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产权交易市场迎来新机遇
2003岁末,喧嚣了一年的产权交易市场整合从上海传来了实质性进展,随着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正式挂牌,上海产权交易市场改革又一次走在了全国的前面。
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有序流转”的精神,为中国产权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产权交易市场格外引人瞩目。
国资改革是发展大背景
上海产权市场的发展充分证明了国资改革是产权市场发展的大背景。从上海城乡产权交易所的建立到上海产权交易所、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相继成立,到两所合并成立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上海产权交易市场近年来通过对各类资本的市场运作,有效地盘活了国有企业的沉淀资产,提高了资产运营效率,通过国资结构的调整带动了上海市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据统计,去年上海产权交易成交6400多万宗,成交金额达到2268亿元,今年1—10月份已超过了2600亿元,全年有望突破3000亿元。
规范是发展主旋律
目前全国各地产权交易机构近170家,区域性产权交易共同市场有三家。但由于没有行业协会组织,缺乏自律机制,不能排除受局部利益驱动的“灰色交易”现象。
对此,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区要防止和纠正不顾产权市场供求状况及其对价格形成的影响作用……防止和避免人为造成买方市场、低价处置和贱卖国有资产的现象”。国有集体控股参股的国有产权流动必须进场交易,交易项目必须事前挂牌、信息公开,成交项目必须按法定的程序办理手续,是上海产权市场成功发展的三条经验,也是今后必须坚持的原则。
多层次资本市场是发展方向
作为证券化前期的市场,产权市场已成为连接各类资本进退的专业化权益性资本市场,可以发挥科技与资本间连接的功能。同时,产权市场还可以发挥外资进入的通道功能,随着全球产业的转移带来的大量企业产权、股权的流动,产权市场正在成为国际资本和国际产业进入中国的一个通道。
我国的大部分科技水平高、资产质量好的国企、民企,强烈希望通过规范有序的产权市场进行产权和股权的转移,必须通过产权市场的规范发展,逐步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推进全国统一要素市场的形成。
正因如此,市场普遍认为,2004年产权交易市场将迎来较快的发展机遇,为中国的创业事业带来更好的环境。
北京:两大产权交易机构整合发力
2003年11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北京两大产权交易机构——中关村技术产权交易所和北京市产权交易中心,合并成一个统一的北京产权市场。这次进行整合的两大产权交易所中,中关村技术产权交易所于2003年3月1日正式挂牌营业,公司化运作,主营高科技企业投融资服务、国有资产产权交易、新资本市场探索。北京市产权交易中心于1996年12月成立,是北京市政府指定的为社会各类产权(股权)交易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整合后的北京产权交易机构,将为国有资产产权交易提供一个规范化的平台,其基本价值导向是以尊重产权、明晰产权为主线的。
同时,作为建设全国产权大市场的重要准备工作之一,全国20家产权交易机构在一起通过了《关于筹建“中国产权交易机构行业协会”的倡议》。
“循序渐进地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形式的产权交易市场,制定统一规范的产权交易法规规章,整顿产权交易秩序,规范产权交易行为,促进产权有序流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这样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