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儒家道家传统养生思想之简单对比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lia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儒、道思想中的养生思想是这两大传统思想中的奇葩,是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现代养生保健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博大精深的理论渊源,为我国现代体育养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儒家; 道家; 传统养生; 对比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166-001
  
  一、儒家、道家养生思想概述
  我国古代养生思想萌芽于商周时代,形成于“百家争鸣”时期,因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儒、道养生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汉唐时期得到大力发展和推广,宋明时期得以充实和完善,五四以来又经历了失落与回归,其形成、发展和演变与生产力发展、社会关系变革、阶级斗争等方面密切相关。
  儒家养生,以入世为前提,致用为旨趣,是为实现修、齐、治、平的宏志,主张处事谦和淡定的“中庸”之道,“以仁为本”“身心并修”的养生理念。道家养生,以遁世为方式,隐逸为自守,是为达到顺应天道泊然、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愿,强调人性自然和谐的“无为”境界,“顺应自然”“形神兼养”的养生哲学。其思想相反但又相成,都重感情、求和谐,含有促进人的健康长寿的积极作用,都是我国传统养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儒家、道家养生思想中的饮食养生
  1.儒家“饮食有度、有法”的饮食养生观
  儒家饮食养生讲究“饮食有度、有法”,反对暴饮暴食,提倡饮食要恰到好处以利于脾胃的保养。孔子非常讲究饮食卫生和烹饪技艺,《论语》中孔子说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指食物要加工精细,烹饪得法,要营养丰富易于吸收。又提出:“食殪而 ,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这几个“不食”对食物的新鲜与否、加工精细与否、作料添加适度与否和进食时间合适与否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强调了饮食卫生。儒家思想还对饮食礼仪非常重视,这种观念由“食不语”(《论语·乡党》)可体现出来,即:吃饭时不要大声说话,不要谈天论地,要集中精力、细嚼慢咽,以尊重他人,并利于自身的消化吸收。
  2.道家“饮食自然”的饮食养生观
  老子在“饮食”上强调“辅万物之自然”的原则,将饮食置于自然生态中,置于社会体系的活动境遇中来谈,认为饮食是个体、自然、社会和谐一体的一个重要环节。他认为,人们虽然会“甘其食”,但是更应该坚持“味无味”的自然原则。庄子更提出,“财用有余而不知其所自来,饮食取足而不知其所从,此谓德人之容”,强调人类的饮食要合乎于自然。
  酒和茶是道家饮食养生的代表物。道家看重酒的养生功效,例如调节阴阳平衡的“鼎酒”,又名“自然鼎”,就是古代道家弟子在深山修行,为了抵御风寒、调养身体、增进内功而发明的。此外还有返老还童之功效的“长生酒”,有美容润肤之功效的“红颜酒”等等,都是道家在“饮食自然”的养生观下发明创造的。道家以茶养生,以栽茶、品茶为生活乐趣。
  三、儒家、道家养生思想中的体育养生
  1.儒家“动静结合”的体育养生思想
  孔子认为:“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主张智、仁、勇齐备的全面教育,强调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孔子所推崇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指射箭,“御”指马车,“射”和“御”均属于体育的范畴。孔子本人也是爱好广泛,兴趣多样,十分重视身体锻炼。据《礼记·射义》记载:孔子爱好射箭,经常射箭且技艺高超。孔子还常与弟子一起郊游,游览自然风光。《论语·子罕》载:“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可谓孔子登山的写照。荀子提出“养备而动时”的动养思想,指养生既要营养充足,又要方法完备,其中的“动”就是指运动,要进行身体活动,这样才不会生病,不会“寒暑未薄而疾,袄怪(自然灾害)未至而凶”。注重身体锻炼的“动养”较之单纯的“静养”,在养生健体方面有着更积极的作用,是我国古代养生思想中的精华。
  2.道家“形神共养”的体育养生原则
  以养生和武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体育在其形成过程中吸取了道家的许多智慧和精华。《老子》讲道:“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即静以养神,去除杂念,保精守气,保持身心健康。庄子《刻意》:“吹 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是指通过肢体的运动,配合呼吸,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相兼,形神共养,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导引、行气和存思等形式是道家思想影响养生体育的典范。
  道家另一个突出的体育养生运动是武术。“道”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认为道生万物,万物归根于道,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也。”指出“道”是玄妙的,是可感知但不可言传的,这形成了武术招式之外即武术意境、神韵的指导思想,只有去体会道家思想中的阴阳、动静、刚柔、虚实的种种之“道”,才能领悟武术的精微之处,得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四、小结
   儒、道两家都重视养生,重视生命的价值。儒家推崇“中庸”之道,讲究“仁爱多寿”、“以仁为本”;饮食上讲究“有法、有度”,提倡食物新鲜,制作精细,反对暴饮暴食;体育养生中重伦理规范,提倡动静结合、身心兼修。道家强调“无为”的养生哲学,“顺应自然”“形神兼养”的养生思想;饮食上讲究自然,借重酒和饮茶;体育养生中提倡“形神共养”“保精守气”。两者从养生思想上相反相成,到饮食养生中相辅相成,再到体育养生中的互渗互融,两者相互碰撞和渗透,才构成了中国养生文化中的主流,对现代人们的养生方式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参考文献:
  [1]曹莉.儒家养生思想的演进及其特征[J].体育文化导刊,2008,5:126-128
  [2]陈忠.儒家养生理论对我国传统养生学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2,3:56-58
  [3]乐爱国.孟子论“气”与儒家养生学[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5,2:50-53
其他文献
货币被喻为国家的“名片”,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发展状况。科技的发展,提升了货币防伪功能,但与此同时,伪造、变造货币技术也同样不断升级,老百姓识假也越
用朗缪尔探针诊断了反应室内的等离子体密度,研究了CCl2F2等离子体对InSb-In薄膜的刻蚀,结果表明该实验装置能够产生高密度等离子体,在刻蚀样品表面等离子体密度达到6.7170&#
融媒体时代新闻受众群体的基本性质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从原来的被动接受到如今的个性化筛选,从传统的信息总结评论到如今的自主思考交流,新闻受众群体甚至可参与新闻的采
导线、电缆、终端、跳开关、继电器和连接器等等是构成现代航空器电气线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工作状态和可靠性能是确保飞行安全的有力保障;维护人员使用现有的工具、
摘要: 对课程标准的内容维度进行界定是一致性研究的基础。针对目前课程标准内容维度界定中存在的差异,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与评价实践,对有分歧的条目进行论证与厘清。根据一定的原则,对课程标准中五大主题从内容维度进行剔除、拆分和重组,共界定了106个知识条目。评价实践的结果表明,该界定研究具有可操作性强、准确度高等特点。  关键词: 课程标准; 内容维度; 知识条目; 界定; 一致性分析  文章
课堂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实现教学目标和提升教学成效的主渠道。而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总结收尾环节,其设计同样考验教师的基本功,结尾处理巧妙能画龙点睛,回味悠长
实验选用清洁级F344/NSIc大鼠,腹腔内注射甲状腺素(10 μg/100 g 体重),观察甲状腺素对肌球蛋白诱导的实验性自体免疫心肌炎的作用,并用免疫荧光技术结合流式细胞仪分析甲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