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强震冲击全球经济

来源 :中国经贸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chang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地震后巨额资本的注入以及灾后重建的巨大需求将加剧全球经济通胀。
  日本“3•11”强震引发海啸、核辐射,这三大威胁让日本经济严重受损,其供应链的中断进而冲击到全球经济。人们在惊魂稍定之后更多的是默哀反思,估量其对日本经济造成的损失,预测其对全球经济的冲击程度及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
  
  重创后日本经济或将反弹
  
  日本强震无疑给当地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日本首相菅直人3月13日说,经历地震、海啸和核电站事件,日本正面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
  地震发生后前几天日经指数各板块龙头企业股价全线下跌,但随着七国集团联合入市干预、停电情况及核危机的逐步缓解,日经指数呈现波动性上升,日元对美元汇率也开始下滑,预计随着救市措施的有力推进与供电逐步趋向稳定,东京股市也将回到经济因素轨道上。
  灾难发生后,日本汽车、钢铁、酿酒和造纸等行业大范围停产,何时恢复生产不仅取决于厂房修复,更取决于电力供应完全正常等其他因素。由于地震将影响到物流环节,因此作为全球最主要汽车出口国的日本,短期内的汽车出口将受到大幅度影响。此外,电子科技行业、运输行业、旅游业也都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周遍地区受核污染的食品等行业已受到灾难性的影响。
  美国银行-美林国际研究公司表示,受灾地区经济活动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8%,灾难将使日本GDP下降至少0.2%至0.3%。毫无疑问,这此强震使日本今年第二季度GDP将呈现萎缩。不过专家分析指出,灾后重建投资将刺激增长,经济会在2011年后半年出现急剧反弹。
  瑞士信贷和巴克莱银行预测,这次大地震在经济方面会给日本带来巨大损失,灾后重建至少需要1800亿美元,一些预测甚至估计费用高达1万亿美元,远高过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重建的费用。日本这次地震的重灾区所在区域GDP占全国的比重大约为6%到8%,而1995年地震的灾区GDP规模占比高达12.4%。但考虑到重建的花费,包括重建各种损毁的基础设施,其费用远比当年高。仅重建一座核电站的费用就需要50亿美元,沉重的国债负担可能会进一步加重。
  就此问题,本刊记采访了国泰君安宏观研究员薛鹤翔。薛鹤翔分析指出,本次地震损失预计在3000美元以上,之所以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一方面本次地震,日本受到地震、海啸和核辐射三大威胁,其中后者不仅对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对日本国民心理更是造成巨大的创伤和阴影。对于日本经济的影响,可以从短期、中期和长期来作讨论。整体上,与其他灾难一样,地震和海啸摧毁了大量的物质资本,影响短期供给能力,因而给日本经济带来短期负面的供给冲击,而从中期来看,灾后重建将形成强大的正向需求冲击,因而对经济增速将有较大的提升作用。
  
  冲击世界经济
  
  有观点认为,由于日本并非环球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日本强震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还不比中东和北非动乱推高油价所带来的风险大。但是,由于日本在全球产业链中具有重要地位,地震造成的临时性出口中断必然会冲击全球经济,特别是核危机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对世界经济及产业链造成的负面冲击将难以估量。
  首当其冲的就是股市及金融市场。美国股市3月15日早盘大幅下挫,追随亚洲和欧洲市场的急跌走势。美联储官员说,地震破坏力的直接影响以及继发的核危机严重拖累了工业和科技类股走势。
  美国高频经济信息社首席经济学家温伯格说,日本大地震的影响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传导给世界经济:一是日本是第三大出口国,世界上有很多国家的企业依靠日本提供的产品,供应链中断将使它们生产中断。二是日本是各种商品的进口大国,需求的变动将引发国际市场价格动荡。
  薛鹤翔对本刊记者表示,这次日本强震对于世界经济而言,冲击总体上是有限的。在短期内,日本地震造成全球股市的下跌与震荡,同时对大宗商品,包括原油、金属的需求将下降,造成油价和金属价格的下跌,但一旦日本开始着手灾后重建,其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将是巨大的,期货市场对此反应往往提前。就持续期而言,因产能损失而造成的负面供给冲击将是短期的,持续期在1-2个季度,而灾后重建造成的巨大的正面需求冲击,将在中期集中释放并将持续较长时间,今年二季度将逐渐显现,三季度将产生显著影响,并能一直持续到2013年上半年。
  由于日本是电子产品和芯片的主要出口国,这次强震对全球电子产品和芯片影响最为明显。日本地震引发的大海啸已经确认冲走了12万台PS3和5600台Xbox 360,这只是3月15日确认的数量。此次地震影响到了数十家半导体工厂,引发市场对许多广泛应用的组件供应短缺或涨价感到担忧,特别是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热门产品的储存数据的闪存芯片。因为据英国半导体市场调研公司Future Horizons的数据显示,全球半导体市场总规模达到2980亿美元,其中日本所占份额约为24%,而且有一半用于出口。
  更需要关切的是,福岛核电站泄漏导致公众对核泄漏的担心,核电的安全问题成为全球各国的关注焦点,这将间接影响各国的经济活动及各产业链条特别是能源产业。目前,欧洲已掀起反核声浪,许多国家开始重新审视核电的开发,减缓各国推进核能建设的脚步,美国国内要求奥巴马政府重新审视核能政策,对运行核反应堆进行彻底安全检查,并暂停审批新项目的呼声不绝于耳。绿色和平组织已呼吁全球停止建造新的核电厂。这些举动可能重塑全球能源政策,相对而言包括风能、太阳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未来将更多地得到各国政府青睐。
  
