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齿状核的形态学观察及临床意义

来源 :广东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100具成人尸体小脑齿状核的剥制,观察齿状核的形态,测量齿状核的大小,并作统计学处理,提供齿状核的形态,显示齿状核的大小的参考值,为临床涉及齿状核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对所生产的光伏InSb器件R0A值进行了测试,结面积为φ2.9mm的单元器件R0A值在5.71×10^4~5.75×10^6Ωcm^2之间,在50×100μm^2的线阵器件典型R0A值为3×10^4Ωcm^2,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器件表面漏电对R0A值的影响。
对多路 A/D采样过程中出现的一类非均匀、非理想采样信号进行了频谱分析 ,得到了此类信号的数字谱表达形式 ,并对非均匀采样周期信号的数字谱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得到了其数字
目的通过研究马尔尼菲青霉(PM)异柠檬酸裂解酶(ICL)基因转录水平与其酵母相生长的关系,初步探讨乙醛酸循环在PM致病中的意义。方法将PM分生孢子分别接种于中性培养基以及产生不同
核转录因子NF—KB(nuclearfactor-KB)是一种能与免疫球蛋白k-轻链基因的增强子KB序列特异结合的蛋白因子,具有多向性转录调节作用,尤其在细胞因子诱导的基因表达中起关键性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