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的学术追求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WEIN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颉刚先生追求的"为学术而学术"道路,不仅体现在他学术研究中有一种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一种锲而不舍的韧性,而且体现在他组织禹贡学会、辛勤地培养青年学子的活动中;而这种追求之所以受到阻碍,使顾颉刚深为彷徨、苦闷,就在于受到"经世致用"思想和"左"倾的阶级斗争理论以及传统意识形态等对学术研究的消极影响.
其他文献
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小说家用主观感悟的心态品味人生和描绘人生,以主观意向化的哲理深度探索"人生究竟".他们的作品既是真实反映现实人生诸层面的写实文学,又是强化了主观理
周恩来与邓小平经济伦理观的基本点是人民利益决定论.他们认为,为人民谋福利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为此,必须坚持生产中心论、效率与公平
非公有制经济之所以是决定社会性质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因为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
"我"是一个鲜明地标志主体意义,能产生特殊抒情效果的符号.李白诗以"我"字领起最多,其使用频度在唐代诗人中最高.这一突出的创作现象反映出李白诗歌强烈的自我确认意识,折射
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和稳定性,与多种疾病抗性和生产性能紧密相关。本文介绍了国外有关鸡MHC与传染病、寄生虫病和自体免疫病的抗性相关性以及抗性基
高校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必须明确"五个成为"的培养目标,坚定大学生的"四信",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校要根据当代青年的认识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