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shenshi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立德树人理念其在教学中愈发凸显出重要性,这就需要教学者在传递文化知识的同时,亦要注重对学生道德思想及行为方面的引导和培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理念,有助于推动该教学的改革进程,同时亦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基于此,本文站在立德树人理念视角下,对小学英语教学展开了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立德树人理念;小学英语;教学
  引言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其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及综合性,为此在授课过程中,施教者要引导学生张嘴说英语、运用英语,才能牢固掌握英语知识及技巧。在此之中,这亦是锻炼学生学习意志力的一个过程,如果缺乏良好的教育思想来作为导向,不仅难以获取理想成效,甚至还会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该教学中有必要渗入“立德树人”的理念,带领学生感知英语文化,探寻到改语言的魅力,从而提高探索热情,同时亦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思想方面的健康发展。
  一、丰富课堂教学活动
  想要突出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的有效性,教师应当做出积极地转变。首要任务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可通过丰富课堂活动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的,这样不仅能够增添课堂趣味性,亦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基于小学英语教材多含有生活haul内容,且皆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对话语言,为此教师可以借此特点,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适宜的学习活动,从而激活课堂气氛,促进学习成效。
  譬如,在学习《Good morning!》该课内容时,基于该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打招呼的生活语言,为此教师可以针对本课内容,融入一些传统文化的教学活动,以此促使学生在掌握本课主要英语知识点同时,亦能了解到我国打招呼的一些礼仪和用词。诸如,见到长辈时要先开口问好,用词要用“您好”;和人带招呼、问好时要热情、大方;对于不太熟的人,在问候时要注意对其隐私问题的牵扯等等。即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我国在早上打招呼和问候的一些对话视频,让学生对该文化具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展开相应场景的模拟对话,从而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同时亦能使其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礼仪和知识。
  二、强化学生文化感知力
  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为此在学习过程中,施教者尽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文化氛围,从而帮助他们产生及良好的感知力,以此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在英语教材中,涵盖了大量的文化知识内容,借此施教者可以着力开发相关文化素材,来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与此同时,可添加一些课外教学资源,促进其文化知识的积累。在立德树人教学理念下,认识文化知识是一项必要的学习内容,且有益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在此之下,亦能助推学生对相关英语知识点产生更好的理解性和感受力。故而,在开展小学英语教学中,施教者要提高对文化知识的重视程度,并积极渗透相关德育思想,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水平。
  譬如,在学习《I’m late》该课内容时,其中主要讲述的是关于时间的内容,借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提高诚信意识。即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对“约会”相关礼仪资料进行收集,使其了解到与他人约定好就要按时且要做到的重要性,同时亦可让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好笔记,以便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该教学任务不仅促使学生都颇为感兴趣,同时亦能使其了解到约会背后的文化知识,加之在课堂上的分享,这对学生而言,也是锻炼他们表达能力的机会,继而提高课堂效率。通过该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信息搜集能力,这亦凸显了立德树人育人的意义和价值。
  三、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
  基于小学生接触英语这门课程的时间偏短,还未具备较强的口语能力,对此,教师可通过多样化的口语训练活动来提高他们的表达兴趣。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中,自主学习能力亦是一种关键能力,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并予以其更多独立探知的空间。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方案的设计中,以此确立学习内容和目标;其次,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探索和讨论,继而掌握英语知识。
  譬如,在学习《They are artists》该课内容时,教师让学生自行分组展开对本课内容的学习,这样不仅给予了其充足的自主探究空间,亦能锻炼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即让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艺术家,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做喜欢他们的那部作品等等,在此这些问题设置基础上,使其展开口语练习。
  总结
  综上,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教学中的关键内容,将其渗透于小学英语课堂上,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亦能帮助他们树立正向、健全的道德思想及价值觀。故而,需要施教者不断探寻正确运用该理念的授课方式,致力于在优化学习成效的基础上,亦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朝煦.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 16(01):195.
  [2]王娜.浅谈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渗透[J].读天下(综合), 2019, 000(027):1-2.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高职数学课程是职业院校通识基础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专业需求为导向,以必须、够用为度的教学理念,加快职业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使数学教学与专业有机的融合,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服务。  关键词:数学课程;专业课程;应用技术型  一、引言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和《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若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要求下,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学中的一项任务。阅读是获取信息,促进理解,积累词汇的重要手段。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行为,以达到理解全文、掌握全文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阅读教学;改进策略  阅读教学是小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展适当的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重要教学任务。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任务,小学阅读教学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
期刊
摘要:中学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趣味和音乐素养的主要学习途径。在中学音乐教学中,音乐基础比较薄弱,学生对音乐教材内容认识不足。对于学生而言,一些音乐理论和传统音乐知识陌生,大多数学生更喜欢流行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不仅能引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音乐的风格。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流行音乐教学,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音乐思维,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流行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注重化归思想的有效运用,在转化过程中注意每一个细节,转换思路,逐步渗透到思维中,从而有效地发展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智力,为他们的后续学习铺平道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化归思想;有效渗透  首先要知道,“化归思想”的定义是将一个问题(数学问题)从难到易,从复杂到简单,这个过程叫做化归、它是转化和归结的简称。其次,我们分析为什么
期刊
摘要: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所处可见,它不仅是数字的简单累积,数学知识应用是一种很强的逻辑思维活动,需要借助特殊的理论原理、计算公式、思维模式才能将隐藏在事物表象之下的真理揭示出来。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让学生树立创新观念,养成创新意识与能力,掌握自主创新的知识和技能,而学数学也就是要学如何在生活中发现、提出、分析与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本文以探讨小学“生活数学”教育的有效方法来培养学生
期刊
摘要:德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德育工作者应尊重学生的认知、情感发展规律,开展适合学生的德育工作,引导学生实现情感共鸣,获得良好的道德认知和体验。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对个体的基本道德要求,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渗透感恩教育,构建基于感恩教育的德育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德育;感恩教育;德育模式;主题活动  《大学》有言:
期刊
摘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一直是一个很难啃的骨头:学生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表达出来总是那么差强人意,那么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还原阅读、在诵读中升华情感、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而真正进入文中角色把文章所表达的内容通过朗读正确地呈现出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有感情;还原;内心世界;情感  《新课标》中明确提道:要重视不同时期的语文朗读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促进学生课文内容理解
期刊
摘要: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在社会实践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部团总支组建27支“红色”社会实践团队,314名青年学子,奔赴30余省市,感悟党的初心使命,赓续党的红色血脉,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要求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中学化学教学无论从难度还是深度上都大大提高,要求教师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从实践来看,分层教学为顺应化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依据,取得了显著成效。从中学化学内容的复杂性、层次性出发,分层教学法能有效地降低教学难度,确保了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学科的兴趣,促使其将精力全投入的化学学习中。热忱地开展高中化学教学
期刊
摘要: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课堂上的问题灵活创设情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引导作用。  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在数学问题情境中,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数学水平之间存在着认识冲突,这种冲突能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那么怎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