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教学在焊工实习中的应用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eli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焊工技能训练是焊接专业最主要的课程之一。
  一、传统焊接实习教学存在的不足
  1.焊工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点较多,部分学生不能理解掌握
  由于在实训之前我们必须把要学的课题的相关理论知识作分析讲解,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之上,用理论指导实践,进行技能训练。但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内容较多,许多同学在学习时,不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不能跟随老师进行分析研究思考,所以老师讲过了以后还有一部分同学似懂非懂,因此在技能操作的时候,就不知道怎么去做。
  2.焊工训练的理论知识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焊工技能训练中,会涉及许多理论的分析和计算,要想全面掌握这一课题的内容,必须把这一部分的内容要掌握好。例如,在焊条电弧焊的理论知识学习中,如何选择适当的焊条材质以及焊条直径选择时的计算,如何选用适当的焊接电流,以及工件是否开破口、破口的形式和位置等问题,许多同学只是死硬记住老师所讲的例子,但不能举一反三,更不知道在实际操作中灵活应用。
  3.焊工技能训练时,教师示范效果不明显
  焊工实习项目是需要在操作车间进行的,在进行每一个课题时,老师必须要操作示范一遍。但由于弧光、噪声、视角等原因的影响,许多同学不能观察到老师操作的细节,听不清老师操作(如焊条电弧焊中的引弧方法、运条的方向和方法、焊道的收尾等)过程中的讲解。
  4.焊工实习设备和场地的限制
  受受焊接设备和场地的限制,同时参与焊接操作的学生不能太多,每个学生的实习操作时间较少,通常是今天操作完成后,要等几天才能再次进行实习操作,剩余时间基本无所事事,学生对技能的掌握达不到熟能生巧要求,同时如二氧化碳保护焊、氩弧焊等焊接操作,学生接触的相对较少,碰到特殊工艺例子的机会就更少,焊接工艺的分析达不到焊工实习的要求。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焊工实习是一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中级电焊工所需要的工艺理论知识和焊接实际操作的专业课,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用最有效的方法获得更多的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以适应当代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视频等于一身,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将教学过程与娱乐引为一体,计算机网络的信息传播系统突破了校园、教室、区域乃至国与国之间的界限。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虽然没有改变教育过程的实质,但它确确实实改变了教育过程的模式和分析教学问题的思路。教育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的基本组成要素。车工实习课中可运用的软件有Microsoft PowerPoint以及各种实拍录像等。我们可运用这些软件把它制作成精美的课件,通过多媒体运用到焊工实习课中进行教学。它和传统的焊工实习教学模式相比,具有很多的优点:
  1.使学生对其所要学的技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师可以很方便地根据教学需要把零散分布在不同影视、录像、VCD以及网上有关的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采集起来,再把它们合理加入到课件中去,并应用于焊工实习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可暂停、慢放或多次播放所需影音材料,或加以文字说明同视频画面同步运行形成动静结合的多位一体的多容量的教学内容,达到视听结合、生动有趣、直观形象、便于观察和模仿的目的。例如,在选择焊条材质时,可以把同一材质和厚度的焊件,用不同材质和直径的焊条进行焊接,然后将焊接后的焊件情况进行对比,这样不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把较多的内容分析清楚,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将老师讲授的知识转变成自己的经验,获得较好的效果。
  2.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对其所要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才会主动积极地学习。在传统的焊工实习教学模式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只是为了成绩或“达标”而学,并没有主动学习的欲望。在焊工实习课中适当运用一些多媒体课件,可以使更多的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练习中去,这样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引入“鸟巢”的建设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见证这一伟大的建筑奇迹,还可以让他们为自己身为一名焊接技术人才而自豪。
  3.弥补教师示范的不足
  在车工实习教学中,讲解示范是焊工实习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新的基本技能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技能在大脑里形成一个表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等让学生来得到相关的信息。但是,由于弧光、噪声、视角等因素,在焊条电弧焊示范操作时,多数同学不能很好地观察老师的车削的细节。如果采用播放录像的方式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而且可以停顿、慢放等,可以让学生观察得更清楚。而二氧化碳保护焊、氩弧焊等受设备限制的焊接操作,更是可以通过视频录像的方式来进行一些简单的学习,同时还可以引入一些如数控焊接、机器人焊接生产线等一些前沿领域的焊接技术,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1)独立思考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设计的课件不能仅仅围绕知识目标,要让学生面对知识和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努力探索,在不断解决问题的时候培养创新能力。
  (2)实践是焊工实习教学的核心。学生精神从各种渠道所学来的理论知识,通过焊工实习课上的实践,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变成自己的技能、技巧,才能真正体会到焊接出一个焊件的乐趣,并为下面的课题奠定基础。
  (3)由于受时间的限制,焊工实习教学中,对多媒体授课的时间不能太长;或者受多媒体课件的限制,其引入的视频录像不能太多,这样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上课看了一半或者还没看到的视频资料,会激发他们自行在网上寻找这些焊接资料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和自由中去学习自己喜欢的和感兴趣的知识。
  三、多媒体运用在焊工实习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应放在理论课上进行,也可在进行实践课之前,但要注意在时间上的控制,因为焊工实习课主要还是在车间进行,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和方法,要在学生最需要获得大量技术和技能信息的时候来进行辅助教学。
  让学生知道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意义。它只是教师在进行焊工实习教学时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学生不能只顾欣赏多媒体课件上的精彩内容,而忽略了对技术、技能的学习和对教师提出问题的思考。
  在焊工实训过程中,虽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加强教学的效果,但我们不能用多媒体来代替示范实习操作。老师的操作动作可以更直接地表达出我们要讲的内容,可以给学生起一种表率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并且可以随时把实训中遇到的偶然性的问题讲解清楚。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市技工学校)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在煤矿井下使用的管状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及应用,介绍其运输沿空留巷墙体充填材料的工况条件及整机的设计要点.该项技术实现了井下粉状物料的清洁运输,改善井下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煤矿事业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得到保证。由于煤矿开采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时刻都受到威胁,加强煤矿供电
阿里安航天公司的阿里安5GS型运载火箭8月11日在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发射了泰国卫星有限公司的“IP星”静地轨道通信卫星(IP指“互联网规约”)。该卫星又称“泰国通信”4,重648
摘 要:以“综合生存能力”为导向的农民工培训课程体系,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按照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中“要改革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管理模式”等要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借鉴“整合能力本位教育观”的课程思想,以综合生存能力为导向,以提升农民工城市生存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构建动态化的“模块式”课程体系,以规范农民工职业培训,全面提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现创新需要具备创新思维,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每一位教师面临的新挑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注重学生思
“创新”“创新教育”是我们各位老师共同关注的话题。下面笔者就将这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思考和一些做法撰写成文,以就教于同仁。
近年来,随着地方财政收支不断增长,地方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规模也不断扩大。本文从盘活存量财政资金、深化公共预算体制改革的角度阐述加强地方财政拨款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的意
文章主要探究了基坑中地下水的处理办法,并通过某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
1999年欧洲委员会的报告对伽利略系统提出了两种星座选择方案:一是 21+ 6方案,采用 21颗中高轨道卫星加 6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近几年,高职教育蓬勃发展,如何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关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过去重点抓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重点抓教学质量。作为一名高职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