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CD14亚型及降钙素原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细菌感染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临床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jk38830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全身性细菌感染患者可溶性CD14亚型(sCD14-ST)及降钙素原(PCT)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确诊为RA的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以CRP计算的疾病活动程度评分28(DAS-28CRP)、以红细胞沉降率计算的疾病活动程度评分28(DAS-28ESR)对RA患者疾病活动程度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对RA患者感染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对其评分所需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采用电化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分析Richter综合征(RS)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治疗方式以及预后,提高对RS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例由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转化为RS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多发淋巴结增大,据患者初诊时的淋巴结活检,外周血、骨髓中的成熟小淋巴细胞的形态、数量以及免疫表型,转化前诊断符合SLL,在发生转化前患者治疗效果尚可,但转化为RS后,采用R-CHOP方案化疗后仅达到部分缓解,治疗效果欠佳。结论RS临床上比较少见,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SLL的治疗及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热疗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预后营养指数(PNI)与无法手术的进展期胃癌放疗联合热疗患者总生存时间(O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9年12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9例无法手术的进展期胃癌放疗联合热疗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在治疗前采集外周血及临床特征资料,计算NLR与PNI,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治疗前NLR及PNI预测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值,分析治疗前NLR、PNI水平与临床特征变量的关系。绘制不同NLR、PNI的生存曲线,使用Cox回归模型进行OS
目的调查北京地方所属外照射放射治疗设备输出剂量的情况,分析输出剂量相对偏差原因,明确测量方法、计算公式及参数的选取。方法2020年期间,采用水中吸收剂量校准因子结合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TRS398和TRS483号报告中的要求对医用电子加速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装置、机械臂放射治疗装置、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的输出剂量进行测量,采用空气比释动能校准因子结合AAPM方案中的要求对低能X射线治疗机的输出剂量进行测量,并与预置照射值进行比较分析输出剂量相对偏差。结果共调查了59台外照射放射治疗设备的输出剂
目的评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临床病理特点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以此来筛选出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南京鼓楼医院甲状腺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308例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308例患者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同源体B1(BRAFV)600E突变情况,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BRAFV600E突变情况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45岁、肿瘤最大径>0.5 cm、
目的探讨有食管固有动脉参与供血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病变特点,以及食管固有动脉栓塞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2017年6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1例经血管造影确认有食管固有动脉参与肺结核大咯血供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行CT扫描,术中行食管固有动脉造影,确认供血范围后将导管选择性插至动脉主干进行栓塞。选择聚乙烯醇(PVA)颗粒栓塞病变血管,分析病变分布及特点、动脉造影的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 11例患者全部并发左侧纵隔胸膜增厚。并发左肺上叶毁损者3例,并发左肺下叶支气管扩张者7例,并
目的测定内脏脂肪面积,探讨血清糖类抗原(CA)19-9与内脏脂肪面积(VF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9年5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312例,分为CA19-9≤30 u/ml组(n=236)和CA19-9>30 u/ml组(n=76),分别统计分析两组性别、年龄、空腹血糖、舒张压、收缩压、身高、体重、BMI、头围、颈围、腰围、臀围、VFA、皮下脂肪面积、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病史、抽烟史、饮酒史、空腹C肽、120 min 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
2020年5月,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和缙云县先后报告了3例活动性肺结核学生病例,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后续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最终判定3例学生病例为一起原发性利福平耐药肺结
抗结核药物的早期杀菌活性反映药物进入血液和组织后杀灭代谢和增殖旺盛的结核分枝杆菌的能力,以实现早期控制疾病和降低传染性的目的。现有的比较成熟的药物早期杀菌活性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痰液菌落计数及在液体培养基上测定确定阳性时间。通常情况下,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保持一致。早期杀菌活性研究目前是新型抗结核药物开发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预测抗结核药物的杀菌活性,但其不能测定药物的灭菌活性,这只能根据常规临床试验治疗后的复发率或2个月的痰菌阴转率来估计。当前,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严峻,治疗面临困难和挑战,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患上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获益的疾病,激素性白内障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虽然学者们对激素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提出了许多学说,但其具体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近
目的比较2013—2019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简称“凉山州”)HIV感染和艾滋病(HIV/AIDS)与结核病报告病例的时间及空间分布,分析两种疾病时间与空间的相关性和报告病例的热点地区,为制订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收集2013—2019年四川省凉山州HIV/AIDS与结核病报告病例数据。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简单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运用ArcGIS10.0软件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应用GeoDa 1.1.4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