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室一中心”架构下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wei0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室一中心”是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和顺第一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和顺一中”)以“努力让所有教师都能感到自己很重要,都能感受到教育的幸福”为指导思想,根据学校分工和教师年龄特点,探索出的教师团队建设模式。“三室一中心”包括以班主任团队为主要对象,注重班主任能力提升的“名班主任工作室”;以学科任课教师为主要对象,注重教学能力提升的“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室”;以综合实践学科及兼顾校本课程的教师为主要对象,注重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创客工作室”;以25年及以上教龄的教师为主要对象,注重发挥老教师带教作用的“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一、名班主任工作室:让德育工作轻松起来
  “名班主任工作室”创建的初衷有三个方面。首先,学校班主任的专业素养亟须提高,比如如何進行青春期教育、如何与家长沟通、如何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等等。其次,班主任对班会课的作用普遍认识不足。班会课是班主任育人的主要阵地,班主任既要利用班会课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更要利用班会课去引导学生观察世界,思考现实,确立理想。班主任只有认识到班会课对于塑造人的巨大作用,才会重视班会课,才会更加自觉地追求班会课内涵的深刻和形式的艺术化。再次,班主任极其需要家校沟通、心理干预等方面的德育资源,但学校在这方面的资源几乎是空缺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顺一中名班主任工作室在2012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南海区名班主任陈少梅老师担任主持人,招收成员17人,主要负责研究学校德育问题,致力于积累并梳理班会课等德育资源,有计划地对全校班主任进行培训。除了每学期购买两本德育书籍给工作室成员阅读外,在校内,工作室开展了班会课比赛、读书心得分享沙龙、德育案例研讨、教育故事演讲、班级问题头脑风暴等活动,还邀请了多位广东省名班主任到学校开专题讲座;在校外,工作室组织班主任到成都拜访著名班主任李镇西,到河南郑州探访著名的班主任工作室——“8 1工作室”。每次出访后,都以分享会的形式交流心得与收获。这些活动,极大地提升了班主任的工作热情,开拓了班主任们的视野,增强了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凝聚力,有效地推动了学校德育的建设。
  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成果显著:编辑了《思索的声音》《精彩你的班会课》两本德育刊物,各年级的班会课形成了系列,建立了德育资源库,在全国、省、市、区级德育论文评选中获奖近百篇,形成了区级课题“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的探索”。
  二、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室: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青年教师处在职业生涯的上升期,是最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群体。但是,青年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课堂的组织,对学生的心理把握,对学法教法的研究等往往不如优秀的老教师。
  基于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培养的需要,2015年11月,和顺一中成立了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室,由南海区优秀教师莫小娟担任主持人,招收了33位成员。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室参照名班主任工作室的运行机制,主要以布置读书任务和开展读书分享会的形式推动教师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此外,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室还组织中青年教师参加校内外的公开课或说课比赛。
  2016年,我校青年教师张元有参加广东省物理创新实验操作比赛,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室邀请了省级物理专家给他反复磨课,还组织了不同学科的成员听他的比赛课,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给他提出建议。最终,他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从此,张元开始了他教育生涯的质变,工作的第五年已是南海区教坛新秀,担任初三级物理备课组长,兼任初三级长。
  中青年教师成长需要时间和平台,更需要激励。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室设置了“青年才俊”宣传专栏,以工作室成员推荐制评选优秀青年教师。
  三、创客工作室:提升师生创新能力
  “创客工作室”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引进了深圳的创客团队,聘请该团队的吴庆元教授为工作室的顾问,负责对学校的创客教师进行培训。同时委派汤巨鹏老师为工作室的主要负责人,招收了4位成员。工作室每周五下午开课,辅导学生进行科技作品创作,例如3D打印等。
