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磁控溅射法以不同的碳靶溅射功率在铜箔上制备了硅碳(Si/C)复合薄膜。通过实验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硅碳复合薄膜的电化学性能及在原子尺度下硅碳复合材料的储锂机理。实验研究发现,Si/C-100 W薄膜的首次放电比容量(2 981.2 mA·h/g)虽然最低,但多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保持率可以达到61.7%,同时,该样品具有最佳的倍率性能,在高电流密度(2 A/g)下表现出最高的放电比
【基金项目】
: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GXNSFAA159024); 柳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DH1050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磁控溅射法以不同的碳靶溅射功率在铜箔上制备了硅碳(Si/C)复合薄膜。通过实验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硅碳复合薄膜的电化学性能及在原子尺度下硅碳复合材料的储锂机理。实验研究发现,Si/C-100 W薄膜的首次放电比容量(2 981.2 mA·h/g)虽然最低,但多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保持率可以达到61.7%,同时,该样品具有最佳的倍率性能,在高电流密度(2 A/g)下表现出最高的放电比容量(约2 220.0 mA·h/g)。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不同硅碳原子数量比值(1.26、0.72和0.52)的Si/C结构来分析Si/C结构的储锂机理,结果发现,随着硅碳原子数量比值变化,其嵌入Li+后的体积变化率也有所改变,当硅碳原子数量比值为0.52时,Si/C结构的体积变化率为15.317%,同时其嵌入8个Li+后的形成能也最低,这说明碳硅原子数量比值降低,有利于较多Li+的嵌入,这也解释了Si/C-100 W具有较高稳定性和倍率性能的原因。
其他文献
针对OS-CFAR在杂波边缘环境下虚警率偏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序统计和最大参考单元选择的CFAR算法。首先将参考窗分成若干个子参考窗。然后在每个子参考窗内,采用传统OS-CFAR的策略选择参考单元。最后从被选择的参考单元中,选择背景噪声功率最大的参考单元,并乘以门限因子得到检测门限。仿真实验表明,在均匀环境和多目标环境下,改进的CFAR的检测性能略低于OS-CFAR。但是在杂波边缘环境下,尤
目的 了解孕前优生体检夫妇对含麻疹和风疹成分疫苗(MRCV)的接种意愿及其相关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对重庆市参与优生体检的368对夫妇开展调查,了解孕前体检夫妇对麻疹、风疹疾病的认知情况及MRCV的接种意愿和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集到736份有效调查问卷,其中有663人(90.08%)愿意接种MRCV。计划在三个月内怀孕(OR=0.33,95%CI:0.22-0.63)、疾病严重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化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厂家六神曲中葡萄糖含量,通过葡萄糖含量计算糖化酶活力,评价市售六神曲质量。方法:样品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为衍生化试剂,进行柱前衍生化。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0.05 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 6.8)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葡萄糖
复杂环境下的海杂波抑制和目标检测一直是广大科研人员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然而海面环境的复杂性却使得该方向的研究面临诸多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从海杂波特性和检测器设计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海杂波的分布建模和杂波抑制后目标检测的相关理论,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种海杂波背景下的检测器,因此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内容。1)首先分析了关于海杂波抑制和目标检测的相关背景知识,简要的介绍了海杂波的形成机理、海杂
近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促使企业竞争力的提高,需要加强企业的管理水平。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体系在当前也需要不断优化与更新。当前财务战略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战略在新时代也需要与时俱进,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作为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有效工具,越来越多企业通过财务战略管理机制,实现对企业各项财务
介绍了一套利用聚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吸附剂的灰水除硬装置,通过对装置的工艺进行介绍,以及对装置的问题和改进进行解决与探索,实现了灰水除硬装置的良好运行,为煤气化工艺灰水除硬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河长制的良好运行离不开公众有效参与。公众参与对于河长制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以文献综述和现场调研为方法进行研究发现,从河长制实施现状来看,尽管目前有一些地方制度创新,但总体看仍然存在公众参与动力不足,参与方式单一,缺少政府有效回应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政府理念滞后,河长制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公众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公众参与激励机制不健全,河长制考核机制不健全,缺少专门公众参与法律制度保障。改进对策是政府转
公众参与对河长制从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以治水投诉微信公众号、河长制APP、河长制信息管理系统等为代表的技术治理模式凭借其交互性、便捷性、开放性等优势,赋予了公众更加广泛、自主、充分的参与权,被认为拥有增进公众治水参与的巨大潜力,但这一潜力如何在河长制政策执行中得以兑现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文章从嵌入性理论和公众参与理论出发,聚焦数字化与河长制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