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炭配施有机肥对旱地红壤酶活性及其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来源 :中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gld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生物质炭配施有机肥对旱地的土壤养分的影响,可为旱地农作物的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针对中亚热带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的旱地红壤,本研究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向土壤中施用生物质炭配施有机肥,探索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MBC、MBN)、酶活性(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试验共设置5种处理,分别为对照(CK,0 g/kg)、水稻生物质炭配施有机肥(RM,50 g/kg)、玉米生物质炭配施有机肥(CM,50 g/kg)、小麦生物质炭配施有机肥(WM,50 g/kg)和单施有机肥(M,40 g/k
其他文献
脂类是生物体内的最重要物质之一.脂质运输是脂质代谢过程中重要环节.植物中参与脂质运输的蛋白质家族主要有三类:脂质转移蛋白(lipid transfer proteins,LTPs)、三磷酸腺苷
针对沼渣堆肥过程中存在的,嗜热期短、堆肥周期长、有机质降解率低,以及大量氨挥发造成氮素损失等问题,该研究利用牡蛎壳粉作为沼渣堆肥的添加剂,比较不同牡蛎壳粉添加量在连续高温堆肥情况下,对有机质降解和氮素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牡蛎壳粉的添加有效改善了堆体孔隙度、含水率和酸碱稳定,提高了微生物的呼吸速率,有机质降解率提高了3.8%29.57%,其中20%牡蛎壳粉添加量最优,降解率为38.75%;牡蛎壳粉的添加可有效吸附NH+4和NH3,与对照组相
气溶胶免疫是一种潜在的替代传统注射免疫的新方法,围绕气溶胶免疫的特征、机理、实施方法、影响因素、应用情况及前景作以综述,以期为人类和动物新型疫苗研制及免疫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为了促进农药的降解,减少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量,本研究归纳了农药降解的方法,主要包括光解、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分析了各种农药降解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总结了外源物质(农药安全剂、油菜素内酯、褪黑素)促进农作物体内农药降解的途径及机理。指出了寡糖降低作物中农药残留的作用以及可能的机理,提出了关于促进农作物体内农药降解研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建议。期望对降低农作物中农药残留有积极作用,对农业具有指导作用。
厌氧消化技术是处理有机固体废物的有效技术之一,既可减少环境污染,又可产生清洁能源。文章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可视化工具,结合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有关厌氧消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通过使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通过搜索关键词“Anaerobic digestion”整理了全时间段的厌氧消化技术领域的文章共22275篇,并绘制了知识谱图以展现出涉及厌氧消化问题的关键词、作者、国家以及期刊之间的关系。并基于此分析了厌氧消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及厌氧消化技术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研究的不断
致病性疮痂链霉菌(Streptomyces scabies)引发的马铃薯疮痂病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土传细菌性病害,难以防治.为了制定更有效的防治策略和开发新型药剂,使其得到更有效的控
试验以中早39为材料,研究钵苗摆秧机插技术采用不同播期对早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钵苗摆秧机插技术,将播期提前到2月底3月初、成熟期提前到7月20日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要适当提高播种量,防止落田苗不足;钵苗育秧的秧苗素质好、抗逆性强、生产上更能保障不误农时;钵苗摆秧机插时间在3月7—12日是最佳播期,此期播种水稻产量最高、熟期合适,播期延后产量明显降低,播期提前不能带来增产优势。
2020年是农村“厕所革命”三年攻坚行动的收官之年,重庆市厕所革命取得可喜的成绩,有效改善了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公众清洁卫生文明意识。为了解重庆市农村地区厕所革命的开展情况,以及在实施进程中遇到问题和经验作法,笔者于2020年抽取重庆38个区县部分行政村,开展厕所革命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厕所革命目前有序推进,各级政府参与和重视程度较高,但仍旧存在资金短缺、后期管理不足、农民卫生意识薄弱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重视程度和着力推动解决。
为更好的揭示宜宾市屏山县某茶园土壤PTEs污染现状与来源,通过对研究区样品采集和检测分析,利用内梅罗指数、地积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茶园土壤中7种潜在毒性元素(PTEs)(Cd、As、Cr、Cu、Pb、Ni和Zn)进行了污染评价,并以多元统计与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其进行了溯源分析。结果表明:茶园土壤中7种PTEs浓度只有Cd超过农用地土壤筛选值;对比四川省土壤背景值,Cd超标倍率88.45倍,且内梅罗污染指数、地积累污染指数及综合潜在生态污染风险指数的平均值为7.65、3.38和1262.06,表明
甬籼634是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中早39为母本、甬籼975为父本配组杂交,定向选育的常规早熟早籼稻新品种(浙审稻2020004)。2018—2019年浙江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10.2 d,比对照中早39早2.3 d,平均产量8.856 t·hm-2,比对照中早39增产8.3%,兼具早熟和超高产特性。2020年开展了甬籼634的高产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