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让新闻图片说话

来源 :凤凰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5384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踏入2007年后,中文台开播了一个新的新闻信息类节目:《点睛TODAY》。虽然节目只有短短的4分钟,但是,透过展示和解读精心挑选的新闻图片,观众还是可以在加深对新闻事件的直观了解之余,同时领略优秀新闻图片的摄影特点。
  出于新闻职业的同感,也出于对摄影的追求与喜爱,每当我每天在成百张新闻图片中,发现令人惊叹的佳作时,那种如获至宝的感觉,以及那种试图立即与观众朋友们分享的冲动,都会令我感到振奋,感到由衷的喜悦。
  一张经典的新闻图片,其内在与外延的内容和感染力,早已超出了仅仅作为“影像”或“照片”的简单概念范畴,而是一张同时具备反映新闻事件本身的价值,并且具备刻意进行摄影艺术创作两方面内容的“作品”。既然称得上是“作品”,那它一定是冲破传统视觉习惯的“创作影像”,显然兼具独特的视觉穿透力和能够开启读者的充分想象力这两种功效。
  在我们的记忆中,称得上“最经典”、“最震撼”的新闻图片,实在不在少数。二战期间,美联社的摄影记者罗森塔尔在硫磺岛拍下了改变美国国民对二战认知的《硫磺岛上的国旗》;1964年,美国《达拉斯时报》摄影记者罗伯特·杰克逊,抓拍到怀疑刺杀甘乃迪总统的嫌疑犯奥斯华德被不明身份的刺客近距离击毙的瞬间:同年越战期间,霍斯特·法斯拍到令人震撼的图片——《父亲的悲哀》,图片中,站在田边手捧被军车辗毙的儿子的尸体,无助地向车上的越军哭诉的那悲惨的一刻,足以让读者产生悲怜、同情和愤怒。越战期间的优秀新闻图片,实在太多了,像亨利·休伊特的《上天堂》(1965年)、《以尸体为掩护》(1967年)瑞克·摩恩的《沼泽地里的空降》(1967年):艾迪·亚当斯的《街头死刑》(1968年):迟田亨一的《在高射炮阵地上空坠毁》(1967年):黄吾功的《火从天降》(1972年);索·韦德的《回家》(1973):罗宾·胡德的《艾迪·罗宾逊的沉思》(1976年)等等,都从各个角度,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人间的无情。每幅新闻图片,无不浸带鲜血、仇恨,而每幅图片,又不同程度地唤起人们对生命、关爱的追求,对良知、和平的祈愿。
  上世纪世界遭受的多场战争的硝烟还未完全消散,本世纪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色列和黎巴嫩的武装冲突,以及不断爆发或延续的中东战火、非洲杀虐、各种恐怖袭击等等,又成为新闻摄影的聚焦点,也同样出现了数不胜数的以战争、死亡、流血、痛苦等为主要表现题材的优秀新闻图片。回顾刚刚过去的2006年,无论是《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还是《时代》周刊,也无论是美联社、路透社,还是法新社,评选出来的“年度最佳新闻图片”,超过一半以上都是反映战争、灾害等新闻主题的。例如,《街头盘查》(尤里·库兹列夫)、《围火受命》(尤里·库兹列夫)、《走出死亡谷》(罗伯特·尼克斯伯格)、《惊吓》(阿列克桑德拉·布尔特)、《奔命》(黑白,卡迪尔-Vo罗慧赞)、《进入合法领地》(黑白,安东尼·苏沃)、《废墟的景色》(托马斯·德沃恰克)、《战争屠痕》(克莱斯·阿布杜尔·阿哈德),等等。这足见战争、灾害、冲突等似乎永远是新闻的永恒主题,自然也成了新闻摄影师永远乐于追捕、表现的现实所在。
  当然,当我们说“战争或流血冲突很容易产生震撼性的新闻图片”的时候,我们绝不是说“战争或流血冲突是优秀新闻图片的仅有的源泉”。相反,在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下,经典优秀的新闻图片也是层出不穷。实际上,我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体育类、娱乐类、动植物类、天文类和日常生活类的优秀新闻图片,而这些图片带给我们的尽是和谐、愉快、温馨、幸福,以及对美好事物审美的快感。
  一张经典的新闻图片,它所传递的绝不仅仅是新闻事件本身,它还能透过影像的视觉魅力,像我们传递某种感觉,要么轻松,要么紧张;要么恐惧,要么亲切。总之,人的喜怒哀乐都可以受到图片的内容和影像的影响。当然,经典的图片之所以能够达到这个效果,除了新闻内容外,摄影师对摄影基本技术的掌握,例如构图、用光、剪裁等,当然也是极为关键的。可以说,优秀新闻图片的产生过程,是新闻内容和摄影技巧的最完美结合的过程,也是摄影师洞察、反应、捕捉、创作的最高境界。
  让优秀的新闻图片说话,让图片告诉观众它背后的故事,这正是《点睛TODAY》节目的最根本任务,也是我作为这个节目的主持人最想实现的美好意愿。
其他文献
