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天才的自我挣扎——德奥版音乐剧《莫扎特》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内文化市场的增长,近年来音乐剧在各大剧场内的出现率越来越高。不仅有各国团体带来的原汁原味的演出(如年前结束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即将开演的《魔法坏女巫》),更有由国内专业团队出品的中文版音乐剧(如《音乐之声》《堂吉诃德》)。而在诸多被引进的音乐剧中,此前在国内并不为人知的德奥音乐剧《莫扎特》独树一帜。


  大小莫扎特心理冲突具象化
  上世纪80年代起步的德奥音乐剧最擅长的叙事类型便是人物传记。从赫赫有名的《伊丽莎白》到此次的《莫扎特》,历史名人的生平一次次通过恢宏的音乐以及舞台被再度演绎。与书面传记以及戏剧不同,德奥音乐剧的剧本常常将重点放在主人公的心理冲突上。
  在《莫扎特》中,观众能看到成年莫扎特与童年莫扎特(阿曼德)形影不离地出场。莫扎特对花花世界充满了渴望,对自由怀有向往,对爱情流露憧憬;而另一边的阿曼德则是无穷无尽地创作,日夜不休地拉着莫扎特谱曲弹奏。这样一老一少、一动一静的反差将莫扎特对现实与理想的纠结展露无遗。残酷现实世界的法则与对音乐殿堂极致的追求无法兼容,想要实现他人心愿又想完成自己内心抱负,这些矛盾令莫扎特的短暂一生全都浸泡在了无望的挣扎里。
  除了在剧本上呈现的巨大性格差异,两人服装也给观众最直观的反差。在舞台上的成年莫扎特一袭白衣,永远的活泼灵动,无论在舞台哪个角落都能被人一眼找到;童年的阿曼德身着红袍戴着假发,一副大人模样,小小身躯静静蜷缩一旁,似乎只有在纯白的莫扎特身边才显得亮眼。


  这样红与白的对比一直持续到了结尾: 阿曼德终结了莫扎特的生命,用胸口鲜红的血谱完了最后的安魂曲,带着莫扎特的一切梦想和遗憾离开了舞台。
  正是有了这样以人性为主的戏剧冲突,才让《莫扎特》以人物生平为出发点,却超越了普通人物传记,得到了质的升华——莫扎特不再是个神话,而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让观众们又哭又笑感同身受的人。
  爆发小宇宙偶像兼具实力与体力
  复杂的角色设定自然会给演员带来一定的难度,而一个好的演员能给角色画龙点睛。此次参与上海巡演的莫扎特也是2015年维也纳复排中饰演莫扎特的乌多·凯帕什(OedoKuipers)。现年27岁的凯帕什在年轻一代的音乐剧演员中是绝对的偶像实力派。不光金发碧眼吸引了不少颜控观众的目光,干净而力量的声线、扎实的舞台基本功、稳定的演出实力更是引来不少业内人士的好评。


  在这样一部几乎把所有重点都放在主角身上的音乐剧,身为主演的凯帕什一整场都没有大段的休息时间。如果说从第一幕唱到最后一幕是对演员唱功的挑战的话,那么一整晚不停歇地在舞台上奔跑跳动更是对体能的考验。然而从启幕到落幕,凯帕什非但没有显出疲倦,更是越唱越开,越跳越高,丝毫没有让加在体能和嗓子的负担影响到自己的发挥。尤其是在最后几幕里,角色冲突不断被放大的同时高音渐次频飙,凯帕什就这样用自己的歌声与角色结合,将剧情推向并止于最高潮。在现场观看时,观众几度被凯帕什极度有渲染力的表演所感动,时而鼻酸欲泪,时而开怀大笑。
  在凱帕什所有的歌曲演绎中,个人最中意的还是《Ich bin, Ich bin Musik(我是音乐)》一曲。该曲坦露了莫扎特用音乐感知的世界,将自己比作音符与旋律、节拍与和声,一边自信得描绘着自身音乐抱负,一边期盼着这个世界为他带来包容与惊喜。尽管从曲名与歌词来看,该曲不免有些自负的色彩,然而凯帕什开朗不羁的演绎完全打消了这些印象。他有时对着观众高歌、眼神明亮,有时对着小阿曼德低吟、皱眉思考,唱至激动处如孩童般雀跃,轻柔处又如诗人般娓娓道来。在这样富有活力的演绎下,不禁让人产生“这绝对不是假莫扎特”的想法。


