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造林对比试验结果初报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于2010-2012年在光泽县进行了油茶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整地方式对油茶树高、冠幅生长有显著影响,在水平带状整地、鱼鳞坑整地、反坡梯田整地3种整地方式中,以反坡梯田整地效果最好;腐熟鸡粪作为油茶种植基肥,效果较农家堆肥、钙镁磷效果好,其中,鸡粪施放量以2kg/穴为宜;参试的长林系列4个无性系和闽优3个无性系幼树生长上,长林40总体表现最佳,长林27、闽43也表现较好,长林4表现最差。
  关键词:油茶;造林;对比试验;光泽县
  中图分类号 S793.44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6-104-03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属茶科油茶属常绿小乔木,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树种。油茶树高达4~6m,一般2~3m。树皮淡褐色,光滑。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长3~10cm,宽1.5~4.5cm。花顶生或腋生,两性花,白色,直径6~9cm,花瓣倒卵形,顶端常二裂。蒴果球形、扁圆形、橄榄形,直径3~4cm,果瓣厚而木质化,内含种子[1-2]。近几年,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木本粮油的发展,给予了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各地油茶种植、管理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光泽县地处闽北山区,大部分山地立地条件较差,影响了油茶的种植效益。本文通过造林对比试验,探讨不同无性系表现以及不同整地方式、不同基肥类型对幼树生长的影响,总结适宜于光泽山地特点的油茶造林技术措施,以期为光泽县的油茶种植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油茶种植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置在福建省光泽县官桥林业采育场山头工区。试验地前身杉木纯林、杉马混交林,山地红壤,海拔在150~480m,土层厚度50~100cm,土壤pH值5.8,基肥施放前腐殖质含量2.148~2.625g/kg,水解性N 102mg/kg,速效P 15.25mg/kg,速效K 98.37mg/kg。试验期3a的年平均降雨量1 650~1 824mm,年均温17.2~19.4℃,极端最高温度为41.7℃,极端最低温度-8.7℃,无霜期285d。
  1.2 试材来源和试验设计 参试苗木为光泽县林业局苗圃芽苗砧嫁接的长林18、长林27、长林4、长林40、闽43、闽48、闽60等7个优良无性系2a生苗木。各试验均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整地方式对比试验采用3个处理(反坡梯田、水平带状、鱼鳞坑),5个重复,20株4列小区,小区面积120m2;基肥施放对比试验采用5个处理(农家堆肥5kg、农家堆肥3kg、钙镁磷1kg、腐熟鸡粪1kg、腐熟鸡粪2kg),5个重复,10株双列小区,小区面积60m2。整地方式对比试验、基肥施放对比试验的参试苗木均为闽优系列的3个无性系,混系造林。品种早期生长比较试验采用7个处理(7个无性系),3次重复,5株单列小区,小区面积30m2。
  1.3 试验处理 2009年9~10月完成林地的全面清杂、整地工作,施放基肥。整地方式对比试验按试验设计整地,每株施放腐熟鸡粪2kg;品种早期生长比较试验整地方式为反坡梯田整地,基肥为腐熟鸡粪2kg;施肥方案对比试验采用反坡梯田整地,并按试验设计施放基肥。2010年3月雨后造林,2010年5月检查保存率并补植。造林当年除草松土培土1次,及时培土扶正苗木,以后连续2a每年松土除草2次,第一次在5~6月,第二次在8月下旬至9月。采取反坡梯田整地、水平带状整地的试验地,均结合除草开截水沟。
  1.4 数据采集与整理统计 2010年4月调查整地方式对比试验各小区保存率。2012年12月分别对各参试苗木进行调查,测定树高、地径、分枝数、冠幅;施肥方案对比试验中,各小区随机抽取3株,采用叶绿素含量速测仪测定叶片的叶氮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对各试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对各处理进行统计和多重比较,多重比较采用新复极差法,结果见表1、表2。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整地方式比较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整地方式下的造林成活率、幼树地径、树高、冠幅生长的F值分别为8.033 6、11.573、17.551、10.668,均大于F0.01(2,12)=6.93,不同整地方式对造林成活率、地径、树高、冠幅生长的影响极其显著。表1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在造林成活率、地径、树高、冠幅等方面,3种整地方式彼此之间差异均达到极其显著的差异水平。开带整地在水分、养分的截留方面较鱼鳞坑整地有较大优势,更有利于油茶幼树的生长发育。坡度不大的造林地,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提倡开带整地。同是开带整地,水平带状开带整地造林效果又不如反坡梯田整地,说明即使在布设竹节沟的情况下,反坡梯田整地在防止水土流失、保水保肥方面的效能优于水平带状整地。
