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对比增强MRI对急性脑梗死功能预后的早期预测

来源 :实用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ywf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急性脑梗死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对可能影响急性脑梗死功能预后的临床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各参数对急性脑梗死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的区分能力.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最终梗死体积(FIV)(Z=-4.177,P<0.001)、容量转移常数相对值(rKtrans)(t=-5.595,P<0.001)、速率常数相对值(rKep)(t=-2.301,P=0.028)、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相对值(rVe)(t=-2.565,P=0.014)及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t=-2.154,P=0.035)与急性脑梗死功能预后有关.二元Logistic回归法显示:FIV(OR=1.050,P=0.031)、rKtrans(OR=1.718,P=0.001)是急性脑梗死功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FIV的阈值为6.56 cm3,敏感性0.690,特异性0.833,曲线下面积(AUC)为0.803;rKtrans的阈值为4.204,敏感性0.759,特异性0.889,AUC为0.886.结论 rKtrans是预测急性脑梗死功能预后的首要因素,FIV是预测急性脑梗死功能预后的次要因素,定量DCE-MRI可用于预测急性脑梗死的功能预后.
其他文献
薛建国系医学博士,江苏省中医院男科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男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薛建国教授从事中医男科临床工作数十年,对
目的:筛选肺癌蛋白分子标志物,寻找可诊断及预测肺癌预后的蛋白标志物.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9年7月于西安市第四医院确诊并进行肺部切除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