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中职《模拟导游》课程中的应用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_20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着中职教育中注重实践技能操作、倡导教学合一的教学理念,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摆脱了传统教学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构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关系,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学习热忱,促使学生的导游知识技能掌握更为牢固。
  关键词:中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模拟导游
  
  我国当代中职教育重在学好技能,倡导教学合一的教学理念,其教育思想不仅表现于专业设置技能化,更要求专业课程教学中注重实践技能操作。然而,目前多数中职学校旅游专业课程仍以本本教学为主,用传统的讲授法与演示法传授知识,无法从根本上实现专业化、现场式教学,一方面,单调的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因此,学生的理论知识停留书本层面、学不牢固,使得教师只能重复强调知识点,容易陷入教学恶性循环。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将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应用于旅游课程学习,既能够提升旅游专业学习的趣味性和真实性,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又能够真正做到教学合一,让学生掌握导游各项技能。
  一、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含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一种具体应用。“学生学得任何东西最终都是通过自己的建构、内化完成的”。这种教学方法主张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动机驱动下,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知识的建构。
  任务驱动教学法着重于整合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创设教学情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旅游专业特性,构建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关系,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培养学生各项导游基本技能,达到提高学生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模拟导游》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1.设计任务。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贵在创设教学情境,要求教师在设计课程教学时必须精心,既要保证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又要让学生学起来觉得“有意思”,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学习潜能。
  按照任务驱动教学要求,任务必须具备综合性、实践性、兴趣性和层次性。即是设计的任务必须使课程中新旧知识结合,突出旅游专业实践操作特点,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依托,重视学生个人的发展。以训练学生导游语言表达能力为例,传统教学中只单纯向学生诠释导游讲解遵循基本原则以及导游讲解常用方法介绍,而任务驱动式教学可以是贯穿整个学期课程学习。教师利用每节课课前5分钟左右,让一位学生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可以是近期时事趣闻、历史典故或者景区景点讲解,再进行点评。如此一来,说者可根据自身实际自定内容,听者可拓宽知识面,也能在聆听中发现问题、调整自身口语表达水平,可谓一举数得。
  2.分析任务。
  任务分派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认清任务的主旨,确定需要完成任务的目标、环节以及相关的导游知识技能。这个过程重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而不是教师急于告知学生该如何做或者学生急于自己动手操作。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就能够将已掌握的知识与本任务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融会贯通。同时,教师应注意两点:一是弄清学生是否将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为已掌握的知识,这是任务驱动式教学中强调的“知识内化”的过程,教师“已教的”并不意味着学生“已掌握”,教师应根据学生掌握情况确定是否强化某些知识点,以便适时调整课程任务。二是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所反映的难点问题,根据课程重难点内容指导学生,适时为学生点出存在漏洞,并指导学生如何收集相关资料,以提高任务完成的效率。
  以笔者所任教的中职学校为例,我校重在为当地旅游企业输送专业技能人才,因此,在课程“确定日程安排”一节中,笔者要求学生以本地地接身份,设计一份“潮州两日游”旅游线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收集本土旅游资源,设计旅游线路,进行课堂汇报。由此产生了包括大众观光游、古城休闲旅游、乡村农家乐旅游等多条不同性质的旅游路线,更激发学生对“如何开发当地旅游资源” “如何刺激旅游消费”等当前旅游热点问题的思考。
  3.完成任务。
  完成任务是整个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内容。分析任务后,学生就应该根据具体任务展开工作,以书本教学内容为主要载体,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网络资源,结合自己的理解及相关案例尝试完成任务,以期理解掌握相关课程知识。