  2.2 不同无性系生长比较 对参试的7个优良无性系的分枝数、地径、树高、冠幅进行方差分析,其F值分别为547.603、32.570、18.226、11.083,均大于F0.01(6,28)=3.53,均达到极显著的差异水平,不同无性系在光泽的主要性状生长,表现出极其明显的差异性。表1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在分枝数性状表现上,长林40最优,与长林27间存在显著差异,与其它5个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长林27、长林18表现次之,彼此间无显著差异,与其它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长林4分枝性能差,分枝数均值仅为10.0枝,与其它各无性系间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地径表现上,闽43生长最快,与其它6个无性系间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闽48、长林40树表现次之,彼此间无显著差异,与其它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在树高表现上,闽43生长最快,与其它6个无性系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闽60表现次之,与闽48间未达显著水平,但与其它5个无性系之间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闽48与长林4无显著差异,与其它3个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长林40高生长最慢,与各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冠幅生长上,长林40最大,与各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长林40、闽48间无显著差异,长林40与其它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长林4冠幅最小,与各无性系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7个无性系在地径、树高、分枝数、冠幅等表现上,差异明显。其中,闽43、闽48、闽60在生长量上较长林系列有一定优势,长林系列对本县环境的适应较闽优系列稍弱。分枝性上,长林4分枝能力较差,需加强修剪措施。长林27、长林18、闽43冠幅较小,侧枝近干性,在以后的培育过程中,需考虑拉枝等技术措施,以扩大枝角,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2.3 基肥施放效果比较 从表2的调查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不同的基肥种类和施放量对油茶幼树的地径、树高生长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异,对叶片的叶氮含量和叶绿素含量也有着显著不同的影响。2011年度、2012年度中,施放基肥的效果,均是腐熟鸡粪2kg>腐熟鸡粪1kg>农家堆肥5kg>农家堆肥3kg>钙镁磷1kg。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度、2012年度,不同基肥施放措施之间的油茶的地径和株高生长、叶片的叶氮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有着极其显著的差异。多重比较结果表明,2011年度、2012年度中,地径生长、株高生长、叶氮含量、叶绿素含量等4个调查因子上面,腐熟鸡粪2kg与其它4种基肥措施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腐熟鸡粪1kg与农家堆肥5kg、农家堆肥3kg、钙镁磷1kg等3种基肥措施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农家堆肥5kg与农家堆肥3kg、钙镁磷1kg之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农家堆肥3kg与钙镁磷1kg之间同样存在极显著差异。
  对地径、树高、叶氮含量、叶绿素含量的2011年度与2012年度的调查数据之间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892 2、0.785 8、0.746 6、0.835 9,年度间均具有极其密切的线性相关。适宜的基肥对油茶幼树后续的生长潜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试验结果表明,腐熟鸡粪是油茶造林最适宜的基肥之一,其效果优于农家堆肥(土杂肥),也比钙镁磷效果好。经过充分发酵腐熟的鸡粪中不仅富含腐殖酸等,有机质、有机氮、有机磷等养分含量达4%以上,且富含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中、微量元素,营养均衡,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丰富营养;碳氮比适合激发土壤微生物活性,且富含多种生物活性菌,有利于鸡粪中各种养分的降解转化,并在根系形成活性生物圈,活化土壤养分,促进根系对肥料的吸收,减少肥料的散失和流失。发酵鸡粪中富含腐殖质等高分子络合物,且质地蓬松,保水、透气性好,施用之后可以形成对作物根系生长最为有效的土壤团粒结构,对防止土壤板结、培肥地力有着积极的作用[3]。试验结果表明,鸡粪作为油茶造林基肥,施放量以2kg较为适宜。腐熟鸡粪的有效养分的释放是渐进式的,具有长效性。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整地方式、基肥类型对比试验,探讨油茶在光泽县山地造林的技术措施,选择适宜的整地方式和基肥施放技术,并通过不同无性系幼树生长比较,探讨各无性系幼龄期在光泽的生长特性,以及需采取的后续管理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表明:
  (1)反坡整地造林效果优于水平带状整地和鱼鳞坑整地,在光泽地区坡度不大的山地,油茶造林采用反坡整地,以提高造林后苗木的保存率和幼树生长。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光泽县降水主要集中在台风频繁的5~8月份,降水强度主要以暴雨形式。营造油茶纯林,由于油茶生长慢,早期林分郁闭度极低,鱼鳞坑整地水分蓄存量少,且土壤表层的腐殖质和其它营养元素由于雨水冲刷而大量流失,对油茶生长不利。水平带状整地情况较鱼鳞坑整地好,因为开带时将表层富含营养物质的土壤翻到了下一层,并被覆盖在心土下面得以保存,同时,水平带整地对地表径流流速有一定的减缓作用,减少水土流失[4-5]。反坡梯田整地,所开的水平带内侧略低于外沿,保水保肥能力又较水平带状整地更高。