  巨额资本注入加剧全球通胀
  
  自3月11日午后,地震、海啸、核泄漏相继袭击日本,截止3月24日,日本央行震后共通过各种操作向市场注资(含计划但未实施注资)86.41万亿日元(约合1.06万亿美元)。
  3月15日,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发布利率政策声明称,维持基准贷款利率在0至0.25%之间不变,重申将在“较长时间里”维持利率在低水平不变,并同意继续按计划实施6000亿美元的国债购买计划。这两大注资让市场人士比较担忧,他们认为随着日本继续向市场注资与美国国债购买计划的推进,或将进一步加剧全球通胀的挑战。
  薛鹤翔认为,对全球通胀的影响,日本灾后重建的巨大需求冲击不仅将使日本暂时摆脱通缩困扰,同时也将加速全球经济通胀上升之势,这不仅可能令新兴市场的货币政策更加紧缩,也对欧元区、英国甚至美国的货币政策造成潜在影响,当然在短期内的影响并不大。
  目前全球通胀压力挑战主要有:预计大宗商品继续高位徘徊、过去长期下跌的产品价格止跌反弹,将直接使得短期CPI可能出现继续上涨的压力。而日本继续放大的货币政策也在未来为通胀的上升埋下伏笔。
  其一是多种产品供给减少。强震后日本福岛核电站关闭并出现核泄漏,导致日本汽车、光学仪器、芯片、电子产品企业和部分钢厂出现停产,其零配件供应中断而出现价格止跌反弹。投资大师罗杰斯表示,灾难对于食物链的破坏将造成潜在的食物短缺,农产品价格也会上升。
  其二是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罗杰斯分析指出,日本地震和海啸之后,投资者出于避险需求,导致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一度出现大幅下滑。但这只是暂时现象,价格回涨只是时间问题。此次大范围的灾后重建,定将对水泥、钢铁、铜等大宗商品产生较大的需求,这些商品的价格料将走高。
  其三,日本量化宽松加码。宏源证券(000562)高级研究员范为认为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日本央行向市场不断注入流动性以稳定市场的信心。由于短期内,日本的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急剧下滑,央行注入的流动性不会导致通货膨胀,但当市场情绪恢复稳定后,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将逐步恢复正常。日本央行如不尽快回收流动性,将使将使全球通胀压力骤增。
  
