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新方向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age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互联网思维为切入点,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网络文化教育模式
  引言
  自国家开展“互联网 ”行动计划以来,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生产力,快速地改变着社会生活的形态,显著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媒体越来越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的重要工具。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更加全面認知社会、了解世界。同时,不良信息掺杂网络中,对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为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增加难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方向,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武器,高校应在互联网条件下,构建基于网络平台的新型教育模式,有效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基于此,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下的互联网思维为切入点,探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传播。
  一、当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形势、新机遇
  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提出[1],学校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特别提出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2]。
  互联网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网络使用最为活跃的高等学校,在“互联网 教学”的新模式下[3],优质网络资源共享方式减少了学生的学习成本,提高了价值观教育的学习效率。“互联网 ”让高校的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各类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地充实和丰富,同时有不少不良资源掺杂其中。这些资源,既能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但又存在消极影响。
  当前,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是高校教书育人的第一要务,这是一个传统话题,由于处在互联网时代这个新背景之下,如何破题便增加了新难度。
  二、基于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调查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金陵科技学院302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302份,回收296份。经整理,有效问卷为278份(93.9%),其中男生165名(59.4%),女生113名(40.6%)。大一学生186名(66.9%),大二学生110名(33.1%)。
  2.研究方法。
  (1)问卷法:采用学院自行编制的《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卷,问卷由四部分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了解途径,互联网利弊,学习方式。
  (2)比较分析法:将本次实证调查结果与国内外同类调查结果进行比较,总结特点,分析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3.处理统计。
  通过Excel表格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统计结果与数据分析
  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现状和互联网文化的影响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97.48%的被调查学生知道十八大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52%的不知道。29.14%的学生表示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准确知道核心价值观涉及三个层面内容,62.59%的表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印象,但一知半解,9.71%的完全不清楚深层次的含义。大多数学生通过新闻媒体、思政课学习和书籍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数通过讲座和家庭教育学习了解。在随机采访一名大一学生时,他表示:“我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学习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在网络报纸等媒体上看到过相关报道,我也肯定周围的同学们大都是了解的。但我不能准确说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的内容。”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能精准表述内容的学生只有少数。
  在网络文化对价值观影响方面,85.25%的学生认为网络不良信息会影响认知,其中67.73%的学生表示面对网络信息需理性思考,14.75%的表示无所谓。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互联网弊端是信息复杂化,以及虚假信息能够动摇学生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面对当下网络文化价值观问题,42.81%的学生认为网络泛滥会危及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导向,40.65%的学生表示网络的快餐式阅读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56.83%的学生认为信息虚拟性和隐蔽性导致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存在矛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不一。部分学生认为网络文化会影响对价值观的培养,同时愿意通过网络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此可见,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较高,但缺乏相应的学习途径。
  2.男女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和践行方面的差异。
  以性别为自变量,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现状和互联网下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男生和女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相同。在互联网文化下,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式这一维度,女生比男生有更多的思考,认为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在网络平台、热点话题、手机微博微信都能学习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深层次的内容。同时,在互联网文化影响下要严格自己的言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摒弃身边错误言论,做到多参加专家讲座、师生座谈会,合理使用网络,从而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名受访女生表示,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上确实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更喜欢一起探讨与政治有关的时事,乐意参加学生会、学生社团开展的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而女生在这些方面兴趣就相对较弱,她们对艺术文学类的活动更有兴趣。   (三)问卷调查总结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个多维的心理结构,受到社会认同、个体特点、互联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存在差异性。
  大学生主体不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也就不同。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部分内容认同,部分内容表示片面认同。另一方面,男女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性别差异。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在大是大非的問题上立场是坚定的。
  2.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影响,高校应抓好“互联网 教育”工作。
  大学生是思想变动最剧烈的群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最大。调查显示,高校主要通过课堂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多数学生希望提高政治课的趣味性,让课堂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学中有更好的作用。同时,多数受访学生表示更愿意通过网络平台、热点话题、微博微信等途径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研究
  在互联网 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两手抓,让学生充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关系,并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因此,在借鉴以往教学经验的情况下,创新教学方式,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必经之路。
  (一)以教学方式革新为动力
  从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方式来看,互联网的兴起已使学习不再局限于纸质媒体。因此,革新教学方式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已经十分紧迫。以清华大学为例,2014年取消了马克思主义原理近半课程,学生通过注册慕课平台在线学习名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解[4]。网络课程独特的互动性、资源性正是高校通过主动尝试探索,不断开发教育模式的成果。高校教师尤其是政治课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用新媒体的优势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今后,可以尝试在学校专题热点论坛、贴吧等平台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座谈会,让学生通过关注QQ、微信公众号了解核心价值观的深层含义。网络平台的多元化促使学习方式多样化,促进传统教育方式的创新和改进,朝着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方向发展。
  (二)以学生体验为重点
  如今,碎片化知识改变着学生的阅读方式,在互联网时代,看似阅读的东西增多,但各类知识呈碎片化形式,因此,不少学生形成了快餐式的阅读方式,网络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要用追求完美的精神培养学生,将最好的体验带给学生。因此,高校要充分了解学生并尊重他们的特点,知晓学生心中的想法并对症下药,在基于学生特性的基础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问卷发现,QQ、微信等现代通讯因信息量大、即时等特点深受学生的喜欢,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许多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不深,主要是由于学习方式枯燥,缺少互动性导致效果不理想。不少学生指出,学校可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来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减少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比如组织随手为生活正能量点赞,开展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活动,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宣传学生道德事迹等。
  结语
  互联网模式下,大多数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但真正理解核心价值观深层次意义的只有少数。学生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愿比较强烈,但也存在一些学生知行不一的情况[5]。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与学生政治信仰的建立和国家的前途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高校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针对性、科学有效的策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的作用。
  综前所述,高校应积极树立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教育对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抵御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为学生的成长指引方向,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薛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5).
