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有企业劳务派遣用工风险防控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XYIMA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劳务派遣已经成为重要的用工形式,对于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重大的意义。在现有的法律环境下,在进行劳务派遣工作时依旧有法律危险,若对这些风险不加以防控,势必会有损国有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本文仔细的研究了企业中劳务派遣存在的风险,并对这些风险提出合理化的防控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劳务派遣;风险;防控
  一、劳务派遣概述
  劳务派遣又叫劳动、人力、人才租赁活动,是指通过劳务派遣单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劳务派遣的单位根据和用工公司签署的有关派遣类的协议,把劳动者派遣到一定的用工公司做一些用工公司安排的相关工作,最后把用工单位向派遣单位上支付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方法。
  国有企业是我国最重要的企业存在形式,国家对国有企业实行严格的管理,特别是在人员编制上有着严格的限制,劳务派遣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为人员编制限制造成的人力资源不足问题,同时劳务派遣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和管理成本,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但劳务派遣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中是一把双刃剑,这样的用工形式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中也存在一定的用工风险,若适用不当将会对国有企業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国有企业中劳务派遣存在的风险分析
  (一)劳务派遣单位选择不当造成的法律风险
  在进行劳务派遣用工这一管理中有三方面的主体:劳务派遣公司、派遣公司和被派遣的劳动人和雇佣工人的单位,劳务派遣单位必须满足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要求,用工单位在谨慎选择劳务派遣单位后要和劳务派遣的单位加以签署劳务派遣协议。按照相关的劳动合同法里的法律条例要求,必须对劳务派遣单位明确要求制定行政准入法则,并且对劳务派遣的公司单位的注册资本、经营场所、设施、劳务派遣的管理制度等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果利用用工单位接受了没有行政许可劳务派遣公司的劳动人员的派送。将会承担劳务派遣无效的法律风险。如果一旦劳务派遣无效,那么实际用工的国有企业将与劳动者形成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实际用工的国有企业就有可能会面临支付双倍工资,支付补偿金,甚至受到罚款的法律风险。
  对劳务派遣的单位资质和资信等进行尽职调查后,实际用工的国有企业需要和劳务派遣单位签署有关协议和文件,就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约定。虽然实际用工的国有企业承担着对被派遣的劳动者的日常监督管理责任,但被派送的一些劳动人员仅仅和派遣的单位有劳动关系,派遣的公司仍然需就被派遣工人的签订的合同管理、工资发放、社保缴交等事项承担管理责任,如果实际用工的国有企业与派遣单位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在权利义务上约定不明确,就有可能会增加国有企业在劳务派遣用工上的法律风险。
  (二)违反用工范围与用工比例造成的法律风险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实际用工的单位只能够在进行临时性的替代性工作职位上进行使用和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同时明确规定了要有临时性的工作岗位并指出维持的时间低于半年的职位,辅助性的工作岗位是专门指主营业务岗位并且可以给予优秀的服务的不是主营业务的职位。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主要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为在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时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代替的工作岗位。现有的法律已经对“临时性”和“替代性”的工作岗位进行了比较明确的界定,所以国有企业基本能遵守该规定,但是法律条文对“辅助性”的界定仍不清晰,对主营业务岗位和非主营业务岗位的界定具有较大的主观性,这就导致了有些国有企业会大量借辅助性岗位之名使用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中明确要求用工单位必须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的用工数量,在用工单位中被派遣的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然而在实践中,劳务派遣用工形式是我国国有企业普遍的辅助用工形式,许多国有企业往往忽略了劳务派遣用工数量的比例限制。
  根据《劳动合同法》中的规定,用工单位如果违反劳务派遣用工比例和用工范围的规定,劳动行政部门将责令用工单位限期改正,如果用工单位逾期不整改的,将会对用工单位处以每人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因劳务派遣员工造成的雇主责任法律风险
  有些国有企业误以为自身并没有与被派遣的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就与被派遣的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因此就不会承担雇主责任。雇主责任是指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雇主应当就雇员所做出的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在劳务派遣的用工关系中,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具有劳动合同关系,是雇主责任的义务主体;实际的用工单位与被派遣的劳动者之间虽然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但实际用工单位要给被派遣的劳动者安排相应的工作,被派遣的劳动者同时要接受用工单位的管理等,二者实际上就形成了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权利义务关系类似于劳务关系,用工单位作为实际意义上的用工主体,也应该是雇主责任的义务主体。《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也明确规定了在劳务派遣中,雇主责任的义务主体是用工单位和派遣单位。同时在《侵权责任法》中明确规定被派遣的劳动者在劳务派遣过程中因为执行被安排的公务致人损害的,用工单位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派遣单位如果有过错,要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三、国有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的法律风险防范
  (一)谨慎选择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完备的劳务派遣协议
