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有效措施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gz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就感到无从下手,事倍功半,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就感到轻松,得心应手,事半功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非常重要,也是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之一.
  关键词:物理教学;指导学法;有效措施
  一、观察物理现象,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观察就是充分利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对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包括实验现象)的知觉过程.观察力是观察活动的效力.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是在反复观察的基础上形成的.学生与物理环境的作用从根本上说始于观察,从观察中获得感性材料.因此,观察力是物理学习认识活动的门户和源泉,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智力条件.凡是观察力强的学生物理学习效率较高、成绩较好.因而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好物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几百幅插图,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教师在传授物理知识过程中应结合插图,帮助学生从插图所涉及的现象中抓住最主要的东西,排除无关或次要方面的东西,并深入到现象本质,抽取其实质的内容,以达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初中物理 “光的反射”一节“光的直线传播”中日食、月食成因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观看插图,明确观察目标,让学生分析当太阳、地球、月球处于何位置时才出现日食或月食,回答为什么会出现此现象,由此提示什么结论,通过让学生的观察、分析,学生很容易就得出“光的直线传播”这一结论.
  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注重观察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物理现象,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标理念.如,在学光现象这一章时,生活中的镜子、蓝天白云、雨后彩虹、水中倒影等奇妙的现象.
  二、开展探究学习,增强学生思考能力
  探究学习具体是指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与传统的物理教学的本质区别在于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单纯传授结论性知识,而是极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研究与创新的环境,探究性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去质疑、调查、探究与思考.那么如何开展探究学习呢?如何让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呢?
  1.在解决具体问题,比如,习题教学时留给学生一定量的时间去思考,这样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全部知识,引导他们运用类比、联想的方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对物理现象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发掘问题的本质关系,从而达到启发他们理清总体思路、确定求解途径的目的,同样也培养了他们进行大步骤、大跨度的思维.
  2.根据新课标对能力与技能的具体要求,安排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内容.例如,课标中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会使用天平、温度计、电流表等基本物理实验仪器.学生在探究物质密度、探究物体熔化、沸腾等实验中,对学生使用这些仪器技能方面已有相当高的要求.那么可以在之前仪器介绍使用的课堂上,变仪器演示转变为分组探究实验,努力增加学生对这些仪器的使用频率,让学生在探究仪器的过程中,提高仪器使用的技能.
  3.在学完一章或一个单元后,要帮助学生建立起章节、单元以及全书的整体知识框架,以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由于中学生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他们一般来讲都是较难以独立地把握各种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所以教师一定要花适当的时间来引导学生建立各部分的知识框架.在新课的开始,采用简单扼要的语言来阐明各章节的承接关系;每章的复习课都向学生展示系统的知识框架;经常指导学生复习课本目录和分析教材等.
  三、重视习题教学,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解题,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1.指导学生找出习题的隐含条件.学生在解物理习题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有些解题的必要条件,题中并未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字里行间.这时要通过精选课堂练习题,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找出习题的隐含条件.
  在平常的解题过程中,可以经常提醒学生熟练掌握概念和规律: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在理论、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发现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掌握了它们,就能找出其中的隐含条件.例如,“两个用电器串联在某一电路中……”,由串联电路规律可知,电流强度处处相等,所以隐含条件为:流过两灯的电流强度相等.又如,“两用电器并联在某一电路中……”,很显然,由并联电路规律可知,隐含条件为,两灯两端电压相等.
  2.立足学生创设解题情景.在进行习题教学时要研究学生,估计他们常见的错误.同时,研究他们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精选课堂练习题,排除学生的思维障碍,走出思维定势,这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是很重要的一环.
  我们在分析一些习题时可以充分利用画图法来说明习题的题义,也可以充分利用画图法来说明某个实验的设计过程等;同时,也可以利用画图来说明学生正在学习的物理知识.例如,小明要研究物体所受的浮力是否与物体本身的密度有关,如何探究呢?请你帮助他设计一个探究方案,要求:写出所需器材、研究步骤、同时要设计一个供实验数据记录的表格.对于这一问题的实验设计过程讲解除了必要的文字外,利用相应的图画来配合文字.那么对于学生来说设计实验的过程就更有条理化了.
  [南京市江宁区横溪初级中学 (211155)]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融合表达质粒免疫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小鼠及其病毒清除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注射以下质粒:A组pcDNA3.1-S 100μg;B组:pcDNA3.1-GM-CSF-S 100μg;C组:pcDNA3.1-S-GM-CSF 100μg;D组:pcDNA3.1-S 50μg+pcDNA3.1-GM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烧烤已成为人们使用最广泛的烹调方式之一,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一种新型、方便装拆、轻巧、美观、易安装的节能环保多功能烧烤炉进行了阐述,并实施产业化生产。  【关键词】烧烤炉;结构;原理;特点  节能环保烧烤炉是一种烧烤设备,其核心特点是无烟,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于环保和城市卫生要求的结果。传统的烧烤炉价格相对便宜,尤其烧烤食物不仅浪费大量的木材资源, 而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快速发展,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城市建设作为国家的顶梁支柱,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而排水阀门又是城市供水不可或缺的设备,它影响着人民的生活、水质的安全和整个行业的发展,其质量的好坏还直接影响着建筑业的整体质量。如若阀门出现问题,那么再好的安装技术也无法保证排水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在给排水施工中就必须进行压力测验。只有把好质量这一关,才能保证用水的放
目的 探讨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CR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免疫发病机制、病情活动与激素治疗前后方面中的作用以及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方法选自2002年6月至2003年2月我科住院及门诊初诊初治SLE病人39例,其中活动期病人28例,稳定期病人11例.健康献血员30名为对照组.采用红细胞CR1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检测RBC-CR1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花环率.对活动期患者在予糖
对大鼠纤维化肝组织中Smad3蛋白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的表达进行检测,初步探讨这两种信号分子在肝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中控制动脉氧分压(PaO2)对慢性缺氧型心脏病心肌保护的影响.方法 12只小猪行主肺动脉-左心耳吻合、远端肺动脉环束术建立右向左分流的慢性缺氧型心脏病模型.实验组(n=6)采用混合气体进行CPB,控制血流复温前的PaO2≤130 mm Hg,复温后采用100%的氧气;对照组(n=6)采用100%的氧气进行CPB.观察:CPB前、CPB期间心肌自由基代谢、抗氧化反应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