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促进专科护理日臻完善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ddddddddddz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8-0175-02
  
  护理工作是一门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很强的专业。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做好基础护理,可以满足患者基本生理需要,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于如何做好、做精、做细护理工作,是历年来每位护理管理者冥思苦想的问题,并且在逐步改进和提升护理质量,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基础护理常常不到位,质量达不到要求,成为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郭燕红[1]的调查报告中显示,目前我国基础护理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中基础护理工作得分最低。2010年卫生部发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不仅使全院护理质量有所提高,更主要是使护理人员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应用于患者身上,理论联系实践使护理服务向更深、更广的内涵延伸,使患者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得到人性化关怀,使专科护理更加完美。通过一年多的优质护理服务实践活动,在促进专科护理技术建设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 人力资源的补充和完善
  人力资源管理是当代先进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构建科学护理管理模式,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科学合理地安排护理工作,激发护理人员的潜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我院是西部地区一所三级甲等医院,自从卫生部发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来,全院上下认真学习,领会卫生部的文件精神,在现有护理人员的情况下,实行弹性排班、合理排班,将人员尽量安排到治疗、护理高峰期,采取忙时加班,闲时休息,克服一切困难积极开展基础护理工作。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医院立即招聘护理人员,使床护比达到1:0.4。人员充实了,在进一步夯实基础护理服务工作的同时,根据需要选派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逐渐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分期分批使内分泌代谢科的每位护士考取国家2级公共营养师证,培养国家适用型人才,充分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
  2 医院支持系统与激励机制逐步完善
  医院在人力配备的同时,成立了配液中心、配送中心、护工队、自愿者服务队,供应室物品外收外送,器械科、总务科一条龙服务,减少了护士因非护理工作所耽误的时间。护士有时间巡视病房,观察病情;有时间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拉近了护患距离,使得护理人员更加贴近患者,为患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显示出医院人性化服务的无限生机和活力,为医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另外,医院为试点病区配备了洗头车、吹风机等相关基础护理物品,为基础护理到位提供了物资的保障。使全院上下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各方面支持系统逐渐完善的基础上,护理服务到位率有了明显提高。医院积极建立科室有关规章制度,落实基础护理职责,实施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拓展服务内涵等有效手段,促进专科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护理人员服务周到了、细心了,也能够经常陪在患者身边了,取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患者得到了亲情般的关心和服务,使自雇陪护的家庭逐渐减少,病房秩序明显好转,由优质服务所推进的生活护理与专科护理相结合,提高了专科护理水平,体现了护士对患者的真情实感,突显了护理人员价值的自我实现。
  3 护士工作热情日渐高涨
  信念决定行为,护士对基础护理的认知在护理实战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改变护理模式,改变排班方式,明确每位护士的职责,为患者提供到位的护理服务,让患者满足,家属放心。临床护士护理患者实行责任制,护士包干负责患者的工作方式,使责任护士为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护士们用心周到细致的服务,迎得了患者的尊重和表扬。经过一年多的优质护理服务实践活动,护士们的确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体会,护士们开始习惯护士长不再分工作,而是分患者给护士,护士们对自己分管的患者,有着极强的责任感,过去干完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活就没事了,看不看书,学习不学习都能混日子,现在不行了,每天都要为自己所负责的患者观察病情,用药指导……,针对相关问题需要看书学习,掌握与患者疾病相关的知识,否则无法与所负责的患者交流,无法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无法为患者解释所做检查,化验的目的、意义、结果。通过护士自觉不断的学习,把专科护理知识体现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们充分认识到只有在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才能
  做好基础护理服务。这样把生活护理与专科护理相结合,客观灵活实施基础护理服务,掌握相关疾病的适应症,禁忌症,如白血病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及其他原因导致的细胞减少的患者则暂时不宜洗头、洗脚、擦浴等。而糖尿病患者则需长期保持皮肤清洁,经常泡脚,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但对于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神经末梢对热、痛感反应迟钝,在家中需家属帮其调节水温,住院后责任护士不仅会为其打热水,调节水温,而且会亲自为其床上洗头、洗脚、擦洗等。另外,实行“工效挂钩”的绩效考核后,护理人员除正常值班时间以外,都加班加点地干活,工作忙需抽调人员加班时,都争着,抢着参加。
  4 医护患关系日趋融洽和谐
  医生、护士与患者、家属的相处本是合作的关系,即为了患者的全面健康而共同努力。医患关系通常是指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与患者及其密切相关人员之间的关系。在整个医患关系中护患关系占有重要地位,因为他们与病人的接触最直接、最广泛、最贴近[2]。护患关系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护理工作环境的好坏,而且关系到护理工作效果、病人安危以及护士的成长和发展。护士细心、耐心地观察病情,及时为医生提供病情动态信息,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如责任护士在为患者作基础护理时,发现了患者的皮肤出血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引流管出血,服用扩血管药物后头痛,血糖居高不下、各种原因导致静脉炎等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积极的治疗及抢救措施,让患者转危为安,患者家属非常感谢医生、护士。医生说:多亏护士发现得及时,赢得了抢救的时机,这一切均体现出了护士的职业价值和知识价值,使护士赢得了患者的尊重,医生的表扬,患者和家属的感谢,使护士的自豪感、成就感油然而生,使患者及家属都认识到护士是其他人不可代替的也是其他人不能代替的。护理服务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医护患三方协作关系,进一步促进新型护患关系的建立。
  5 夯实基础护理促进专科护理质量稳步提升
  基础护理工作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患者的治疗、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础护理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医疗安全和治疗效果,影响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在一年多的创优护理实施过程中,我们从护理创优理念上着手,盘活人力资源,为了使护理人员的知识和水平能够更快适应医生学事业的飞速发展,带动护理人员学习新业务,新技术,不断创新服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转变当前陈旧的护理管理模式,重视整体护理为患者解决人性照护的相关问题,护理人员用美的心灵、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环境给患得提供优质护理,达到促进和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协助康复、减轻痛苦的目的。基础护理既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病人诊断治疗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使试点病区的基础护理服务到位率有所提高,专科护理质量持續改进,如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过去只是创导驾驶好“五驾马车”。开展“示范工程”活动以来,使护士更加注重患者的功能制护理,使护理人员主动工作意识增强,直接护理患者的时间大大增加,切实满足了患者的需求,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随着工作的深入,陪住率逐渐降低,病区中患者自雇陪护逐渐减少。因为护理服务的周到、细心,患者和家属放心了,陪住率下降,病房秩序明显好转,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休养环境,同时减轻了患者住院期间的经济负担和家庭负担,切实使患者受益。护理模式的转变,护士服务理念的更新,使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有效衔接,将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展示护士的技术水平,沟通能力,使护士所学知识有了用武之地,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水平,使患者安全地有效地康复,真正体现了三分医疗七分护理的治疗康复过程,使全社会、患者、家属都认识到护理服务的价值,提升了护士的社会地位,提高了专科护理水平,使我国护理事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6 小结