  [2]郑文.研究性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12).
  [3]杨晓军.“互联网 教育”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
  28(3).
  [4]曾鑫.互联网思维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学园,2015(18).
  [5]郑翔云.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与培育调查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
  2016年金陵科技学院大学文化建设课题
其他文献
摘 要: 概念隐喻是人类的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文化模型是理解和推理过程的认知模板。本文运用概念隐喻和文化模型理论,对比分析英汉语中“猫”的概念隐喻,旨在究其相似性、相异性及原因,以加深对中英文化的了解。  关键词: 概念隐喻 文化模型 认知手段 猫  引言  概念隐喻于1980年由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
摘 要: 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质量,直接关乎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和广大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本文通过对高职学生的问卷调查及就业指导相关人员的访谈,分析了地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即更新教学理念,规范教学管理;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注重教师专业队伍建设;加强督导检查,提高教学质量
摘 要: 本文列举稿件审读工作中在标点符号、文字、参考文献等方面的一些常见错误的发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给出正确的答案。  关键词: 审读 标点符号 文字 参考文献  对一篇论文的审读,一般首先要检查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文字方面有没有错别字,规范化方面有没有什么出入;其次,检查论文的句子是否通顺,学术上有没有什么不当之处。根据这些年的工作实践,我总结出了以下一些出现频率较高的错误,供
摘 要: 文章从文化身份的定义和特点出发,解读小说《围城》里几位女性人物的文化身份。研究发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妇女虽然有了较辛亥革命前更鲜明的文化身份,但是一定程度上受到来自男性及社会的压力和阻挠。  关键词: 文化身份 群体认同 自我认同 《围城》  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在汉语语境下被译为文化认同。最早是在西方英语语境的后殖民理论研究中,以斯皮瓦克和巴巴
摘 要: 没有合适的语言环境是造成中国学生“哑巴英语”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学里利用多媒体将英文电影引入课堂,不仅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简单有效的语言学习环境,还提供了一个学习了解西方不同文化的窗口。那么利用英文电影进行教学有何利弊,如何才能有效地运用英文电影进行教学,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和分析。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英文电影 教学应用  英语对中国的部分学生而言是十分头疼的一门科目。从小学
摘 要: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接到省教育厅(赣教社政函【2016】9号)文件后,我院党委、院委会高度重视,及时布置,精心组织,对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和《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标准,对全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认真开展了全面自查,对近几年的教育情况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今后的
摘 要: 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价值,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教育尤其是语文教学,应该自始至终渗透人文性。如何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致有四种途径:在课本中挖掘人文精神;在作文中渗透人文精神;在阅读中渗透人文精神;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挖掘人文精神。最终让语文教学回归到人文教育的轨道上,重视对人自身的关怀与完善。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摘 要: 全球化时代,坚守和亲近文学阅读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意义深远。本研究通过对宁夏地区高校大学生文学阅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认为目前大学生对文学阅读的态度是积极明朗的:面临全媒体时代的冲击,大学生认同传统文学的价值,且少数民族学生有兴趣并乐于关注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但大学生的阅读习惯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固化。缺乏良好的阅读氛围且没有长期有效的机制为学生提供有益阅读指导是目前困扰大学生文学阅读的
摘 要: 以“实践”为导向的SPL协同平台的实践教学模式,历经20余年的孕育与发展,有其理论基础与现实条件,其中理论基础来自于“教学做合一”、教师教育“三阶段论”和建构主义科学理性的支撑,现实条件在于通过整合政府资源、校内资源和社会资源,构建起高校、政府与当地小学为主体的全程教育实践协同培养创新机制为其提供的良好资源与环境支持。  关键词: 实践导向 SPL平台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 实践教学模式  
摘 要: 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在学校师生员工中间培植学校价值观的过程。许昌市第二中学通过追溯历史,挖掘深厚的学校文化积淀,构建了有效的学校文化。本文进一步阐释了一所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只有践行本校真实的学校文化,才能增强师生凝聚力,激发工作、学习热情,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使学校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学校文化 特色化 专业化 多元化 精细化  学校文化究竟该怎么界定,一所学校应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