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强 精彩的“旋转人生”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bert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没有和杨小强见面,便有了一份亲切感。在电话中,杨小强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末,经过时任中华儿女杂志社社长杨筱怀亲自面试,他被选在中华儿女杂志社实习,并且有机会留在那里工作。杨小强在《中华儿女》接到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要采访一名中科院院士,而采访提纲只能是在出租车上写成。后来,他先后在中国儿童中心、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等公益机构长期工作,工作岗位不断变化,每一个都充满了挑战:幼儿教育、企业管理、公益事业、青年工作、行政管理等等,直到2010年调任全国政协办公厅港澳台侨局担任台湾处处长。这些看似相互没有联系的工作岗位,却暗合了他大学时的专业——社会工作,这是一个需要和人打交道的学科。
  “上中学时,我的数学成绩很好,计算机编程也很好,在高考时我报的志愿几乎都是计算机专业,可是最后所学和所从事的工作,却完全是因缘际会。”
  在北京东直门一个茶馆里,杨小强语速平缓,讲述着自己的经历。毕业于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在青年工作岗位上服务多年的他,先后当选为中央国家机关与中央直属机关青联委员。杨小强说,共青团系统与青联组织的经历,在他的生命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青联让我受益匪浅”
  杨小强加入青联是在2007年,那时候,他还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工作。
  彼时恰逢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增补委员,已担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团委书记多年的杨小强被推荐为第三届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那时的他,已经算是团委书记中年轻的“老资格”了。尽管对青联组织有所了解,但他还是免不了有些惶恐——青联组织中人才济济,能人太多了。
  中央国家机关青联汇聚了来自中央各部门及部分人民团体的优秀青年。杨小强记得,第一次参加青联组织的活动就见到了许多过去“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名人。更多的则是已经走上各部委机关领导岗位的青年精英。在杨小强眼里,他们信念坚定,思想活跃,充满了活力和朝气。
  那时候,中央国家机关青联的活动很多。只要时间允许,杨小强几乎每次都会参加。青联组织的读书学习、亲子活动、参观交流等等,让他收获颇多,印象深刻。比如青年读书会,委员们既可以聆听专家学者的讲座,也能够围绕一些热点话题交流探讨。“大家经常进行坦诚却又激烈的思想碰撞,但丝毫不用担心会影响彼此之间的感情。”杨小强说,这就是青联组织的魅力之一。
  除了思想上的交流,中央国家机关青联还经常组织委员们参观学习。杨小强说,这些活动让他走出了办公室,不但开阔了眼界,更了解了国情,对自己的工作帮助很大。而在活动中,他也认识了不少来自其他界别的委员,其中不少人还成了以后工作时的合作伙伴。
  2010年,杨小强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调到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局工作,他也从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变成了中央直属机关青联委员,并担任公共管理界别召集人。
  与中央国家机关青联相比,中央直属机关青联的活动同样丰富。各种读书分享会、专题讲座、学术课堂等等,他几乎每次必到。“在中央直属机关青联,离党中央的精神更近了。”杨小强说,“这也让我有机会与中央其他部门的青年同志进行交流,理论与政策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
  2012年,在他的联系和协助下,中直机关青联首次组织部分中直机关青联委员组团赴台参访,充分展示了中直机关青年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综合素质,为两岸青年交流搭建了新的平台,在岛内引起了较强的反响,取得了良好的交流效果。杨小强因为工作原因没能随团前往,但却在幕后做了很多工作。
  “青联不仅是个人才库,还是一个思想库。在青联组织中与各界优秀的青年一起砥砺、碰撞,总能产生许多思想的火花,让我受益匪浅。”杨小强说,“青联有‘小政协’之称,在青联的经历,实际上就是我现在政协工作的‘热身’,我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青联组织的关怀与帮助。”
  “专业助人的专业”
  学生时代的杨小强一直是班里的团委书记、班长,但学生工作并没有影响他的学习,反而让他更加刻苦,成绩也始终很好。在全市的中学生英语比赛中,他获得第一名。他的物理曾考过满分,数学成绩也很好。在那个计算机还远未普及的时代,他甚至已经获得甘肃省中学生计算机编程比赛的二等奖。
  高考时报志愿,一心想在计算机领域有所成就的杨小强,在志愿表上填了一连串的计算机专业。然而未曾想到,由于他是市级优秀学生干部,随意在提前批次录取志愿中填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提前录取了他。而这竟改变了他希望成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的愿望,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杨小强以庆阳市高考总分第八名的成绩考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专业是社会工作。他至今还记得当年的考试成绩:数学135分,是当年全市数学最高分。社会工作是个新兴的专业,当时在大陆只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设有社会工作系,这是一个“专业助人的专业”。杨小强这一届是该校招收的第三批次学员。
  “社会工作”这个新兴的专业,让杨小强找到了新的乐趣。一次,老师布置了一项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古代社会保障的小文章。杨小强在导师的指导下,一下课就跑到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库中,几乎查阅了《二十四史》里所有相关资料,写出了一篇8000多字的长篇论文。后来,这篇论文发表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上,并随后在学校组织的师生学术研讨会上获得优秀论文一等奖。这让他的不少同学和老师大吃一惊——即使是现在,一名大二的本科生在本专业的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也是很少见的。