  国有企业不自行招录劳务派遣用工,而是根据用工需求从劳务派遣单位选择劳动者,所以选择一家主体合法、资信能力强的劳务派遣公司对日后的工作尤为重要。国家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对劳务派遣单位实行行政准入制度,因此有用工需求的国有企业需审查劳务派遣单位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行政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等,尽量选择经济实力雄厚、熟悉劳动合同相关政策法规、行业经营丰富的派遣单位。同时还需要注意审核劳务派遣单位是否已经与被派遣的劳动者依法签订了劳动合同,是否建立起了劳动合同关系,以免在日后的工作中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对作为用工单位的国有企业来说,一份条款完备、权责明确的劳务派遣协议也是确保公司自身权利的可靠保障。劳务派遣协议在形式上必须具备民事合同的一般构成要件,实质内容上除了一些《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必须约定的派遣岗位、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工资、社保发放等外,还应该尽可能的约定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各自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做到权责明晰,避免因为派遣单位的违纪违法行为,而导致国有企业承担法律责任和出现一定的损失。
  (二)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派遣岗位、按需派遣用工
  国有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只能在臨时性、辅助性和替代性的工作职位上使用被派遣的劳动人员。在实践中,辅助性的工作职位中有着非主营业务的职位的界定存在一定的争议,笔者认为,在实体上国有企业的一些不是主打的业务职位需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符合常识性判断;另外在程序上非主营业务岗位的认定需按照法律规定经过民主协商程序与公示程序,避免违法劳务派遣,承担不必要的风险。同时,有用工需求的国有企业要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法律规定的强制性要求适时调整需要的劳务员工的人数,保证劳务派遣的用工数目低于企业用工总人数的百分之十,真正将劳务派遣这种用工形式当作是劳动合同用工的填补形式。
  (三)按照法律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的管理,合理防控雇主责任风险
  为合理防控雇主责任风险,国有企业需要加强对这一劳务派遣行业的员工的管理,避免劳务派遣员工因为对自己身份的不认同等原因做出某些损害行为而导致用工单位承担雇主责任。首先,国有企业需要严格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对劳务派遣员工实行一样的工作一样的报酬制度;其次,国有企业应当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加强培训,给正规本分的劳务派遣员工规划合理有效的业务晋升环节。提高其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再次,国有企业应当建立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劳务派遣工人要有一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能积极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由于作为雇主必须要按照用工范围和派遣单位。这两个之间有着相互平等的法律责任,可以在一些劳务派遣中签署一定的协议通过充分的意思自治来明确、划分内部责任,合法约如何承担雇主责任。
  四、结语
  劳务派遣属于比较灵活的雇工方法,被很多国有企业使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应当认识到在进行劳务派遣时会有一定的法律责任和一定的风险性,并有效采取防控措施,使其积极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朝霞.用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风险及控制策略研究[J].调查研究.
  [2]李芬.国有企业劳务派遣用工风险防范之思考[J].经营管理者.
  [3]严静,刘力.劳务派遣单位雇主责任及风险防范[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1):104-108.
  [4]朱锴.劳务派遣中“三性”的认定[J].江苏经济报,2017(3).
  作者简介:
  田野宏(1989~ ),男,汉族,四川宜宾人,助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我国行政机关与时俱进,将司法拍卖与互联网结合,生成如今的网络司法拍卖.本文,笔者在解读我国司法拍卖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网络司法拍卖的现状与不足,并提出自己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很多疾病得到了控制,也有一些疾病的发生率在走高,其中就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这是一种动脉血管退行性病变,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哮喘的治疗需要长期化、规范化,更需要家长和医生相互配合。哮喘儿童在病情发作前往往有先兆,如连续打喷嚏、不断咳嗽、心情烦
<正>马远,字遥父,一作子钦,一作后甫,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县附近),人称"马河中"。其祖辈随宋室南渡,侨寓钱塘(今浙江杭州)。故此,陈善在所撰《杭州府志》中又称其为钱
融合派的教学(一)关于基础技法教育我们这代人,作为学生经历了两种知识的杂交,其知识结构必然比前代先生有了改变。作为教师,我们除对前代先生的教学体系继承之外,由于知识结构改变
作为一位新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闻一多(1899—1946)同时兼事学术研究、诗歌创作与美术实践,更可谓近世不可多得的"通才"。以仅仅47年短暂的生命计算,闻一多在创作与学术研究各个
本文为了实现对公交车内实时温度、烟雾及对可燃气体浓度进行实时监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公交车的火灾预警系统的设计及方法.该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STC89C52RC为主控芯片
讨论了农业院校开设综合化学实验的设计原则、实验特点及在人才培养中的效果。通过综合化学实验的开设,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为后续的毕业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与人类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与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此问题,缓解环境与经济的矛盾,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环境法规,为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研究以协调与融合为核心的环境法学至关重要,通过研究环境法学,对法学,方法论等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有效进行环境法学研究,可以对环境法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确保环境法学的顺利实施开展。  关键词:协调;
水粉画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审美情趣而成为绘画艺术中的一个分支,或许它不像油画那样具有“贵族”般的华贵,但它在画坛上与水彩画一道具有一种清新谈雅之美。许多画家为其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