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邓小平"三个面向"的再认识

来源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i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提出距今已有二十多年,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重温这一思想仍很受启发.本文分别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教育面向世界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教育面向未来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三方面进行了新的认识,将"三个面向"作为标准,提出与"三个面向"相比较的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其他文献
生态危机在本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世界范围的工业化而变为全球性的问题,我国也不能幸免.因此,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解决生态问题的对策,谋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的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的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认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和总结毛泽东在社
科学发展观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建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标志性成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
本文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历史沿革、功能定位、特点和体系结构,对搞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和研究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根据马克思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前提和落后国家发展道路及工业化问题的论述,不同国家都将走上现代化道路,而现代化造就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则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前提.毛
马克思主普遍原理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像一根红线贯穿于毛泽东创新思想的始终。 The general principle of Marxism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of our country is like a r
素质教育提示了教育的终极目的--发展人、完善人.它着重于发展人的各自不同的潜在能力,注重人的根本质量的提高,立足于向学生传授最基本的、最具有发展前途的知识和技能,使受
毛泽东是我们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创立者,贯彻这条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历史上的人本思想进行了批判性超越;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深化了对以人为本的认识,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并探寻出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的现
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增强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坚实保障。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对人民群众在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上的基本要求,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