  这一环节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完成,自主学习方式相对简单,学生以自学为中心进行探索学习,发现问题时则可通过自我分析、请教教师和同学、求助书籍网络等途径解决问题。案例讨论方式重在思想碰撞,学生根据专业基础知识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情境演示方式能够使学生进入导游角色,尤其在区别领队、全陪、地陪、景区讲解员四者的接待工作时尤为形象生动,从而加深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实际感知。小组汇报形式能够利用幻灯片文字、图片展示、影像播放及模拟设备等手段,不仅能训练学生表达、沟通能力,锻炼学生逻辑思维,也能由其他学生提出质疑并及时解决问题,有助于课程知识巩固。
  
  4.评价任务。
  完成任务并不一定就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因此,评价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发的提升阶段。那么如何评价学生完成的任务呢?第一,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学生对专业知识内容的掌握,也包括语言、神情、仪态等综合素质考量;第二,在任务驱动教学中,评价对象可以是课程教师,可以是其他学生评价,也可以是组内搭档评价,还可以是个人自评,甚至可以是口头评价或者书面评价;第三,教师在评价环节应注重学生在本次任务中能力的提高,教师评价不应用“满分标准倒扣法”来要求学生,而应该采取“累计积分法”, 关注学生是否在每次任务对自身知识和技能都有所提高,肯定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树立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形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模拟导游》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实例分析
  具体教学内容见左图。
  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角色转换,由传统教学的填鸭式、学生被动记忆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引导、指导、辅导、诱导、教导的传授模式,笔者通过多次尝试,都取得很好的效果,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程上师生互动、学生交流气氛活跃,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实践经验、讲解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者单位:潮州市湘桥区虹桥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赵蒙成,谢冉.罗杰斯学习理论的建构性探微[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4).
  [2]窦志萍 主编.模拟导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张莲春,尹敬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09,(7).
  责任编辑:赖俊辰
其他文献
摘要: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在肝硬化并发症中最为常见,其发生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门静脉高压导致胃粘膜弥漫性出血、糜烂、溃疡所致呕血及便血。若不及早识别和及时治疗,可引起休克,诱发肝昏迷和腹水,以至危及生命。临床实践证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救治,并非单纯依赖药物或手术治疗所能奏效的,必须经过医护人员的密切合作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
中等音乐学校是传承传统音乐的重要基地,本文通过广东音乐在中等音乐教育范畴(以音乐学院附中为例)的传承工作中所涉及的人(教师与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硬件、教学环境等方面的
设计意图:“健身和育人“是双重功能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龟兔赛跑》的故事是小朋友们喜欢听的故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
根据下石节煤矿煤、油、气共存,特厚易燃煤层,高瓦斯矿井的实际情况,采取风排、抽放、监测监控、人工检查等方法进行瓦斯综合治理的措施,特别是瓦斯抽放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
本文对小儿髋关节结核作了术前、术中及术后十八年分析。发现术后X线可分三型,即头臼位置正常型、假关节型、骨性强直型。术前X线显示髋臼无破坏、关节间隙破坏轻微;术中股骨
随着计算机水平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兴的计算机技术也随之涌现,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也随之兴起。虚拟现实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
藤茶饼治疗53例儿童咽喉肿痛的疗效观察戴巧玲,宋纬文,戴勤,华捷(福建省三明市医学科学研究所365000)关键词藤茶饼,咽喉肿痛,疗效观察本组采用藤茶饼治疗咽喉肿痛5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观
本文指出了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劣势,并提出了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
摘 要:本文以中职学生中时有发生的婚前性行为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家庭危害为背景,探索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原因。从而以“真爱需要等待”为主题,探索适合中职生特点的道德的、法律的、生理的、心理的及文化相结合的教育引导方法。  关键词:中职;婚前性行为;婚恋观  一、背景  歌德说:“青年男子哪个不善钟情,妙龄少女谁个不善怀春?”青春期生理上的性成熟,必然引起对两性关系的关注,随之产生
<正>目的编制一个能检测注意功能的连续操作测验(Continuous perfomance test,CPT,并作了常模研究。方法根据CPT检测原理,采用Delphi法编制CPT软件检测程序,并进行了测验的信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