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管理的土地信息服务体系研究

来源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ulong1988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新型的管理模式,将其引入土地信息服务可以提高土地管理部门的竞争优势,实现职能服务化的转变,满足公众期望。因此,从现代管理科学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知识管理在土地信息服务中的作用,对两者结合的途径进行探讨,并给出在土地信息服务中实现知识管理的方案,确定土地信息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最后,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知识管理的土地信息服务体系,并探讨土地信息服务体系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制度保证。
其他文献
通过对传统单变量灰色GM(1,1)预测模型的算法分析比较,提出来多变灰色MGM(1,N)预测模型.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建设用地需求变化的驱动因子。基于这些因子,以广安市实例,建立不同于单
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土地供应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且随着宏观形势的变化,其重要性日益增强。在对辽宁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划定研究范围,进行了大量的
风景名胜资源的产权安排直接决定着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从制度变迁的视角,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制度的动态变迁过程,提出该变迁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并利用诱
通过地质勘查行业本身的特殊性导出地勘项目续做或终止的问题,提出了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仅凭“良心”做事的工作机制是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的问题。解决这些需要有一套完善
利用复合生态系统的场论分析框架,从生态系统的复合生态位、复合生态势以及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耦合关系(协调度)三个方面分别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位、发展势以及系统
新时期地质工作与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地质工作相比,在服务对象、体制机制、工作内容、服务深度广度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要求地质工作组织管理也应作相应的转变。从分析
“两型社会”要求武汉城市圈内土地供需和谐。规划土地需求保障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规划土地的供给优化综合用地效益,是土地供需格局确定的依据。以武汉城市圈的现状为基础,采用
在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相关统计资料,对1996-2005年柳州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均生态赤字由1996年的0.2094 hm2上
针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本身暴露的缺陷问题,试图从产权、制度变迁的角度讨论划拨土地使用权市场化的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市场化过程中各行为主体的
城市化水平体现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标志之一,对各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进行科学的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生物学的异速生长规律,从城市人口和城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