  在汤巨鹏的组织下,学校的创客团队迅速成长。据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成立至今,创客工作室获得国际金奖5个、银奖8个、铜奖2个,国家级金奖银奖各1个、铜奖2个,省级奖项36个、市级奖项17个、区级奖项73个。开发了《智创思维突破》《智创农耕3D打印》《智创物理创新课堂》等一系列科技类校本教材,以及适合课堂操作的《智创能力训练学生手册》《智创能力训练教师手册》《智创学生优秀科技创新创意集》等。
  值得一提的是汤巨鹏的变化。他任教的学科是综合实践,和其他非统考科目教师一样,没有学科的升学压力,一直在学校默默无闻地工作。创客工作室的出现,无疑为他提供了崭新的舞台。由于经常要带队到深圳学习,要组织比赛,要开会发言,他开始注重自己的形象,还刻苦练习普通话。在一次升旗仪式上,他代表和顺一中创客团队做了精彩的发言,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四、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让老教师焕发新活力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员主要是老教师,主要负责推门听青年教师的常规课,并提出改进建议,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老师教的精力可能跟不上青年教师,但他们有着丰富而宝贵的经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推门听课正好可以发挥他们专长,同时又让他们感到被尊重、被需要。不少老教师因此受到激励,成为教坛常青树。例如,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蒲绍聪老师,他还有几年就退休了,教学成绩十分优异,被学生称为“最有趣的物理老师”。他对教育的始终热爱,带动了一批老教师,也深深影响着青年教师。
  “三室一中心”构架下,和顺一中的新教师们把握住了3~5年的最佳成长期,快速成为学校骨干;青年教师利用学校搭建的平台,多途径多方面地夯实自身教育教学的基础,全面提升了教师专业技能;中老年教师,也因为学校的重视,重新定位自己,找到了自己教育生涯新的增长点。
  总之,在“努力让所有教师都能感到自己很重要,都能感受到教育的幸福”的理念指导下,和顺一中一直在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师队伍建设举措。随着实践的深入,“三室一中心”的架构还会趋于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也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研究教育科研一般项目(课题批准号:2016YQJK064;主持人梁利享、陈少梅)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德智体美劳并举是国家层面对教育整体性或完整性的倡议, 基础教育阶段如何有效地落实以 “美育” 促“四育”,并践行 “五育” 并举? 本文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四个方面阐
期刊
为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促进学生形成多维的历史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 在这一趋势下, 如何让导学式教学助力课堂教学?rn一
期刊
立足学生终身发展与核心素养培养, 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是新课标的内在要求, 也是学校整体改革的必然选择. 我校在生命中心教育理念统领下, 以服务学生 “立德、 立学、
期刊
为突破学校教学发展瓶颈,佛山市南海区里水初级中学(以下简称“里水中学”)紧跟新时代党的教育教学改革步伐,积极推动区域教育品牌发展,促进学校课堂教学从品质走向品牌发展。本着成就“智慧师生”的理念,借力专家引领、政府扶持,里水中学自2016年9月开始,开展“问探讲”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一、“问探讲”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问探讲”慧课堂教学模式(具体见图1、图2)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教与
期刊
国学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和源泉, 它与德育的 “联姻”, 有助于德育实效性的提升. 学习国学经典, 可以让学生直面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接受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熏陶,
期刊
校史不仅是学校的一种资源,更是学校的一种文化。在教育工作中,相当多的管理者用学校的历史、文化氛围、学校精神、校友事迹以及人文环境等丰富的校史文化来定位学校的核心文化,并把这种文化资源贯穿于思想道德建设之中,成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特有文化资源,发挥着人文教育的功能。以四会市城中街道彭冲湾小学为例,其创办史本身就是一本责任担当、感恩奋进的教育文化史,体现着彭冲湾人豪迈之气——责立人生。通过传承这种责任
期刊
受特定的地理条件、 经济社会和教育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当前一些农村中学教育管理存在办学条件相对落后、 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家长教育观念淡薄、
期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本教育其实就是树人的教育,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及人生幸福奠基。树本教育其实就是做人的教育——以人为本,以德为本,以善为本,引导每一个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树本小学以师生的发展为本,依托地方特色地标——树本善堂,开展树本教育,不断挖掘和深化树本教育的内涵,使之成为学校发展的催化剂。  一、利用地方资源,打造树本教育文化底色  1. 树本善堂——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