  优质护理是护理的升华,是整体护理的具体实施,是护理质量的保证,其本质是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的权利和人格。通过一年多“示范工程”活动的运作和实践,使护理人员主动工作意识明显增强,直接护理患者的时间大大增加,切实满足了患者的需求,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各种表扬信件纷至沓来,护士们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患者更多的尊重和认可,护患关系更加和谐。生活护理,细节服务是优质护理服务中的重要内容,护理人员爱心、细心的品质,为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实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护理人员认为实施基础护理需要运用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是护士的重要职责,为此护理人员觉得基础护理知识掌握不够理想,于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充分学习。另外,医院积极认真的教育培训,使护理人员理论联系实践,如内分泌科护士都知道为糖尿病患者翻身时,用力要适当,以免发生骨折;洗头、泡脚时需测水温,避免烫伤皮肤等。优质护理服务保障了自身安全,提高了服务质量,促进了服务范围的延展,和谐了医患关系,促进了专科护理质量的提升,为进一步开展突出专科特点的基础护理服务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郭燕红,焦静,郑旭娟,等.全国24个省市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4):294.
  [2] 张斌.对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事件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3):2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研究使用胰岛素降血糖时出现低钾的原因,如何预防,效果如何。方法 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同时预防性使用氯化钾。结果 在血糖有效控制的同时,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出现。  关键词:糖尿病 胰岛素 补钾  中图分类号:R58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8-0172-01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8-0180-02     肿瘤超声治疗术是利用超声空化热效应,以肿瘤新生血管为靶目标,通过瞬间高热毁损肿瘤新生血管,阻断肿瘤的营养通路,从而达到抑制肿瘤增殖或转移目的。适用于可经B超诊察的具有超声通路的实体肿瘤。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可反复治疗,无耐受性及副作用,具有潜在的抗肿瘤转移优势,是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资助项目。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8-0168-02     胎儿宫内窘迫是由于胎儿缺氧所引起,多数发生在临产后。胎儿宫内窘迫是胎儿围产期死亡及新生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常见原因,占围产儿死亡的首位。为了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避免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自2006年3月开始,对诊断为胎儿窘迫的产妇予以静脉点滴25%硫酸镁和静推纳洛酮110例,临床上取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8-0189-01     褥疮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是护理工作需攻克的顽症。褥疮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并发症、甚至死亡,而且明显延长了住院日。.褥瘡是由于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动力学改变,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营养代谢障碍而发生变性坏死,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来说称之为“压迫性溃疡或压疮”。发生褥疮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8-0181-02     胎盘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达到或超过500L者,称为产后出血,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在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中占首位[1]。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以及产后2小时至24小时三个时期,多发生在前两期。产后出血往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常常出于意料之外,如抢救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对48例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护理,探讨护理的作用。方法 对48例四肢骨折的患者在术后使用外固定支架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及分析。结果 认为外固定支架的护理主要是防止外固定支架的松动,监督指导患者进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并做好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尤为重要。结论 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护理,患肢功能均恢复良好,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外
期刊
摘要:目的 提高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的护理技术和质量,以保障患者生活品质。方法 对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 消除了患者的思想负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身心都得到康复。  关键词:除颤器 埋藏式 心理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8-0186-02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期刊
摘要:目的 總结房颤射频消融治疗后的护理经验。方法 经导管射频消融23例,选择阵发性房颤16例;持续性房颤7例;复发率4例。结果 患者术前对治疗方法有充分的了解,均能以良好心态对待手术,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现和处理及时,未出现严重后果。结论 有效的护理,可减轻病人术前术后的心理压力,改善生活质量,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8-0
期刊
摘要:目的 总结锁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为进一步提高该类手术病人的护理质量,提高临床治愈率,缩短病程,预防并发症,促进其早日康复,提供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8月~2010年5月收治的78例锁骨骨折患者手术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78例患者通过积极的手术治疗及手术后的整体护理,患者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了功能恢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对锁骨骨折手术病人实施的护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8-0178-02     2006年1月~2011年12月,我们为小区17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上门回访,实施社区综合康复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7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8.5岁,其中行乳腺癌标准根治术16例,行乳腺癌改良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