  除了凯帕什,剧中其他演员的表现也都可圈可点。饰演父亲的马克·克里尔(Marc Clear)严厉而充满慈爱;饰演主教的马克米西里安·曼恩(MaximilianMann)威严霸气;而当饰演男爵夫人的安·克莉丝汀·艾尔弗鲁姆(AnnChristianElverum)在演唱著名的《星星上的黄金》时,身边不少人都感动得默默擦眼泪。
  作为同题材的音乐剧作品,德奥版《莫扎特》也时常被拿来与法国版音乐剧《莫扎特》做对比。然而在我看来,两者之间的可比性并不高。两部作品虽然同以莫扎特的一生作为主题,切入点、叙事节奏以及音乐风格都截然不同。如果说法版《莫扎特》讲述的是莫扎特如何像一个不羁的王子般与这世界的种种抗衡的故事,那德奥版《莫扎特》便是莫扎特穷极一生与自己做抗争的历程。于前者,世界的不公将他囚禁;于后者,则是自己的本性将其扼杀。不论是哪一种演绎,都是现代音乐剧中数一数二的作品。作为一名音乐剧爱好者,看到国内不断引进的原版音乐剧心中充满了感慨及喜悦。
其他文献
第一次遇见冰岛的声音是在20年前,一个头上盘旋着无数个小面包一样的发髻的女人在一辆行驶的集装箱车上夸张地扭动着身体,唱出像快要死去的猫一样的声音,完全打破一个流行女歌手在我心中的形象,怪异、魔幻,像一颗来自外太空的子弹一样击中我。  听她的音乐就无法抽身,会深深地陷入她的情绪里,并且久久难以消散。她的感情通过她的声音冲破而出,青春期的脑神经太容易受到她音乐的干扰,所有的情绪就像那跳动的音节一样,哭
期刊
让我们换一种更为活跃的方式与艺术发生关系。试想:我们愿意在什么样的空间里健身呢?一间能让人每天都有锻炼欲的健身房长啥样?听起来有点遥远的“消费升级”,实际上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空间被赋予个性趣味与概念化,为消费者带来丰富的体验:比如传统枯燥的健身,就汇聚了革新的聚焦目光。  现实中的健身房,通常分布在城市中心的高楼大厦里,相较在美好的大自然中锻炼,多少让人觉得趣味寡然。近来,意大利建筑公司
期刊
2017年军械库艺术周再度向人们证实了纽约艺术市场的长久坚挺以及纽约藏家的雄厚财力。然而英国媒体《艺术新闻》资深编辑乔治娜·亚当的预言总是像一个阴影悬在人们脑海中,不知道随着2017年艺术市场的逐渐打开,今年晚些时候的行情会有哪些变化,全球艺博会是走向衰落,还是东山再起,一切还都是未知。  2017全球艺博会衰退?  自从2016年以来,全球的政治经济新闻如同带着人坐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6月英国公
期刊
“创造亚当”是米开朗基罗“创世记”组图中最动人心弦的一幕,画上亚当伸手去接触那赐予他生命的上帝之手,为他注入生机与活力,这一戏剧性的瞬间,将人与上帝奇妙地并连起来。新世界往往于不经意的碰撞间诞生。  随着时代的变化,全行业不断迭代,迸发出新的机遇与挑战。 2017年3月9日,以“创”为主题的2017太德励拓品牌盛典在万众瞩目和期待下揭开了帷幕。作为正式登陆新三板后的首次大型发声,太德励拓(中国)公
期刊
由于网购带来的便捷,传统百货商场的黄金时代一去不返。对于中青年人来说,实体购物过程已演变成享受乐趣、发现新奇的过程。所以,艺术购物正好满足这一需求。商场内外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甚至是嗅觉的全方位艺术“关照”,对探索优质生活的人群形成强大拉力。人们愿意在这样的“奇幻乐园”逗留更长时间,并不自觉地参与到消费中。这里成为工作和家庭以外的“第三空间”。  传统商业 盛景不再  在开聊当下最时髦的艺术购物
期刊
纽约,每年春秋两季的“亚洲艺术周”都在3月与9月举行,而亚洲的春秋两季大拍则要到每年4月与10月首先在香港拉开大幕,因此对于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而言,纽约在业内人士眼里成为春秋两季大拍的前哨战。不过,2017年3月的纽约“亚洲艺术周”却先声夺人,中国古代书画、青铜器等板块相继传来捷报,更有多件拍品成交价突破亿元大关,甚至创造了新的拍卖纪录。前哨战演变成了大决战。这既表明了纽约在中国艺术市场的全球格局
期刊
曹可凡是个气场十足的人!与他在静安嘉里中心喝茶,竟遇到不小“轰动”,过往男女无不朝他劲瞄,有的干脆驻足拿手机抓拍。天哪,四周眼球都被他“嗖”地吸引了。  夺人眼球自然与他多年积累的知名度相关,但细究一下,他的魅力还真不虚,电视主持、书籍出版、艺术收藏、电影表演,样样玩出不小的动静,加之他无论走到哪儿,体魄雄壮的独特外形、话剧演员般的嘹亮嗓门、喜气飞扬的快言快语,构成了他的个性魅力。  我邀曹可凡作
期刊
我一直觉得,一个人的名字往往对人生有所喻示。我不是迷信主义者,但——名为丹青的,往往后来从事绘画,且不止一人。某种程度上亦是家族长者对后生的一种寄予得以实现。刘海粟的名字怎解呢?我觉得他是沧海之一粟,他还是海派绘画的一颗种子。  海派画家,是一种可框定的名字概念。在国画领域,刘海粟作为海派画家,上承吴昌硕、任伯年,下启当代的诸如李可染、陈家泠、徐建荣等辈;在油画领域,自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大批
期刊
在我的印象里,杨明有点“名不副实”—— 以他在艺术上的成就,应该比现在获得更多的喝彩和赞誉。  从大的方面讲,我们处在一个标准混乱、是非难分的时代。就如我一直批评的:越是脸皮厚、越是没底线,越是容易上位。从小的方面讲,杨明是个腼腆的人,是个内向的人,加上性格又有点轴,不愿意与不三不四的人打交道,谁都知道,现在不三不四的人肯定居多,不与他们为伍,就意味着孤立,一个孤立的人想要路途顺利似乎是不可能的。
期刊
作为上海著名的主持人,曹可凡可谓是家喻户晓。因此采访那天,当他一到达约定的咖啡馆,立刻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他本人比電视屏幕上看起来清瘦了一些,似乎自从为了电影《金陵十三钗》减肥成功之后,他就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体形。  整个采访过程十分顺利,可能是由于身为主持人的关系,他对于每一个问题都能轻易且快速地抓住要点,并给出超乎我们预料之外的答案。睿智与随和,是在与他的交谈中,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  获奖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