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与无明(组诗)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0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
  这老人的居室,已被各种陈年旧物
  塞满,似乎再活上几年,就没了他的
  立锥之地。年轻时购买的小房子
  梦想着以后换大的,却再没机会
  必须计划着使用,生活是个无奈的加法
  每年都会增加一些物件,无用,但快乐
  这里一堆旧书信,那里是旅游纪念品
  旧家具,破衣物,都舍不得扔掉,但终是
  无用。人生如聚物之乐,收缩着自己的
  空间,以便腾出地方给那些无用之物
  而时光也便包含在这些无用中,聚即是散
  占有便是消耗,当我们终于无物可聚
  人生也便走到了终点。一个人死了
  他的物留下来,然后被分割、遣散、扔掉
  如同一个人的行迹,曾经来过,曾经活过
  曾经到此一游,然后离去,留下那个
  被物挤占的空间,空空荡荡。
  椅子和风
  马路边,一把被遗弃的旧椅子
  迎着老夕阳,敞开空空的怀抱
  现在,它终于变得无用了
  回到一个物的位置,喑哑而自足
  在它的静默里,仍有一种欲望
  那是一种干净的、死亡的欲望
  死亡很难吗?需要准备一辈子……
  空巷上空,落叶纷飞
  像一封封天堂来信
  再没有比居无定所的风更贫穷的了
  当然,也没有比它更自由的
  椅子和风,自由而无用
  像全世界的两个穷人……
  天才们只为抵制一个幸福的晚年
  “孤独……我开始画一张画
  那是一只小象,在一望无垠的
  沙漠中奔驰……那会是我。”
  1966年夏天,常玉在绘制
  《奔跑的小象》时
  跟巴黎的友人通了个电话
  两个月后,他死在工作室的
  煤气中,他的作品成捆地出现在
  拍卖市场上,仅售几百法郎
  天才们只为抵制一个幸福的晚年
  这有什么不好?就像死于午后
  在雪地中散步的罗伯特·瓦尔泽——
  “上帝拿走了他的一切,作为回报
  赠与他一种极美的死亡方式。”
  期待与无明
  “你知道地狱里的魔鬼是怎样折磨灵魂的吗?”
  “我不知道。”
  “他让它们期待着。”
  ——荣格《尤利西斯:一段独白》
  那么,贪欲是何时被植入
  我们体内的?仿佛我们内心
  巨大的坑洞,永远填不满
  一种结构般的无明已在
  我们身上发生,更窒息,更粘稠
  在岌岌可危的境况里
  我们仍在拼命抓取一切
  眼前之物,并期待着
  能够从未来身上获取更多
  而我们中间的智者早已
  从粗鄙中间起身
  發现天色已晚,无处可去
  随即进入雾霭沉沉的夜色
  此时天空也变得朴实无华
  并没有为我们呈现
  一个天堂般的景象
  日积月累
  中年,一个麻烦。
  常有一种放任的
  极乐,感觉自己的心
  在离地三尺的地方
  飘,它并不在我的身体里
  好像一个词做出的
  致命一跳
  只为脱离语法的牵绊
  如今,让自己变得更好或
  更糟,都不太容易
  像衣服上的污渍
  那种日积月累的脏。
其他文献
群峰渐渐矮了下来,落日挂在树梢  像一朵暮霭里藏身的菊  一群麻雀扑落田野,炊烟升起  层层加深的墨色淹没山峦、庄稼和村舍  它们需要片刻的休憩  河水披着星光走向远方,人间悲欢  来自于它自身制造的动荡  推荐语  经典式的场景铺陈在任何時候都不会过时。它的优势在于区别于那些刻意、生僻的缺乏体温的造句,劣势是在此基础之上很难拔高、出新。宾歌的“暮色”来自于山村,寥寥数笔勾勒出那种入城之人早已缺失
期刊
一九八九年是我在乡村中学教书的第二年。这一年的春天,我一个在桐乡晏城教书的写作朋友来看我,我们坐在中学东边临河的石阶上谈天。嫩怯的春草正稀稀落落地从石头缝隙里挣扎出小手来。附近田野里的麦苗随风伏倒,油亮光光的,墨绿中带着深沉的颜色。油菜花在不远处开得黄灿灿,一副没心没肺、开开心心的富贵相。一九八九年,春天的风还是有点冷的,不过太阳一出来,就吹面不觉冷寒了。两个文学青年一边谈文学,一边观察河里乌墨墨
期刊
