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的黄芪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胰腺Kir.6.2表达的干预研究

来源 :国际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sibl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黄芪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胰腺Kir6.2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建立糖尿病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低剂量干预组、高剂量干预组,进行糖耐量实验,检测胰腺Kir6.2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模型组胰腺Kir6.2表达显著下降,两干预组Kir6.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上调(P<0.05).结论 黄芪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胰腺Kir6.2表达有一定的上调作用,可能是其发挥降糖作用的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肾癌合并Ⅲ级下腔静脉瘤栓的手术切除有一定难度.部分下腔静脉瘤栓患者合并有对侧肾静脉血栓甚至下腔静脉血栓,或瘤栓侵犯下腔静脉壁,切除后需行下腔静脉壁修补,此类手术需长时间阻断下腔静脉,手术出血量大,易出现回心血量不足导致患者血压难以维持。
目的探讨异体皮在整形外科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异体皮加自体微粒皮移植,对5例大面积皮肤撕脱伤、10例皮瓣供区、1例巨大黑痣进行修复.结果16例患者全部I期愈合,未见明显疤痕增生.结论异体皮肤移植应用于整形外科修复大面积皮肤缺损,避免大面积取自体皮而造成新的创伤和疤痕,是一种较理想的新的修复方法.
胰腺癌在世界各地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四大肿瘤.根治性手术切除是目前惟一可能达到治愈的治疗方法.胰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和特殊的解剖位置决定了其易侵犯周嗣的神经、血管,容易早期淋巴结转移。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患者就诊时多已为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一般在15%左右,根治性切除后一般5年生存率不超过20%[1],目前根治性切除仍是治疗胰腺癌的首选术式.本文就胰腺癌手术切除方面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目前胰腺癌在全球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已成为比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1-2].2007年美国死于胰腺癌的患者约为34370人,胰腺癌已成为美国男性第4位癌症死亡原因[1].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发现时多为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仅为10%~15%,其总体5年生存率低于5%。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全球每年胰腺癌的新发病例约为23.2万人.胰腺癌是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比率接近1:0.99.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根治胰腺癌的治疗方法[1].据美国SEER统计[2],2001年胰腺癌的总体5年生存率是5.2%,经根治性手术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仅为18%。
目的 探讨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00年至2010年76例梗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手术治
代谢综合征是多种代谢异常同时发生于同一个体的临床现象,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的中心环节。膳食中脂肪的摄入总量和种类的不同都与胰岛素敏感性密切相关。当脂肪供能占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