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广域电磁法勘探、二维地震资料重新处理解释等手段,总结了信江盆地断裂及构造特征及与成矿的关系。研究表明:信江盆地发育规模较大的Ⅰ、Ⅱ级断裂有9
【机 构】
:
赣中南地质矿产勘查研究院,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
【基金项目】
:
江西省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专项项目(编号:赣页调201402)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广域电磁法勘探、二维地震资料重新处理解释等手段,总结了信江盆地断裂及构造特征及与成矿的关系。研究表明:信江盆地发育规模较大的Ⅰ、Ⅱ级断裂有9条,其中五条Ⅰ级断裂(F1-F5)对控制盆地的形成和发育。在此基础上,将信江盆地重新划分为鹰潭-贵溪坳陷、汪二-横峰隆起以及铅山-上饶坳陷3个一级构造单元,对成矿地质条件较好、资料较丰富的鹰潭-贵溪坳陷进一步划分出贵溪坳陷、鹰潭坳陷、石鼓渡低凸起及锦江斜坡4个二级构造单元,贵溪坳陷又进一步划分为弋阳次凹、罗塘次凹以及贵溪南次凸三个三级构造单元。
其他文献
运用中尺度暴雨MRM模式,采用常规报文资料作为初始场,对2003年7月8-10日的一次江淮地区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式对降水场模拟结果同实况基本相似,模式对暴雨的位置
针对车载网VANETs(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车辆通信链路的连接问题,分析了链路连接模型。现有的多跳连接的研究都是假设链路是独立的、相同分布的,并没有考虑连续链路间的非独立性。为此,提出了基于非独立的链路的多跳连接概率模型。通过车辆间的相对距离,并结合车辆移动模型,推导了车辆出现分布情况,得出多跳连接的概率。仿真数据表明,连接概率随车辆间的相对距离变化,当相对距离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