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主义视域下“互联网+”时代学习环境要素分析与关系重构

来源 :中国新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aiyou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仅丰富了教学的手段,还催生了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学习环境。本文对“互联网+”时代课堂学习环境要素进行分析,并借助数字时代新学习理论——关联主义对学习环境要素的关系进行重构,旨在为“互联网+”背景下课堂学习环境设计和建构提供新的线索和思路。
  【关键词】    关联主义    互联网+    学习环境    关系重构
  引言: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等各种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技术不仅作为一种手段丰富了教学的工具箱,更重要的是在系统结构层面上发起了对传统教学系统的要素与结构重构,催生了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学习环境[1]。本文侧重于对“互联网+”时代课堂学习环境要素进行思考,并借助数字时代新学习理论——关联主义对学习环境要素的关系进行重构,旨在为“互联网+”背景下课堂学习环境设计和建构提供新的线索和思路。
  一、“互联网+”学习环境内涵与要素分析
  “互联网+”学习环境是基于多样化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而形成的动态的“信息环境”[2],在改变传统的教学环境和促进教学要素变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催生着学习环境要素及其关系的重构,这突出体现在师生关系、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等方面。
  1.1教师与学生
  1.1.1授受关系
  “互联网+”时代的课堂学习环境不再是一个封闭空间,而是开放的、共享的、互联的,甚至是跨界的[3]。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师不再掌握着主要的教学资源,而是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组织并指导学生学习;学生也不再完全依赖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上广阔的信息资源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充分释放个性与能动性。
  1.1.2主从关系
  “互联网+”时代为学习者提供了全新的多元化学习环境,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快速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突破时空界限,与跨领域、跨地域的专家、教师以及其他學习者开展文化交流和知识创新。教师所要做的是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并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1.2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辅之以相关的教参与教辅材料。随着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程度逐渐深入,以数字化资源为主的“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内容在总体上呈现出开放、交互、协作、共享以及支持学生学习自主化、个性化的特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教育教学形式的变革,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人们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教学内容也从注重知识的传播转变为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1.3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作为知识传播与信息传递的媒介,应该是学生探究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帮手,而不应该只是作为替代教师的新满堂灌工具。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不能简单地依靠媒体设备创新和手段创新来适应并满足信息时代下学生的求知需求,更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理念上的创新。例如慕课(MOOCs)自诞生之初,便以其创新的教育理念与服务模式不断冲击着传统教育领域,为人们展现了一种跨越围墙的优质课程服务模式,从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近几年较为流行的“翻转”课堂则是新型教学要素和教学关系重组的典型案例,是对传统教学职能的根本性改变。
  二、“互联网+”学习环境的关系重构
  2.1管道比管道里的内容更重要
  关联主义认为知识是动态(网络化)的、流动的、变化的,我们只要知道知识存储在哪里,通过保持连通即可获取到所需的知识,即“知道在哪里”和“知道谁”比“知道什么”和“知道怎样”更重要。因此,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这四要素不再表现为教师为主导的不平等状态,而是在知识的获益者——学生要素的作用下紧密联系并保持动态的连通性。首先,学生由被动获取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甚至是创造知识,学生之间也由原来的静态关系变为动态的学习互助关系;其次,教师不再是教学中主要的信息源,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制定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计划;再次,教学内容由静态的、一成不变的硬知识转变为动态的、不断增长的软知识,同时融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知识;最后,教学媒体不再只由教师把控,也可以由学生把控,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5]。随着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内容以及学生与教学媒体之间的关系连通起来,进一步拓展了学习中知识获取的途径(管道)。
  2.2学习即网络联结
  关联主义认为,学习主要是一个连续的、知识网络形成的过程,而知识不只是驻留在人类的大脑中,还可以驻留于非人类的器具,驻留于网络,并且技术能够促进学习[6]。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对于学习环境各要素关系的重构就要采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何为“发展”,是指事物不断前进的过程,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学习环境各要素本就是教学系统的组成部分,而它们在教学系统内的分布关系将影响到最终的系统功能实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四要素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分布特色,而“互联网+”学习环境下则表现了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的分布特色。这是由于“互联网+”学习环境下学生是直接面对信息流,不同的学习者所需要的信息可能不尽相同,是根据自己的情况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关联主义则主张把某些知识流的处理和解释功能下放给学习网络上的节点,因为网络化世界经常以自治的方式不断地精练知识、再造知识和解释知识[7]。因此,学习环境四要素之间将不再围绕某一要素开展,而是以节点的形式融入更大的环境网络中持续地保持相关性,目的是要创建由人和内容等可信节点所构成的技术增强型个人学习网络——此为学习。如图1所示。
  三、结束语
  “互联网+”作为一种发展变革的新思路为重新认识学习环境提供了契机,而关联主义则为重构学习环境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二者协同配合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四要素及其关系都得以重新解读。如何利用现有的理论研究来指导“互联网+”时代下学习环境的设计与构建,将是学习环境深化研究面临的挑战。
  作者简介:杨叶(1986—),女,汉族,江苏淮安,淮安市楚州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中级职称。
  联系电话:15298675260。
  参  考  文  献
  [1]谯小兵,黎忠文,张志强.“互联网+”学习环境下教师信息角色的嬗变——从“看门人”到“守望者”[J].中国电化教育,2017,(8):25-32.
