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包虫破入胆道的诊断与治疗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27202044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肝包虫破入胆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了32例肝包虫破入胆道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诊断、外科手术处理、术后并发症及病理特点.结果 核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对高度可疑肝包虫破入胆道病例是准确、无创、有效的诊断方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有确诊意义;31例施行肝包虫内囊摘除及残腔引流,其中30例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术,1例Roux-en-Y胆总管空肠吻合术,视术中是否缝合胆瘘口而分缝合组和未缝合组,缝合组14例中2例出现术后残腔胆瘘,而未缝合组17例中出现8例.缝合组平均住院11d(9~13 d),未缝合组18 d(14~27 d)(P<0.05);1例在外院施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后出现严重残腔胆瘘病人施行ERCP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清理胆道引流术.结论 MRCP对肝囊型包虫破人胆道病人具有诊断准确和无创等优点,ERCP不仅对肝包虫破入胆道有确诊意义,而且又可对该病术后并发症实施有效的治疗.根据本组临床治疗观察认为缝合胆瘘,胆总管减压是治疗肝包虫破入胆道的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方法,而术中胆道造影是发现胆瘘口的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由于局部放电检测设备厂家的原始信号不公开、厂家间数据格式不统一等原因,现有存储的局部放电数据多以图谱形式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原始记录和信息已经丢失,不利于后续的
目的 介绍应用携带足趾关节的复合组织移植修复手部关节部位的组织缺损疗效.方法 对11例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部位复合组织缺损的病例采用携带足趾关节的复合组织进行修复.采用
目的 研究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NFκBIA)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171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152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NFκBIA基因多态性分布
目的 以正规胰岛素皮下注射制剂为参比,进行胰岛素肠溶胶丸人体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方法 20例健康受试者,男14例,女6例,年龄21~41(28.6±5.2)岁,BMI
老年痴呆症,又称作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也是老年多发病之一.AD的早期正确检测是该病诊治的前提.重点从信号与图像分析的
目的 探讨p16INK4A、Ki-67和HPV抗原表达及高危型HPV(HR-HPV)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宫颈活检病理确诊为CIN 的组织蜡块101例,重新切片,应用免
目的 检测血糖、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和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探讨小儿心脏直视手术期间重度高血糖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46例心内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病例
目的:观察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重组pEGFP-N1-IGF-1体内转基因预处理对脊髓损伤后血清一氧化氮合酶及脊髓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影响,进一步探讨转基因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方
自然界中茄尼醇在烟叶中含量最高,作为合成辅酶Q10的中间体,具有重要的医药开发价值。从茄尼醇的生物学特性、用途、农业影响措施、提取纯化和检测方法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关
目的 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B)侵犯视神经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至2002年381例患儿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对其性别、年龄、眼别、病程、临床表现、临床分期及组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