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电焊机行业61家企业信息数据汇总及简要分析

来源 :电器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bao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与2019年相比,收集到的61家电焊机行业制造企业的全年工业总产值、全年工业销售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增加了12.67%、12.56% 和9.11%,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全年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增加了0.81%,增幅不大, 技术人员的人数略有减少,工厂占地面积和生产场地面积小幅增加.
其他文献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央对手方机制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在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同时也将风险集中在自身.本文通过分析中央对手方的风险机理和内在功能,提出衍生品市场风险治理的创新思路,并结合《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欧洲市场基础设施规则》《多德—弗兰克法案》等域外法律的规定,构建我国中央对手方的法律监管框架.
在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框架下,目前我国预算绩效评价的重点从侧重“事后”评价逐步转变为全过程的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已成为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关键环节.我国积极进行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实践探索,有关的规章制度逐步建立,管理流程逐步规范,但存在着绩效目标设置内生化、绩效目标审核形式化、绩效目标结果应用薄弱化等突出问题.基于目标设置理论的视角,从优化预算绩效目标设置、强化绩效目标审核管理、构建预算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之间的回应性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路径.
期刊
本文剖析了财政支持生态扶贫的内在机理,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青海省面临生态环境压力大、财力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等困境,从财政角度提出政策措施,构建青海省生态扶贫的财政支持体制机制,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之间良性循环,即生态服务于生产生活,生产支持生活,生产生活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而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美丽和谐的状态.
国有百政,财为之母,财政是政权的经济支柱,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中,对财政工作的重视一以贯之,领导财政事业走过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等不同阶段,历经百年风雨,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山西作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是抗日斗争的主战场之一.在战争环境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以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等为主的根据地财政,在党的领导下积极贯彻节约方针、自力更生发展生产,更是在极其艰难的战争环境中进行了财政经济建设实践,不仅保证了抗日战争的物资供给,巩固了红色政权,更为保障革命的最终胜
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此方案.rn《方案》聚焦“十四五”和“十五五”两个碳达峰关键期,提出了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等方面主要目标.
期刊
受“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和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双重冲击,我国面临严峻的外部经济形势.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央做出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在新的国际国内大形势下,外需在未来可能出现较大波动,经常项目外汇持续流入的趋势可能发生逆转,央行外汇占款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导致银行资产负债表受到冲击,引发金融和经济的共振.本文构建了一个引入基础货币的开放宏观经济DSGE模型,研究了外需冲击对经济和金融的影响,提出了挂钩进出口缺口的数量型和价格型两种货币政策应对工具,并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与外需冲击影响的关
历史因素会对当前的经济结果产生重要作用,但尚未有文献探索科举制传统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长期影响.使用清代的进士密度代理科举制,我们发现科举制传统深厚地区的家庭当前的股市参与概率和参与深度更低.使用清代到最近的印刷中心的距离作为进士密度的工具变量,我们验证了科举制传统与股市参与之间关系的稳健性.我们同时识别了背后可能的作用机制是对金融教育消极的态度和金融知识的欠缺,而不是非认知能力和风险态度的改变.
本文运用带有时变参数的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多维金融指标体系为基础构建中国动态金融形势指数,作为金融波动的衡量依据并将其纳入货币政策调控的目标体系,构建包含内生金融冲击的新凯恩斯模型解析货币政策对经济与金融波动的最优反应机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证检验引入金融稳定目标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在不同阶段的适用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兼顾金融和经济双重稳定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能够有效降低传统货币政策对价格和产出波动作出逆风向反应时可能出现的偏误;与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相比,危机后中国货币政策对价格波动调控的有效性得到提
本文试图以官员晋升激励为视角,研究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地方政府的支出效率.当前关于机构精简、三公支出及重复建设等问题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之一,同时也被政府所重视.但与基于西方国家研究相比,针对我国政府效率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首先测算1996-2015年我国地市级政府支出效率;其次,检验官员晋升激励对支出效率的影响.本文发现就总体效率来说,晋升激励能够显著提高辖区财政支出效率及基建效率,但对教育支出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同时,晋升激励作用也存在异质性.本文发现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增加了对我国地方政府行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