  [2]钟启泉.学习环境设计:框架与课题[J].教育研究,2015,(1):113-121.
  [3]尹睿.“互联网+”时代学习环境重构:技术后现象学的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3):16-25.
  [4]周文清.数字时代的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5]谯小兵.对新课程环境下教育技术媒体的认识[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6):61-62.
  [6]王竹立.关联主义与新建构主义:从连通到创新[J].远程教育杂志,2011,(5):34-40.
  [7]西蒙斯著,詹青龙译.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4.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取得了快速进步,计算机电子工程在日常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更加频繁和全面,它不断深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每一个阶段。例如,电子技术的传播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社会各阶层的发展。在医疗管理中的应用使管理更加标准化,统计报告自动化,提高了管理水平。本文对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的有效运用和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希望為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 计算机 电子
【摘要】 电学计量容易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误差,严重时会引起系统误差,导致各类数据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在电学计量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分析误差成因,并利用不确定度理论消除误差。本文以电学计量的误差分析及不确定度理论研究为题,在归纳和总结电学计量误差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介绍不确定度理论在电学仪器计量校准中的应用特点和适用性,希望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 电学计量 误差分析 不
【摘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也让无人机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被广泛的应用在军事和民事领域中。说到无人机,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但是对无人机的正确概念、应用技术领域以及发展前景却都不是很理解,所以本文就针对无人机的应用以及涉及到的技术领域展开了分析,相信无人机在我国的发展也会越来越长远。  【关键词】 无人机 应用领域 问题 技术领域  近些年来,无人机的应用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
【摘要】 网络性能测试中需要构造多种数据发向被测设备,目前已有的测试方法大多使用固定的流量模型和固定变化模式,无法真实反映网络负载的特征。本文提出一种结合Sketch计数和数据流元数据压缩复原的网络测试数据生成方法,其中Sketch用来学习网络中真实的数据流分布情况,元数据则采用压缩的方式保存负载特征,在测试时将被压缩的元数据恢复成测试数据并按Sketch统计值发送,从而以更加真实的仿真数据流完
为了更准确的对图像中的目标物体进行识别,科学家研发了目标检测技术,其是计算机视觉的重要组成。最近几年深度学习越来越普及,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技术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检测效率,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然而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影响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的发展的问题急需解决,基于此,本文对目标检测概念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深度学习目标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探究,希望可
【摘要】 本文通过重大突发事件下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特点的分析,探讨了在全媒体时代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的传播,运用议程设置理论对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情传播进行分析,并明确提出应对措施:一是及时准确发声,提升网络舆情引导能力;二是提高管理者媒介素养;三是建立高度预警机制;四是强化信息发布平台的日常管理工作。  【关键词】 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议程设置  引言: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级领导干部
【摘要】 在铁路通信工程当中,应用多网融合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铁路数据通信网以及综合计算机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同时也可以使得铁路调度指挥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传输质量和效率得到全面的提高,整个系统和网络的可靠性以及业务承载能力得到有效的增强,这种可以满足各个路段的使用需求,确保我国铁路通信工程处在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当中。目前多网融合技术在我国铁路通信工程当中应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整体的发
【摘要】 随着互联网信息发布平台日益增多,网民发表情感的方式也逐渐多元化,其中反讽这一特殊修辞手法得到了广泛使用,对其的识别也变得日益迫切。为了更好的识别微博语料中的反讽语句,研究了一种改进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卷积神经网络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范围极其广泛,也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重点。卷积神经网络凭借着特征自主学习的优势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通过实验,利用特征与词
【摘要】 企业采用电气自动化仪表,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运用自动生产流程可以实现无人值守,有效减轻企业成本支出。本文重点研究企业电气自动化应用以及生产管理制度措施,明确企业生产电气自动化主要设备构成,提高对自动化设备生产管理效果,保证企业稳定运行。  【关键词】 电气 自动化仪表 自动化控制技术  引言:  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过程中,大部分行业广泛应用电气自动化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