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数字经济发展赋能智慧城市建设探讨

来源 :科学与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f00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决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而同步提升过程中的问题,让更多的行业能够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本文以在智慧城市中建设的各种先进的网络技术为例,对建设智慧城市的各种要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加强移动通信系统建设的解决措施,以期能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为钻孔应变短期地震预报提供新思路,通过对尼勒克分量式钻孔应变的曲线形态、自检因子、面应变和剪应变异常的梳理,发现天山中段霍城M_S5.0、拜城M_S5.4地震前尼勒克分量式钻孔应变四分量出现破年变异常。自检因子在霍城M_S5.0地震前2个月出现"失洽"现象,异常形态表现为先下降后回返,地震时刻的相关系数基本达到最低值或在最低值附近。地震前剪应变、面应变曲线出现分叉现象,剪应变异常变化更显著。
摘要 “干更干、湿更湿”变化范式为理解气候干湿变化提供了一个简化模板。然而,这一范式仅能有效描述受海洋变化影响的全球平均结果。陆地上水资源变化的影响因素众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地形复杂地区尤其如此,目前尚未找到高度概括其时空变异规律的方法。本研究总结了全球陆地,尤其是高海拔地区的水资源变化的研究进展,对比了全球气候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预估结果的差异,揭示了陆地水资源对变暖的响应机理,并分析了影响陆
利用Micaps和Ncep以及历史天气资料对发生在1987年11月24~26日和2010年12月31日~2011年1月3日的两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得出:乌拉尔脊的长时间维持,造成克拉玛依区
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对2010~2018年M_S≥3.5的500个地震事件为研究对象,重新量取计算近震震级M_L和面波震级M_S,并对新疆地区分区域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不同区域近震震级与面波震级之间的关系,为定量研究地震震级奠定基础。同时,将新疆台网和中国地震台网都存在的震级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疆台网和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M_L震级差值主要分布在-0.2~0.1,M_S震级差值主要分布在-0.4~0
摘要 基于NECP/NCAR再分析资料和四川省38个站点降水资料,结合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分析了四川省夏季旱涝急转的时间演变特征及其与典型年份大气环流的联系。结果表明:1)四川省夏季旱涝急转指数年际变化差异较大,旱转涝事件多于涝转旱事件,但发生旱转涝事件的可能性和强度降低,而涝转旱年强度更强;2)旱转涝年的旱期与涝转旱的涝期相比,前者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西、偏强,不易将南海及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到四川
摘要 利用2000—2013年西北地区376个国家站逐日最低气温及NCEP FNL再分析资料,基于西北区站点降温幅度和欧亚大陆500 hPa低频高度场,使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西北区站点寒潮延伸期预测模型,分别以2017年1月的一个寒潮日和非寒潮日为例进行预测试验,并对2014—2017年冬半年(共728 d)西北地区的寒潮进行回报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提前10~30 d较好预测寒潮日与非寒
考虑了在柱体的侧面上满足非线性动力条件的拟线性抛物系统解的空间Phragmén-Lindel?f型二择性.利用微分不等式技术,证明了解随空间变量或者指数式增长或者指数式衰减.通过
基于地震学多参数地震对应概率谱(ECRS)方法,以南天山东段1979~2019年M_S≥5.0地震为目标地震进行回顾检验,研究目标地震前南天山东段ECRS的时空异常特征。时间跟踪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中强地震均发生在ECRS高值异常过程中,空间跟踪结果表明研究区目标地震发生前在震中附近会出现ECRS高值异常,地震发生在异常区内或附近区域。对2020~2021年M_S≥5.0地震进行外推预测,发现2020
摘要 利用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和CAM5.3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分析了1955—2018年华北地区春季干旱特征,并重点探讨了对北大西洋产生的影响。华北春季干旱的主要空间分布型为全区一致型,近60 a春季华北存在22 a偏旱年和14 a偏涝年。华北春季偏旱年主要大
摘要 为了推进FY-4A卫星资料在数值模式中的实际应用,本研究选择云导风产品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统计了FY-4A高层水汽通道和红外通道云导风的观测误差,进一步基于WRFDA(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系统,利用默认观测误差和新观测误差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循环同化及预报试验,并分析了试验期间的台风预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