  对中国经济影响有限
  
  日本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因地震给日本带来的短暂性停产将对中国的外贸产生冲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由于不能测算日本产业受损程度,现在还不能准确判断中国和日本的外贸数量将会发生何种变化,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本次地震会使中国对日本的出口增加,而因产业受到冲击,日本对中国的出口将会相应减少,总体而言,中国对日本贸易逆差会缩小。”
  毫无疑问,日本地震已冲击到中国供应链并开始给中国制造业带来打击,并将继续在中国主要行业蔓延,汽车行业与电子产品行业影响尤为明显。汽车行业研究公司IHS Automotive的林怀滨(音)认为,日本一些汽车制造商可能会面临两个月的生产中断。这将令那些本已经无法提供足够的汽车满足中国需求的公司生产更加困难。更长远来看,供应的中断将进一步促使中国汽车公司提高技术、在中国生产主要零部件。
  除汽车外,由于地震导致的交通中断,造成的原材料供应、及成品运输暂停,芯片业也受到不小影响。中国大陆市场数码相机、摄像机等产品由于供应不足可能会导致价格大幅上升。目前,平板电脑等价格已有所上涨。市场分析人士预测,未来笔记本价格也可能上扬,日本产的家电,如彩电、洗衣机、空调等价格可能会上调。
  台湾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主委刘忆如表示,日本强震对台湾经济影响要等1个月时间才能估计出来;短期内会有负面效应,但对台湾影响绝对不会大过对日本。台湾有些电子产业上游零组件从日本进口,因此对个别产业会有影响。
其他文献
高利贷资金投资的时候要看行业的资金杠杆大小。当行业的资金杠杆高于黑市资金的杠杆时,就可以承担。  温州之后是鄂尔多斯,鄂尔多斯之后谁又将中招?中国的民间高利贷所引发的社会和企业经营危机正愈演愈烈,甚至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在国庆期间带领一帮财经商官紧急奔赴温州调研处理因企业资金链断裂而频频引发的老板“跑路”问题。  然而,中国央行的调研结果却显示,民间借贷问题似有被扩大之嫌。有媒体援引接近央行的人士透
期刊
英国《金融时报》——  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对逾1000家机构投资者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金融市场上,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是威胁性最被低估的一种风险。  约27%的投资者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急剧减速的风险对市场威胁最大,其威胁性超过中东和北非政局动荡引发的恐惧、以及主权债务和通胀飙升风险引发的担忧。这项调查是在日本发生毁灭性地震和海啸之前进行的。  巴克莱资本全球经济、新兴市场
期刊
英国《经济学人》——  几乎没人否认中国已经成为近些年的经济超级明星。近年来,中国经济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且在很多领域最具活力。相形之下,成功的秘诀却不甚明朗。人们通常会笼统地归之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这是一种有代表性的说法,即官僚们用高压手段、“有形的手”创造了大部分的奇迹。自然,这是中国政府喜闻乐见的观点。  不过,这是真的吗?事实上,中国的活力不仅来自
期刊
对于一次性餐饮具行业来说,2011年是一个里程碑,因为这年发生了—件重大的新闻:中国首例一次性快盒质量维权案以原告晾凯发环伤墩术咨询中心胜诉而结束,这引起了全社会对于食品包装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此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五部门,于2010年6月12日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一次性塑料餐盒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查处非法生产
期刊
随着原市委书记罗荫国等的落马,茂名当地官场的受贿成风、买官卖官、官商勾结、以权干法以及裙带关系等种种黑幕得以曝光,俨然构成了一幅中国地方“官场现形记”。    2月21日上午,广东省茂名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宣布免去罗荫国茂名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由茂名市市长邓海光出任市委书记。  此前的2月10日,经最高检察院批准,广东省检察院反贪局以涉嫌职务犯罪对罗荫国采取强制措施,次日,罗被该局立案侦
期刊
位于浦东康桥,占地面积1700余亩的中国电信信息园,是中国电信集团将上海打造成为亚太通信枢纽的“心脏”所在。置身其中的上海电信网管中心(NOC)则是这一“心脏”的中枢神经——所有和上海老百姓日常生活有关的信息网络的实时监控便汇聚于此。  据悉,在上海世博会筹备和召开期间,上海电信的国际海光缆出口能力已经达到4000G,国内长途传输能力达到1.3万G,IP网络交换能力超过1.5万G,国际互联网出口带
期刊
将电话亭改造成 “WiFi亭”除了可以减少浪费,让消费者享受稳定的WIFI信号,对于3G信号不佳的区域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目前,中国公用电话亭正陷入大面积亏损状态,特别是北上广一线城市的大部分电话亭使用率非常低,部分电话亭每天都不足一个用户,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继续维护这些公共电话亭的意义已不大,面临的问题却是如何变废为宝加以改造如何重新利用,可喜的是,这一的问题解决方案目前正在上海得到有效实
期刊
国际油价飙涨,无论对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还是新兴市场应对通胀,都将构成严重威胁,甚至可能出现“第四次石油危机”。    一场始自突尼斯“茉莉花革命”的动乱风暴,已从突尼斯刮至埃及、利比亚,并正向中东阿拉伯国家蔓延。北非和中东的政局动荡,引发了国际油价的急速飙涨。  全球基准油价之一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2月24日盘中触及每桶119.79美元,创下自金融危机以来的历史新高。美国WTI原油价格也达到了
期刊
阿里巴巴自曝家丑、更换高管的“公关秀”背后,不仅是诚信危机,更是经营危机和控制权危机。  阿里巴巴集团清理涉嫌欺诈的“中国供应商”,将阿里巴巴(01688.HK)CEO卫哲等人免职的事件,引起了外界广泛关注。  2月21日,阿里巴巴宣布,经公司内部调查发现,在公司对外贸易平台上,2009年、2010年两年间分别有1219家、1107家的“中国供应商”客户涉嫌欺诈国际买家,近100名员工合谋其中。为
期刊
中国“大干快上”的高铁建设正引发公众乘坐高铁的安全焦虑。  3月8日,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介绍说,中国高铁运营3年多来,已经安全运行4亿多公里,安全运送旅客6亿多人次,目前还没有发生安全事故。针对个别媒体人“不敢坐高铁”的言论,他认为显然过于夸大其词。    修铁路的不坐高铁    2月25日,《中华工商时报》引用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社长杜峻晓发表的博文《铁路工程师为何不愿坐高铁》披露,中铁某局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