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用的产后护理方法真的对么?…剖腹产护理全攻略!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zy7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剖腹产造成的创口,术后一周其表皮的创口会出现慢慢愈合现象,其创口完全恢复需要4周至6周的时间。恢复期间需要科学、规范的进行护理,才能降低出现盆腔粘连、肠梗阻等不良现象的概率。剖腹产的准妈妈因行动不便,导致其体内的恶露无法尽快排出。剖腹产的准妈妈因腹部伤口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恢复,如果准妈妈产后两个月仍然有恶露排出,需要警惕恶露不净的危险。出现这种状况大多和使用污染过的卫生用品、阴部护理不当、手术时消毒不彻底以及过早性生活有关,应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一、剖腹产伤口处理
  剖腹产时,产妇腹部的表皮创伤会在术后的五天至七天愈合,伤口完全恢复需要4周至6周左右的世界。一般情况下,伤口会在一年半之后出现红色瘢痕,触摸起来比较硬,在阴天下雨时会比较痒,这种现象属于伤口愈合中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随着时间的延长,伤口慢慢的会变成白色的瘢痕,触摸时会比较软。
  (1)保持创口的清洁、干燥:加强腹部切口的查看,给伤口进行消毒处理,手术后的7天内,每日测量2次体温。手术后的两周内,腹部切口不可沾水。可使用湿毛巾进行擦拭身体,恶露没有排干净之前不可进盆浴。出院后,贴在伤口位置的透气胶带可在一周后去除,此时也可进行淋浴。美容胶上面的纱布四天后即可将其取下,或者在潮湿时将其取下。一旦腹部伤口出现局部肿、开裂、红以及热等不良现象时,或者有脓性分泌物溢出时,或全身高烧等现象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2)手术后要适当的进行散步:每日适当的散步能帮助准妈妈尽早恢复胃肠功能。
  (3)尽量少活动,不可提重物:勿拆外线就出院,以防腹部伤口裂开。在家中要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但是也要保证作息规律,适当的下床散步,这样能促进术后康复速度,还能起到预防血栓等相关并发症的作用。注意的是散步不宜过度。准妈妈在坐月子期间尽量少包宝宝,更不能拿比宝宝还要重的一些物品,以防压迫伤口。
  (4)预防疤痕产生:每日都要用手指按摩腹部伤口处5分钟左右,这样能有效预防伤口处出现疤痕。不要让伤口暴露在阳光下,以防瘢痕颜色变深。如果出现疤痕,也要保证疤痕部位的清洁干燥,及时擦拭汗液。不可用手抓挠伤口止痒,以防增加局部刺激。瘢痕刺痒现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一般情况下,准妈妈出院时医生都会将敷料包贴在腹部的伤口位置,这个敷料包在三日后需要将其去掉。如果怕衣裤摩擦伤口,可以穿怀宝宝时的内裤,将伤口覆盖在里面。时刻观察伤口的愈合状况,如果出现脓出血现象或者长时间不愈合现象,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5)发炎护理:如果腹部伤口出现小面积的发炎症状时,应服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伤口出现大面积发炎症状,则应在服用抗生素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伤口扩创手术治疗,需要勤换药,并且伤口处需要重新进行二次缝合。
  二、疤痕护理
  日常进行疤痕护理时要格外小心,以防在腹部留下丑陋的疤痕。下面为大家讲解几点瘢痕护理的方式:
  (1)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腹产拆线,并注意观察伤口情况,定时换药,保持伤口部位的清洁、干爽;
  (2)伤口出现结痂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刺痒感,此时不可用手将伤口处的硬痂揭掉,揭掉硬痂相当于清除修复阶段的一些表皮细胞,不仅不利于伤口愈合,还会刺激伤口出现增生现象;
  (3)剖腹产手术后的2周至3周内,瘢痕会慢慢的出现增生现象,增生期大约需要3个月至6个月左右,在增生期可以遵医嘱使用预防疤痕的药物。期间不可进行剧烈运动,并进行减小腹部的张力;
  (4)疤痕位置不可让阳光进行照射,因为新生成的一些肌肤组织在受到紫外线作用下会比较脆弱;
  (5)饮食方面,多摄入含有丰富维生素C的水果和食物,此阶段需要忌口,不可食用辛辣、油腻以及刺激比较强的一些食物;
  (6)腹部傷口彻底愈合后才能使用祛疤产品,在伤口没有好之前使用祛疤产品会刺激伤口。
  三、剖腹产后的一些护理注意事项
  (1)剖腹产后伤口比较脆弱,在咳嗽、打喷嚏、恶心以及呕吐时,要提前保护好伤口,以防伤口裂开;
  (2)手术后留置的导尿管要在术后的第2天去除,去除导尿管后的3小时至4小时要及时的进行排尿;
  (3)产后准妈妈应加强引导出血量的观察,一旦发现出血量比月经量还多时,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并及时进行止血;
  (4)产后麻醉药效消失后,上下肢可进行适当的收放运动,手术后24小时可适当进行坐起、翻身等练习,并慢慢的进行床下活动;
  (5)实施剖腹产的准妈妈休息时要选择正确的体位,去枕平卧维持6小时左右,然后改为半卧位或者侧卧,让身体和床之间呈现20度角至30度角左右;
  (6)产后应遵医嘱坚持补液,以防出现血液浓缩引发血栓症状。所输液体包括抗生素和葡萄糖等,能有效防止发热和感染等不良现象,还能促进创口的愈合。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大面积的露天浇筑混凝土类型,机场道面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飞机的载荷、冻融的循坏、机轮磨蚀以及不同温度等因素,都会导致道面表面被腐蚀、产生裂痕等问题,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混凝土的耐久性。  关键词:机场道面;混凝土施工;耐久性  前言  机场道面混凝土的耐久性与飞机场的正常运行有重要的关系。如果机场道面被破坏,会对飞机的安全飞行造成影响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项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发展。目前各项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新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技术发展,还可以推动整个行业发展。近年来,水利工程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工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水、电等资源都是水利工程带来的,在水利工程中应用新技术,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率,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本文研究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期刊
