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有效途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e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物理教学中,上课多提问学困生,提适合他们回答的问题,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这样可以防止他们在课堂上开小差。对于学困生的回答,要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教学中努力地发现他们的优点、优点、能力等,适当地赞美他们,这样不仅可以获得学生的好感,而且可以使教学双方在心理和感情上靠拢,缩短彼此间的距离。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学困生 较低途径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具体体现在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而学习基础较弱、素质较差的学困生更应该是我们关注的对象,如何促进他们的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但是,由于学困生的成因较复杂,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物理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艰巨而富有挑战意义的工作,转化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点燃高中学生学好物理的希望之火?
  一、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1.缺乏学习物理的兴趣,意志较薄弱。
  物理学习中的“学困生”往往成绩不好、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他们普遍对学习物理知识缺乏兴趣,求知欲不强,意志薄弱,特别对于某些抽象性较强的概念、定理的学习困难很大。有些学生一遇到计算量较大、计算步骤较繁琐的题目,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有些学生自控能力弱,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坚持学习,成绩一旦滑坡就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这就要求教师用极大的耐心、诚心和热情融化他们心里的坚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
  学习方法、策略是影响学业成绩的又一重要因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没有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往往是课堂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学困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忽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重要环节,不善于比较、归纳、总结,不能使所学知识形成网络,加上理解不深,从而影响物理知识的掌握。
  二、学困生的转化
  1.教师对学困生的尊重和接纳,是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的重要条件。
  一般来说,学困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经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学困生有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因此,只有对学困生抱有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感情是转化学困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爱生的情感投射到学生心里。比如,在物理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时,随之对学困生投去充满信任的、亲切的目光,和蔼可亲的笑脸等会在他们心中掀起波涛。老师心中有学困生,学困生心中才会有老师,师生感情上的一致性,会引起双方信息的共振,此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教学效果最佳。
  2.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1)让学困生做物理课代表,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刚开学,拿到名单,我首先看一下物理成绩相对差的学生,记住他们的名字。在第一堂课上,我有针对性地关注他们。一般来说,高中学生对于新老师有一定的新鲜感,在新老师面前好表现自己。我就抓住这些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第一堂课上,选一些原来物理成绩差但又喜欢表现自己的学生作为物理课代表,这样可以调动他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让学困生在课堂上多发言,调动他们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不可能让每个学困生都当物理课代表,对于很多学困生,我的办法是:上课多提问,提适合他们回答的问题,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这样可以防止他们在课堂上开小差。对于他们的回答,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这样一方面可以让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有成就感,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因为得到肯定,学生对你会产生信赖感,其实学困生更渴望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提问可以采取竞赛的形式,先向两个男生提问,然后再请两个女生回答,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3)用肯定、承认和赞扬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爱好。改变用“一个标准”要求和衡量所有学生的单一性关注,采用多元智力理论关注不同类型的学生,从而多几把尺子,开发学生的多种发潜能,在教学中努力地发现学困生的优点、优点、能力等,适当地赞美学困生,不仅可以获得学生的好感,而且可以使教学双方在心理和感情上靠拢,缩短彼此间的距离。
  3.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1)让学生学会看书。很多学困生只把教材当做习题集,很少看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应尽量让学困生多阅读课本,找出知识网络,弄清物理上的概念、公式、定理、法则,并且让他们在看书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在上课时,我一方面鼓励学困生提出问题,另一方面从最易处入手,从最浅出引出,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开动脑筋,认真思考,这样学困生会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他们学好物理的自信心。
  (2)在课后布置作业时。要注意到分层布置,并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转化,不能对他们要求过高,更不能加大作业量。对待他们要放低要求,从起点开始耐心辅导,一点一滴地为他们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例如:在布置作业时分A、B、C三层设置,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并定期由专任老师对学困生进行辅导,使他们逐步提高。
  (3)用辩证的观点教育学困生。对他们不仅要关心和爱护,耐心细致地辅导,还要严格要求。不少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学习意志不坚定,上课不认真,思想开小差,作业不及时完成或抄袭,根本不知道预习和复习。以上表现都是由于思想上存在懒惰性,必须彻底斩断这种惰性,才能使学困生摆脱学习困境。因此,老师应特别注意他们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严格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在课后应强调他们按时预习和复习。
  总之,只要在每节物理课上学困生都能以轻松愉快而又以紧张兴奋的心情学习,就能激发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困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长期坚持下去,就能做好学困生学好物理的转化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秀英.拨动爱的弦,促进学困生的转化[J].新课程(下),2012(09).
  [2]陈宏.高中物理新课标下“学困生”的转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丙硫氧嘧啶联合不同剂量普萘洛尔治疗甲亢合并房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自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甲亢合并房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
不 知人们是否注意到,生活中颇有这样一些人,明明看见人家做事欠妥,甚至是错误的,他也总是不声不响地在一旁静观,仿佛对方的所作所为完全与他无关。说这种人是事不关己、少说为佳
期刊
1  古都开篇,盛京的雅号被诗意裁剪  就有一款中国服饰流传至今,就有美的磅礴  统领世界的时尚与潮流  我归甄诗意的遣返,顺从一款旗袍的闪现,  美与梦幻  把东方的古典与现代的流行结合起来  我就顺从了美的指引  在旗袍之都,开启盛世的雅韵  在世界的目光里,笃定一首关乎旗袍的诗  它寓意里的究竟  风雅颂抑或赋比兴,被裹挟在身体上  以美的真挚替代诗意的修饰,只留下  中国的情愫,中国的审美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的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房地产行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此,笔者主要探讨了房屋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技术性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不断提高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水平,打造高水平、高质量、高标准的房
【摘要】由于水工混凝土经常暴露在大气与水之中,经常受到水流的冲刷、日晒和雨、雪、风、霜、水的侵蚀以及冰冻、干湿等作用,极易出现裂缝等问题,裂缝的出现,将对混凝土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水工混凝土裂缝预防和处理工作至关重要,马虎不得。  【关键词】水工混凝土;裂缝;预防;处理;注意事项  水工混凝土裂缝是水工建筑物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裂缝对水工建筑物的危害程度不一,还可能诱发
信息技术使人事档案管理的方式改变,这也使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必须变革。本文说明信息化的人事档案管理具有的特点、信息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革新、信息化的人事档案模式表
在中学阶段信息学竞赛教学中,以循序渐进的知识层次结构组织教学,利用算法和数据结构解决各种问题是训练的主要模式,对问题求解能力的培养是教学重点。我校信息学竞赛小组近
随着电子政务的推进,新产生的公文都以电子方式进行存储和检索。这些电子公文是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重要资产,也是上传下达,制定规则的重要形式。本文就电子公文的重要性以及管理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越来越重要,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成为了当前教育界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主要就英语中的间接否定及其翻译之我见展开了探讨,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英语教学中关于英语中的间接否定及其翻译所出现的问题,并进而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最终希望通过对本文的研究,能给相关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内容。  关键词:否定意义;间接否定;翻译
在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呢?  1. 抓住题目诱发思考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 作家邓拓生平甚至宣称“谁要是给我一个好标题,我给他磕三个响头”。 这些都说明课文的题目,是全文“旗帜”和“窗口”, 抓住题目,才能得其要旨,理出主线。因此,从课文的题目入手,借助题目中隐含的“矿产”去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为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开一个好头。教学《孙权劝学》时,我抓住题目中的“劝”字设计教学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