  (2)从幼树生长情况来看,闽优系列较长林系列无性系表现出一定优势。闽优系列属于福建林业科学研究院20世纪90年代选育的优良无性系,属于本地种质资源,其原生长环境较长林系列更接近于光泽,因此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长林系列中,长林40、长林27地径、冠幅生长较理想,幼树粗壮,分枝性强,树冠舒展、匀称,长林4幼龄期表现不佳,生长较弱,地径、冠幅均是参试的7个无性系中最低,相对于其它无性系而言,表现出幼龄期对环境的不适应。闽优系列中参试的3个无性系,总体表现比较一致,闽43表现略佳。油茶幼龄期的树体生长与以后结实量之间有一定相关性,早期树体的营养积累,是以后结实的基础[6]。因此,研究幼龄期油茶的生长状况,根据幼树生长表现确定适宜推广的优良无性系,具有现实意义。各无性系的后期生长表现以及结实性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3)腐熟鸡粪是油茶优良的基肥,其对幼树早期生长的促进效果,较农家堆肥、钙镁磷好。腐熟鸡粪2kg施放量较1kg施放量效果好。鸡粪作为油茶基肥,必须充分腐熟,并暴晒干燥、灭菌、灭虫后使用。
  (4)基肥种类对油茶叶绿素含量、叶氮含量的影响有很大差异,腐熟鸡粪对提高油茶叶绿素含量、叶氮含量,具有良好效果。叶片叶绿素含量、叶氮含量是衡量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重要指标,也是体现植物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因此,以叶绿素含量、叶氮含量衡量油茶幼树光合作用效率和营养状况,较单纯依据径高生长量衡量,更具可靠性。
  不同基肥对土壤物化性质的影响,以及后续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有待于今后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408-410.
  [2]胡国华.油茶苗木培育及栽培管理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7,16:56-58.
  [3]宋凤山,张少武,张光昊,等.造林绿化整地与栽植深度对林木生长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7,15:103-105.
  [4]汪明正,张志明,朱才明.油茶的高产栽培[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9,24(6):246-248.
  [5]王晓燕,黄光群,韩鲁佳.鸡粪工厂化堆肥营养成分含量近光谱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3:44-46.
  [6]李宝银,周俊新,李凌,等.闽北乌桕经济性状差异性[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9,32(1):345-349.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针对银催化剂中试评价装置运行工况条件改变,乙烯消耗量增大,手动控制难以稳定乙烯储罐压力的问题,对乙烯储罐进料管线实施了技术改造:在原有进料管线的基础上,增设一条配备气动调
储层地应力分析软件是以常规测井数据为基础,以先进完善的横波计算技术及模拟正交偶极应力差的计算方法为核心,在横波附加值、横波校正系数和泥质含量校正的基础上,建立了不
首先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的制苯装置进行了物料衡算,并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该装置的预分馏系统进行模拟,考察了各个加氢反应器的最大处理能力和实际生产
摘 要:双语教学是大学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人才的战略选择。《分子生物学》作为一门发展极其迅速的学科,要求进行双语教学改革相当迫切。该文结合笔者几年来对《分子生物学》专业基础课进行双语教学改革的实践,着重介绍双语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改革措施。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介绍了东至县中低产田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中低产田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改良措施及对策,旨在为提高粮食单产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低产田;类型;改良措施及对策;东至县  中图分类号 S15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1-54-02  东至县位于安徽省西南角,长江中下游南岸,全县耕地面积为3.25万hm2,其中水田1.95万hm2,旱耕地1
就移动上网使用的工具而言,有65.4%的用户优先考虑使用移动电话,15.4%的用户会优先选择PDA,其余用户则会优选考虑使用类似与呼叫器或者移动电话与PDA结合的设备
提出了一种对弹道导弹线性制导方案的改进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制导方程和制导方程中各参数的具体算法,并分析了改进方法对提高导弹射击精度的增益.该制导方案保留了一般型线
提出了傅里叶最小二乘法对含噪声伏安数据的处理,并讨论其原理。通过对理论模拟数据和甲醛实验体系中高噪声溶出伏安数据的处理,证明了Fourier最小二乘法的可行性。
1 引言血液中的氨(血氨)含量测定对临床肝昏迷、肝性脑病及重症肝炎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氨的靛酚兰反应原理,以三氯乙酸沉淀蛋白、酚-次氯酸盐直接显色
目的:考察乳没搽剂的急性毒性及其抗炎、消肿、止痛的药效学作用。方法:以SD大鼠、昆明小鼠为受试动物,考察乳没搽剂的急性毒性;采用小鼠耳肿胀模型、足肿胀模型、热板致痛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