还记得第1次和你约会,你送我的那修条项链,简单的十字架吊饰,配上闪烁的水晶石,尽管你温柔舆关爱的一面。  不过这些年来,你再没有送我其他饰物,伴着我的仍然是那像十字架项链。这天我收到另一个他送来的Celine charm bracelet,配上我最爱的深紫和金色,开心过后突然感到一阵悲伤,是时候去旧迎新吗?    Swarovski Sweet Valentine    不少女生雎然受表现得不在乎
期刊
毫无疑问,娱乐圈是一个让人老得快的地方,在娱乐圈奋门十多年仍然青春漂亮的徐若瑄(Vivian),却打破这理所当然的定律,15岁入行至今12年仍保持一贯清纯如天使的面孔,美丽、乐天开朗的小魔女Vivian,广告、电影、唱歌等工作没完没了,正值黄金望收期,辛苦请来两个月长假理应环游世界尽情耍乐,但Vivian却选择飞身美国拜大师学艺,为将来的星光大道作好准备。    学海无涯    15岁为养家入行的
期刊
红海,原来很蓝。  它位于中东兴北非间,  却像特别眷顾以色列。  速在摩西畴,它就为出埃及的以色列人“分开”渡海;  近代,更造就了以色列海景度假区埃立(Eliat)的诞生,  使海豚、珊瑚、浮潜等,——在以色列南部出现。  若果,上帝是以色列的天父,  那红海,大概就是她的奶妈。    它在你遥远的附近    合上眼,幻想幻想,有个可爱的女孩,对你好奇,但又怕羞,一时偷偷望你,一时出其不意地突
期刊
何谓文明病?文明病又称慢性病,它是经一段时间慢慢累积后,到某个时候才会发作的病,文明病又称现代病。换句话说,古代人是没有的。  现代人常常在惊慌中下决定,在压力下去行动,所以累积了许多生命的痛苦,得肺病、肺炎、肺癌愈来愈多,甚至本身不抽烟的家庭主妇,得肺癌、肺病的比率也很高。原因除了二手烟之外,还有厨房油烟的问题。在炒菜的过程中,有两台抽油烟机在使用,一台是电动的,一台是人工的,也就是妈妈的鼻孔,
期刊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是喜是愁,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成功失败,浪里看不出有未有……”听到这首熟悉的《上海滩》主题曲,你是否又想起了当年一家人挤在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前,看电视连续剧《上海滩》的场景呢?美妙的是,这些经典影视主题曲成为老歌的时候,似乎不再仅仅是一首歌那么简单,它本身更像一个记忆体,刻在一代人的心中。所幸的是,我们还能凭借着科技带来的物质力量
期刊
大堆头任你夹     GreatBakery原来是全港面包款式最多的面包店,每日推出多达200款,同一叶同亦有150种选择,多款欧陆式面包绝对少见于市面上其他的面包店,例如意大利的focaccia、biscotti、ciabatta和德国的farmer bread、bretzel及印度的naan等等,另有健康的燕筋面粉包及有楼面包等。在面包店内走一转,简直花多眼乱,慢慢走下来,停一停,才能挑这心水
期刊
主持人梁文道专访(P=本刊记者,L=梁文道)  P:做这个节目,你选书的标准是什么?  L,有两个标准。首先我把书按照它们的来源产地做一个分类,尽量做到一个礼拜内介绍简体书两到三本,港台一两本,英文一本一另一个方向是,我把书分文学、社会科学,历史,时事等等,尽量一个月每种都平均一点。  我有时也会讲一些专题,比如今天讲的布希亚,他刚过世,把他的东西里面好玩的、我自己喜欢的拿出来讲一讲,增广见闻了,
期刊
黄健翔出过三本书,演过相声,担任过金鸡白花电影节的颁奖嘉宾,为《时尚杂志》拍了一组写真照片,还与超女张靓颖闹过绯闻,因为《南方人物周刊》的记者吴虹飞登载在《南方周末》的一篇争议报道而与其打过激烈的笔仗。黄健翔在世界杯“解说门”事件后声名鹊起,从央视辞职后,媒体对他的下家进行了颇有想象力的猜测直到其加入凤凰卫视才尘埃落定。黄健翔成为了体育、娱乐、文化三栖明星。从来没有一位国内电视台的主持人能吸引和享
期刊
高级马具起家的Hermes,一直都是达官贵人推崇的  名牌。最近法国总店隆重推出桌上高级玩意一“Chevald Orient”,以中東五彩马为主题图案,为餐具加添古典气派,最尊贵的是价值约二万三千元的陶瓷湯锅,而截稿前得知该湯鍋已有认购名单,原来香港都几多品味贵人。    Ca Dona de Cartier鳄鱼多饰    源自1975年一个拉丁美州传奇女星MariaFelix的疯狂故事,将自己的
期刊
继PRADA、GUCCI 后,FENDI 亦是另一个踏入世纪交接的意大利品牌,第三代接班人Silvia Venturini Fendi,她可说是家族中最有时装天分的一个,现时负责FENDI男装及皮具设计工作。今年秋冬,没有double F 的超级LOGO,她与Lagerfeld 的紧密合作,令手袋饰物不再是时装的外置配件,是融为一起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像Lagerfeld 当年把皮草时装化一样,S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