学习的胜任感,就能产生学习兴趣。但是,有些差生很吃力。教师要及时帮助这部分差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欠缺。
  【关键词】激发;兴趣;欠缺;信心
  Stimulates the elementary student to study mathematics interest I to see
  Wei Zuyong Li Huiping
  【Abstract】Stimulates the student to study mathematics the interest, this is each mathematics teacher matter of concern. Elementary student to study competent feeling, immediate influence study interest. Had to the study competent feeling, can have the study interest. But, some difference live have enough to do. The teacher must help this part of difference to live in the atonement mathematics knowledge promptly being short. 
  【Key words】Stimulation; Interest; Defective; Confidence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每个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对此,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1 关心学生,培养兴趣
   学生如果喜欢他们的老师,那么他对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就会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师用一颗赤诚的心,唤醒无数颗喜爱数学的童心。
  1.1 学习上帮助学生。小学生对学习的胜任感,直接影响学习兴趣。 有了对学习的胜任感,就能产生学习兴趣。但是,有些差生很吃力。教师要及时帮助这部分差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欠缺。课外不仅进行必要的辅导,而且还注重课内的辅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讲课埋特别注意观察他们:课堂提问时尽量让他们回答能够回答的问题;学生作业时重点辅导他们;差生的作业尽量当堂面批,存在的知识及时补缺。这样持之以恒,差生就会逐步转变。
  1.2 表扬鼓励,树立信心。盼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是每个学生的心理,尤其是差生。差生往往很自卑,学习没有兴趣,灰心丧气。为了消除他们的自卑感,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在教学中尽量寻找他们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表扬、鼓励,从而激起上进心,努力学习。
  2 根据学生不同的注意规律掌握好课堂节奏
  对学生的最佳授课时间一般要控制在20分钟以内,适应学生的注意特点,教师在讲授某个具体问题时要慢且细,而内容的转换又要快。教师还必须重视收集课堂反馈信息,把握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变换教学内容和方法,有紧有松,有张有驰,竭力克服教学中的单调感和模式化给学生注意带来的消极影响,最大程度地延长学生的课堂有效学习时间。
  3 作好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是对一堂课所学知识的提炼、概括和升华,对这一环节的普遍忽视是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大误区。针对课堂结束前学生的思维一般都比较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情况,课堂总结要做到3点:一是内容要概括,不泛泛而论;二是语言要凝炼,不拉杂重复;三是重点要突出,不面面俱到。这样既可保持学生的注意集中,也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际上成为一种即时的强化复习。 
  4 重视课题的引入
  良好的开端往往是一堂课成功的基础,如果在开课之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对整堂课中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将大有裨益。新课的引入途径很多,这里举“兴趣导入”的例子。“兴趣导入”就是应用各种手段激发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而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它讲究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一般都不把问题讲透,设置悬念,使学生处于一种欲知不能、欲罢不甘的状态,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兴趣导入”要因课、因人、因地、因时而宜,不可生搬硬套,千篇一律。
  5 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教师创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地,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创设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因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面使其注意力、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富有情趣地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引发学生探求知识奥秘的愿望。
  6 动手操作,提高兴趣 
  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提高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自学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7 数学学习的活动化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教育心理学表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如果切断动作思维将会受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去“做数学”,体现学习过程活动化。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舍得投入时间,多提供一些让学生活动的机会。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我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摸一摸,切一切,比一比,小组合作交流,自己发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整节课中,学生学得十分积极主动,参与热情很高,学习有效度非常高。又如,教学行程问题时,我针对小学生对“地点”“时间”“方向”等关键要素、及“相遇”含义难以理解这一学情,精心组织学生开展活动:首先,请两位学生到讲台前演示,其他学生按照题意给他们做“导演”,然后,请学生借助于自己两只手进行活动演示。事实证明,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认知表象,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8 数学学习的生活化
  传统的数学教学,学生最直接最感性的认识就是做“数学题目”和解题,这种片面性造成了数学远离生活,远离大众的错觉。而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它有着实实在在的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本人以为 ,数学学习生活化,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还数学以本来面目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小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我们数学应从小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数学,“想”数学,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身临其境”地学数学,有利于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数学的兴趣。由于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大多仍是老教材,许多教学内容远离儿童生活实际,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改编教材,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儿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我一般都不采用教材上的例题,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去“找”教学素材。例如:教学常见的百分率时,我首先组织学生开展扔沙袋打靶游戏,请学生算一算自己打靶的命中率,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口算竞赛,请学生算一算自己口算的正确率,最后请学生算一算,今天本班学生的出勤率。这样采撷生活数学实例,由于是学生熟知的,学生容易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自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应用价值。从而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9 数学学习的情趣化
  爱玩好动、爱听故事、爱做游戏、爱看动画是儿童的天性,这一认知特点,作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知道。而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或是基于教学时间的考虑,急于传授大量的知识,或是不愿意花大量的时间,作课前精心准备,往往忽视了小学生的这一客观认知规律,注重空洞无味的说教,极大地挫伤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尽可能地组织一些游戏性活动“包装”数学知识或创造数学情境“串联”数学知识,创设优美的动画“表演”数学知识,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做到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 。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其他文献
【摘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心理品质;人生态度  Discussed shallowly molds the student good psychology quality in the language teaching  Zhao Ronghui  【Abstract】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的五大类型,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创设情境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使小学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智慧。  【关键词】情境创设;充满活力;数学教学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situation establishes five big types  Geng Jianglin  
期刊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的环境虽然发生了重大变化,但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分析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职业教育;环境;现状;改革  Vocational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classroom reform  Qin Yongjie  【Abstract】Although the medium vocat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体系的发展进程中高中物理教学的最根本任务便是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而作为形成科学学习素养核心要素的情感与价值观则成为高中物理教师首要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发展进程;价值观  Discusses the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three Uygur goal——emotion manner and the values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的创造机会,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去体验、探究、尝试,促使学生能够探寻知识内在的联系,发现规律,进而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类比思想。并能够正确地运用思想方法,重组学习资源,促进知识的内化,加深概念的理解,建构知识网络,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进行探索与创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运用类比让学生去发现,去创造,让教学充满创新与活力。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本文诠释了高校校园文化品牌与文化品牌的含义、分析了当前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弊端,并提出改革的的建议:重视经济基础力量,不弱化文化的引导地位;完善大学建筑,尊敬文化大师;强化精英文化的引导力,抵御亚文化的不良影响。   【关键词】校园文化;品牌;竞争力  Discussed shallowly constructs the campus culture the brand competit
期刊
【摘要】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以及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在以培养学生学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本文重点论述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行为的总动力、思维能力,表现力、拥有的基本技能和合作学习能力。在大力推行新课改的今天,化学化学教师要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化学实验教学发挥更大的优势,培养学生各种学力。  【关键词】化学实验;培养学力  Raises the s
期刊
【摘要】新时期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具有创新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具有创造性的先决条件。教师如能适当根据教材中蕴藏着的丰富创新资源,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来设计教学,因势利导,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则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培养  Elementary school language te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体系中,探究性学习已成为一个最能体现现代教育理念、最具有活力的教学方法。在探究性学习中,由于研究的问题、研究的途径和手段各异,因此它打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的学习环境中,这种开放性学习,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培养一种开放性的思维。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的核心价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期刊
【摘要】本文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课堂行为及教师角色的变化入手,阐述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变化和教师角色的转变,旨在引导师范生走进新课程,为以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  【关键词】新课程;新课堂;教学行为;教师角色  Under new curriculum teaching standard teacher classroom behavior and role change  Ch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