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情感与文化的鸿沟:国际传播受众接受度研究

来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re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跨文化理论和叙事传输理论视角出发,对中西媒体英语叙事性新闻的读者接受度进行调查.问卷从叙事传输、移情、认知获取难易、认知视角理解、跨文化体验五个维度出发,调查了《华盛顿邮报》和《中国日报》笔下关于“户口”的报道在英语国家受众中的实际接受效果.研究表明,西方受众对《中国日报》报道的接受度均低于《华盛顿邮报》.我国外宣媒体的叙事方式应更好地将西方读者带入故事,力求达致认知和情感上的认同,并适时地为西方读者理解报道填补文化鸿沟.读者访谈分析显示,传者与受者之间存在隐形文化壁垒,新闻故事的叙事质量对国际传播效果的影响不容小觑.
其他文献
游戏作为一种古老的人类活动,在人类的意义世界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通过符号修辞理论对游戏进行历时考察,可以发现,游戏的表意遵循着一个四体演进的序列.游戏最初作为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组织经济学(organizational economics)一直是经济学的前沿领域和热门话题。中国的经济发展与转型为这些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复制的素材,也为中国经济学者
作为对中国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的理论抽象,东方马克思主义是加拿大传播学者达拉斯·斯迈思在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就传播的物质性展开“盲点辩论”时提出的重要理论.尽管
自现代儿童的问题在“五四”被首次提交,儿童刊物就肩负起了历史的重任.由于儿童与图像的天然亲和性,儿童漫画刊物在历史的呼唤下应运而生.本土历史经验的缺席使得儿童概念的
亨利·詹姆斯是现代小说鼻祖,小说除了有传统小说中的道德关怀还有新的艺术手法尝试。《一位女士的画像》是一个青年女性心理成长和文化反思的小说。其中的婚姻抉择体现了自由
历史画当然不是像照片那样可以完全与过去时的现实一一对应起来。一方面艺术家因为时间以及把握上的种种距离而不可能将历史上的某一特定事件的一切细节都了然于胸,而且毫厘无
1949年以来,尤其是1978年以来中国品牌在落后的情况下实现了快速发展,走到了世界品牌阵营的前列.中国品牌成长与市场制度结构、生产消费结构、营销传播结构以及技术创新结构
采用乙炔真空渗碳方式对未服役和服役5年的乙烯裂解炉管耐热钢HP40Nb进行了加速渗碳处理,并利用SEM和定量电子探针对渗碳前后炉管内壁的渗碳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未
面对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更迭,媒介思想面临着分歧与困顿.媒介技术乌托邦论者的乐观高调不足以阐明媒介技术隐蔽而复杂的社会蕴涵,结构功能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亦不足以充分
先秦士人进行道德观念传播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如何在尊重人、重视人情感的前提下实现人道德的生活“情理交融”从而造就真正具有道德意识的人呢?基于近年来人文社科领域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