一  按照孔子的说法,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那么现在的我已经是介于不惑和知天命了。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转眼间,四十多年匆匆就过去了,还真没有活出什么滋味,生命中没有留下多少记忆,童年的饥饿却常常迫使我日夜不停地向前走。而立未立,不惑还惑,这样的人生是喜是悲,我无法定义。  我四十几年的简历非常简单:苦难饥饿的童年,艰辛负笈求学的少年,磕磕碰碰的青年,忙忙碌碌的中年。  童年的记忆一直延续着
期刊
见到黄灿然是在“春天读诗之夜”的晚会,黄灿然是嘉宾之一,他在人群中显得消瘦,需有人提醒,人们才意识到他就是嘉宾。  黄灿然从深圳洞背村远道而来,在专栏作家西门媚笔下,那是一个想象中望得见海的山顶,干净、避世,也有饭馆和客栈的地方,而实际上,在山间环绕中,它更像一个几十幢楼聚起的小区。黄灿然住在五楼的阳台,那里有荔枝、龙眼的芳香。从报社辞职后,他像一个隐士,写诗、翻译,除此之外和常人无异。他写出同行
期刊
尽管英美新批评被批评“过时”了,然而对诗歌而言,不识诗人,不了然诗歌创作的背景,这也留下了客观评价的可能。由此,瑞恰兹等人推崇的“细读”的确是个值得赞赏的方法。“细读”是什么?瑞恰兹说的都忘了,只记得别人的“批判”——脱离历史和文化语境,割裂了作者与作品的联系……诸如之类,恰如眼下“茫然”的处境。其实,对于诗歌而言,我们并不需要知道诗人当时在干什么,我们要做的仅是阅读诗歌,品味并寻找自己的感觉慰藉
期刊
独 白  翟永明  我,一个狂想,充满深渊的魅力  偶然被你诞生。泥土和天空  二者合一,你把我叫做女人  并强化了我的身体  我是软得像水的白色羽毛体  你把我捧在手上,我就容纳这个世界  穿着肉体凡胎,在阳光下  我是如此炫目,是你难以置信  我是最温柔最懂事的女人  看穿一切却愿分担一切  渴望一个冬天,一个巨大的黑夜  以心为界,我想握住你的手  但在你的面前我的姿态就是一种惨败  当你走
期刊
忘记了在哪里读到的荣格的这段话:“你知道地狱里的魔鬼是怎样折磨灵魂的吗?”“我不知道。”“他让它们期待着。”出自荣格的《尤利西斯:一段独白》。  这段话让我大吃一惊。很多期待无非是欲望,无非是无明。  在此之前,我刚写了《物》《椅子与风》等作品。  我认识的一位作家前辈,七十多岁了,一个人生活,家里堆满了书和从各地收敛来的旅游纪念品、小物件、假古董,本来就不太宽敞的空间几乎被各种“物”占领。他生活
期刊
切中脸面,目光取走月色  陌路人被雕刻过  像石头。月亮也戴着假面具  坐在石头上笑  在尘世  人性薄如蝉翼  多年以后,我躲在堕落的石头里  替它找回肉身  当红月亮从五楼窗口一点点升起来  我手捧成心形  接住它吐出的核  让一束束光清醒过来  推荐语  大自然中的月亮通常是光洁如镜,清辉似烟,而诗人丁进兴诗中的月亮却是红色的,不仅色相异于自然,而且还“戴着假面具坐在石头上笑”,这种戏剧性的
期刊
礼 物  【美国】切斯瓦夫·米沃什  如此幸福的一天。  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  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个并不使人难为情。  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西川 译)  “它意味着一种专心致志的状态,即善意地对待自然和人,这样我们就可以注意
期刊
应该叫道具  工具是反道德的  比如月色,這些从天堂逸漏的灯光  在一首诗中飞翔  片面之词会本末倒置,躲在玉盒中的  诗句,排着队  它们有的高贵,有的低微  但一律戴着面具  我不想用秩序去理解秩序  固然,乡音中有四种不同的鸟语  我躬身而去  在虚无中体味真实  乡思也有负面的影响,依据是  与月色相悖的灯光  一根捆绑灵魂的绳子  推荐语  《道具》的辩证,是以缜密叙事与惊艳意象而组合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