脑血管畸形是脑出血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病因,如果对该疾病不进行及时的治疗,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危害,严重时很有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那么到底什么是脑血管畸形呢?脑血管畸形又有哪些症状呢?下面就来对这些内容进行了解一下吧。  1什么是脑血管畸形  脑血管畸形还有一个名字就是非真性肿瘤,引起该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造成的。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为动静脉畸形,病变按照畸形血管团直径的大小可以分为三种,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对孩子身高的关注越来越多,工作中会有很多家长来问我,我的孩子矮不矮?他/她能长多高?怎样才能长高?  今天带着这些问题,我来给家长朋友们讲一讲儿童身高的秘密。  儿童身高增长的规律  儿童的身高增长是一个连续过程,贯穿整个儿童期,但各个年龄阶段的身高增长速度不同。  生后第一年是第一个生长高峰,第二年以后身高的增长速度逐渐减慢,至青春期生长速度又出现加快,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期刊
小儿腹泻多发群体一般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常见原因主要是由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导致。它的发病主要特点是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形状改变,而且孩子还会伴有发热、呕吐或者腹痛的症状,体内的水、电解质还有酸碱平衡都会紊乱。  小儿腹泻在夏季尤其频发,小孩子一吃就拉,不断哭闹,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讲,应该对小儿腹泻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多了解关于小儿腹泻方面的知识,才能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小兒腹泻。对于小孩子腹泻的治疗,应该非常
期刊
丹毒与结节性红斑有时不易鉴别,然而针对症状与发病部位而言还是有一定差异,那么如何快速鉴别丹毒与结节性红斑呢?  (一)丹毒与结节性红斑是什么?  丹毒是细菌感染真皮浅层淋巴管,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是病源。感染渠道有手术创口、外耳道、肛门等缝隙处,无论皮肤患有哪种炎症,破口和溃疡都是病菌进入的主要路径。碰伤、抓伤、脐带结扎部位、慢性小腿溃疡都会引发感染,使病菌进入淋巴管,病情加重。  结节性红斑是急性
期刊
摘 要:针对展陈人员在名人故居内做展览时,由于受到场地、面积、平面等诸多限制,会有力不从心的问题。文章在分析了故居内展览需要注意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人物和故居建筑的个性特点,从内容设计与形式设计两个方面对规避限制做了些探索。  关键词:故居;陈列;革命战士;人民作家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志码:A  目前,我国一部分名人故居,由于没有专门的展陈场地,大多利用故居的附属建筑物,做些比较简单的
期刊
什么是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又被称为子宫纤维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疾病,它虽然称之为“良性肿瘤疾病”,但仍不要掉以轻心,因为子宫肌瘤包含多种,并且这种肿瘤还生长在女性比较脆弱的子宫中,子宫肌瘤或多或少均会对女性生殖健康、循环系统功能等造成不良影响。关于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当下尚未明确,主要与女性雌性激素与孕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点证据:一是女性30至45岁是子宫肌瘤疾病的高
期刊
卵巢囊肿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卵巢囊肿给女性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并且任何年龄的女性都有可能患有卵巢囊肿,虽然卵巢囊肿是一种良性的肿瘤,但是在患病期间假如没有得到良好治疗或者是良好护理的话,都有可能加剧卵巢囊肿的病症,严重时还会诱发其他的炎症,因此对卵巢囊肿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卵巢囊肿的护理措施。  我们首先先简单的了解一下卵巢囊肿的病症,因为卵巢囊
期刊
当人们患上青光眼之后,双眼会时不时的流泪,并且出现头痛眼胀、恶心呕吐、视力减退、虹视等症状。因为青光眼手术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很多的问题,所以一般都会尽快进行手术治疗。青光眼是我国人群中主要致盲的原因之一,而且青光眼引起的视功能损伤是不可逆的,后果极为严重。一般来说青光眼是不能预防的,但早期发现、合理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终生保持有用的视功能。因此,青光眼的防盲必须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治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