  “转益多师是吾师”
  大学毕业,杨小强放弃了当一名记者的机会,选择了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在中国儿童中心科研处从事儿童教育、心理的科研工作。然而科研并不是坐在书桌前闭门造车,他和同事先后创建了中国儿童中心实验幼儿园,联合建设部幼儿园,成立了儿童教育科技发展公司,与瀛海威、福特基金会合作设立中国爸爸妈妈网、青苹果教育网等,在不到四年的时间中,把这份工作做得风生水起。不到25岁,杨小强就先后被任命为处长助理,兼任公司副经理并主持日常的经营管理。这对于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来讲,其中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不难想象。“没有经验,没有资金,甚至连办公室都要按天付租金,一切几乎都是从零开始。”这样的历练,锻炼了他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也让他对自己人生的道路更加清醒和坚定。
  2003年,杨小强的职业道路再次面临转折。他参加了公务员考试,进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工作。虽然开始对基金会工作并不是非常了解,但他还是凭着在公益机构的工作经验和年轻人的一腔热情,把工作干得有声有色。
  从当年7月起,杨小强负责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当时受捐金额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公益项目——大学生奖助学项目,先后与中海油、丰田、星巴克、宝马、金正等10余家知名企业进行合作,累计项目资金超过两亿元人民币,共设立大学生奖助学项目13个,项目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的100余所高校,共奖励、资助上万名大学生,形成国内规模较大的大学生奖助学公益项目品牌之一——“未来工程”。其中,中海油、丰田等多家企业也因这一公益项目获得了“中华慈善奖”的荣誉。
  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杨小强还兼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团委书记,始终眷恋着青年工作。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团委组织的青年公益沙龙、宋庆龄精神进校园、走进宋庆龄故居等活动,得到了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的肯定。宋庆龄故居团支部被评为青年文明号,杨小强本人也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奉献奖、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并被选为第三届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2007年,他在出差途中得知,自己被机关干部职工光荣地推选为中央国家机关党代会党代表,成为当年所有与会代表中最年轻的代表之一。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不久,杨小强出差回到北京,甚至来不及回家更换行李,就在机场转机,参加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第一个调研组赴灾区调研,先后到青川等重灾区的乡镇了解当地教育系统受损情况,并进行实地考察,为资助震区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第一手资料。
  2010年初,杨小强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办公室秘书处处长调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局台湾工作处处长。“转益多师是吾师。”他说,“年轻人应多岗位历练,用己所长,练己所短。虽然这些岗位的工作内容大相径庭,但是其中的规律是一样的。只要把握工作规律,在什么岗位锻炼都会成长。”实现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他说,能够从事两岸交流的工作,为两岸交流与交往尽一份力,自己深感荣幸,更知责任重大,一定会在新的岗位上取得新的成绩。
  责任编辑 李菡丹
其他文献
如何帮助农民工融入城市,企业和工会都做了什么?农民工自己又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为此,本报记者兵分几路,分别走访了餐饮、保安、燃气等多个基础行业中的部分农民工,看看他们
五·一回家的时候,与日渐消瘦的父亲坐在满天星辉的大晒台上,看着儿子跑出跑进,父亲满眼的慈爱。十·一的时候,由于那些鸡零狗碎的工作之事,也由于不愿看到四处蛹动的人群,只
前些日子,一位同事来电话,说要向我转达一个女孩对我的谢意。我一时茫然。后来,在同事的讲述中,我从脑海深处依稀找寻到那个曾经出现在路口的身影。那大概是春末夏初的午后,
日本、德国等工业强国在其工业化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工业基础能力建设,并通过各项措施强力支撑工业基础产业发展。从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发展历程来看,工业基础能力的提升不仅
我是一名年轻的报社记者,想要有所成就。我最初的任务中有一次是在拉丁美洲,结果差点成为我最后的任务。我开始没打算留在萨卡特村。但是大雨一直下了一天一夜。当我乘坐的公
不知不觉黄昏已经来临,白天变得如此之短,短得让人恍若生活在透明里。一种莫名的情绪熟悉而又陌生,如我手心中透明的空气,轻轻吹了就散,抓不住,却在心中生了根。独上顶楼。满
雨杰的公司就在这幢楼上,小微站在楼下朝上看的时候,能感觉到一幢挤满了大牌公司的楼所散发出的魅力。在电话里,雨杰说:“要不要我下去接你?”小微的公司离这里只有一站路远,刚开春不久,阳光暖融融的,小微脱了外套挽在手上。街边还有一场春雪过后的残痕,将化未化之际,在太阳下有着点点的反光。高高的公交车远远地过来,看见了等车的人,顿时就懒散下去。小微想,干脆不坐车了,走过去吧,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呢。  进了雨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自治区总工会坚持以“关爱行动”为载体,针对不同时期女职工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特困援助、职业健康、子女助学、心理关怀”四项内容,将“关爱行动”作为各级工会女职工组
5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在京联合召开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司法部部长、党组书记吴爱英出席会议并讲话。吴爱英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