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物流车电动化普及之路

来源 :汽车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vodsbsbsbsbs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疫情初现好转迹象,20多個部委在1个多月来,连发4次重磅政策信号,均提到包括物流车在内的公共领域用车的电动化普及。受益于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策的点名支持,还有电商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物流车一直被业内外视为极具爆发潜力的细分市场。但在经历两三年的快速疯长后,诸多运营中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目前国内新能源物流车在该领域的占比不足4%,并没有预期中的好。如何打破当前的困局、进一步推广物流车电动化?新一轮政策能否带来新的发展高潮?行业各方企业都进行了哪些探索?
其他文献
7月31日,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徐和谊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现任北京金隅集团董事长姜德义将接替徐和谊的职务。  徐和谊是一个不愿意安于现状的领导者。在北汽的18年,徐和谊一直在紧跟市场脚步,调整企业战略。从引进合资,到推动自主,再到资本上市,徐和谊没有让北汽在中国汽车产业一路高歌的进程中,当一个旁观者。  从2002年开始,徐和谊主导了北京现代、北京奔驰等项目的导入
期刊
据外媒报道,8月17日,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CARB)和主要汽车制造商表示已达成一项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以削减该州汽车尾气排放。这与特朗普政府推动的放宽尾气污染限制背道而驰。该协议于2019年7月首次被公布,签署该协议的汽车制造商包括福特、大众、本田和宝马。加州与多家车企这一自愿举措惹怒了特朗普总统,因此一个月后,美国司法部门对协议开
期刊
北京 出台2020年新能源轻型货车运营激励方案  8月21日,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市财政局印发《2020年北京市新能源轻型货车运营激励方案》。激励标准规定,可申请激励的车辆规模以实际更新的新能源轻型货车为基数,但上限不得超过报废或转出的汽柴油货车数量。激励资金总额为7万元/车,分三期发放,分别给予3万元/车、2万元/车和2万元/车激励资金。每期时长为12个自然月,自完成车辆定位监测数据上传的下一自然
期刊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从此起步,中国汽车产业或将迎来从大到强的真正拐点。战略机遇期、转型升级的关键窗口期等均赋予“十四五”非凡意义。对国内汽车行业而言,未来5年却难言“好过”。生存压力与升级、竞争压力并存,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与疫情引发的连锁反应叠加。但好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也为传统汽车产业转型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无限机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将更好地保障中国经济与产业安全
期刊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发布  10月2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全行业1000余名专家历时一年半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以下简称“技术路线图2.0”)在上海发布。  技术路线图2.0进一步研究确认了全球汽车技术“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客观评估了技术路线图1.0发布以来的技术进展和短板弱项,深入分析了新时代赋予汽车产业的新使命、
期刊
我国新能源汽车使用规模不断增加,早期推广使用的新能源汽车已自2019年开始批量报废,新能源汽车的规范回收利用关键在于动力电池的妥善拆卸和综合利用。本文梳理出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报废回收情况、行业管理政策,及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应提出有关建议,为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和政府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到2019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81万辆,占汽车保有比例提升到1.5%,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其中
期刊
8月3日,商务部、发改委、工信部等七部委发布《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该细则对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活动的监督管理体系、资质认定和管理、回收拆解过程、回收利用行为和违规的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并于9月1日起施行。  其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施细则明确,回收拆解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有关要求,对报废新能源汽车的废旧动力蓄电池或者其他类型储能装置进行拆卸、收
期刊
四部委  加快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建设  9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加快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建设,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和公共停车位的快速充/换电站覆盖率。实施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加大车联网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智能汽车特定场景应用和产业化发展。  13部门  
期刊
上汽集团发布中国汽车行业首个“氢战略”  9月13日,上汽集团对外发布了行业首个“氢战略”。在2025年前,上汽将实现“十、百、千、万”四大目标:推出至少十款氢燃料电池整车产品;上汽捷氢科技达到百亿级市值;建立起千人以上燃料电池研发运营团队;形成万辆级燃料电池整车产销规模,市场占有率在10%以上。2025年上汽自主开发的燃料电池系统累计销量将超过3万台套,至2030年上汽集团将成为具有完整自主知识
期刊
相比能使新造车势力“单兵直入”的纯电领域,“喝氢排水”的燃料电池车领域,对技术储备和布局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或正是成熟汽车企业的优势领域。  今年年内,全球首款绿色环保燃料电池MPV——上汽大通 MAXUS EUNIQ 7将正式上市,迈开中国燃料电池乘用车商业化的重要一步。在此之前,上汽集团的燃料电池商用车产品矩阵已完成了450万公里的商业化运营。  7月15日,上汽集团又与中国宝武钢铁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