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村秩序的“治理性困境”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16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普遍最满意的是现行政策,最不满意的则是社会治安不好
  
  《社会科学报》11月15日刊登华中科技大学农村研究中心徐勇的一份调查说,在人们关注农村流动人口对城市秩序的冲击时,却往往会忽视农村流动人口对乡村秩序的冲击。事实上,现阶段农村人口流动对乡村的文明转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使乡村陷入了一种“治理性困境”。
  位于四川省东部的大巴山区是全国主要贫困地区之一,也是全国农村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数十万农村流动人口每年要为该地区带来数十亿元钱,有的县农村流动人口汇回家乡的钱超过了财政收入,农村的贫困状况有所改变。但在这些地方,由于农村人口的流动产生了新的不安定因素,乡村原有的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秩序井然的景象少了,原来少见的拦路抢劫、团伙犯罪等反社会行为增多了,以致于笔者深入到该地区调查时,不能不时刻提防人身安全。据当地人讲,这在大规模出现农村流动人口之前,是难以想象的。
  调查认为,当农村流动人口将外出挣的钱带回家乡时,往往也会将不安定因素带回家乡。因为在城乡二元结构下,绝大多数的农村流动人口仍然要回到家乡。一部分流动人口离开家乡后,家乡的乡土文明规则和习惯被遗失了,城市的现代文明规则没有接受到,反而接受了许多反文明反社会的观念和行为。一是不愿再像他们的祖祖辈辈那样艰苦奋斗,恪守有劳才有获的理念;二是不愿再坚守他们祖辈遵循的“集体本位”传统,而为“自我中心”的观念所支配;三是不再如其祖辈那样具有强烈的权威意识,而是蔑视一切秩序和权威、迷信暴力。当他们重新回到乡里时,也会以这样一套规则支配自己的行为。这正是一些地方乡村的宁静生活受到破坏的重要原因。在乡村,事实上已出现了一个在城市找不到工作或者为城市所清退,但又不愿意从事农业劳动的游民阶层,他们中的一部分也变为为害或称霸一方的“地痞”或具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这在以往是很少有的,并引起乡民的忧虑。
其他文献
本文综述了对无机填料进行表面改性的目的、方法,工艺以及对改性结果的表征等,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流域性河道堤防工程的安全高效运行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2004年以来,江阴市江港堤闸管理处以贯彻落实江苏省水管单位千分等级考核为契机,全面推进长江河道堤防工程的规范化
文章阐述了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原则、节能方法,从变压器容量选择、功率因数补偿、照明调光设备、电动机起动设备选择等方面,论述电气设计中的几种节能方法。
蓝莓,又名越桔,也称蓝浆果。蓝莓为杜鹃花科越桔属植物。果实柔软多汁,风味醇美,果胶物质含量高,具有独特营养保健价值。
空肠弯曲菌病是由弯曲菌属中的空肠亚种细菌所致的人和动物共患的肠道传染病,主要引起人和动物的肠炎。以前曾称“空肠弧菌病”。本病分布广泛,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发生,有的国家发病率较高。本病在畜牧业及公共卫生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肠道传染病。  一、病原本病的病原为螺旋菌科、弯曲菌属中的若干种、如胎儿弯曲菌的空肠亚种,见于动物和人的生殖器、肠道及口腔中。主要引起人和动物的腹泻。革兰氏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