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东:远去的博客江湖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dbookm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客”这个词的出现,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方兴东的地位无可替代。
  他温文尔雅。但性格直率、骄傲,非常自我,在博客中国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均极其显明地打上了方兴东性格的烙印。
  方兴东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的“博客之父”,是因为2002年,他将当时欧美流行的新型网络交流方式Blog引进中国,命名为“博客”,并建立起了中国第一家博客网站。
  “中国博客教父”这个称谓,曾带给方兴东无与伦比的荣耀,也曾带给他非同一般的争议。在以功利为导向的社会价值观里面,都在以成败论英雄,而方兴东的价值在于移植、开拓了一种新的话语权模式,并让它在本土生根发芽。
  
  契机
  宿命把博客这面大旗交到方兴东手里,是极其偶然的。
  1996年夏天,应朋友的邀请,刚刚考入清华攻读博士的方兴东,从一篇关于戴尔公司的文章入手,边学边写,一头扎进了IT圈。
  1998年,微软在中国的一系列举动引起了方兴东的注意,比尔•盖茨也频频访华,到处宣传,俨然一副中国软件业园丁的架势。
  当众媒体在讴歌微软给中国带来商机无限的时候,方兴东从中看到的却是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垄断中国的软件市场,危害中国软件业长远发展的事实。
  “我一直是一个爱看书的人,所以让我的思想有很多质疑的成分,当时大家对微软欢声一片,只有很少的几个人意识到一枝独秀的微软会给中国的软件业带来什么。”方兴东笑笑。
  1999年3月,《“维纳斯”计划福兮祸兮》一文横空出世,一夜之间扭转了“维纳斯计划”在中国的命运,成为目前为止中国IT史上最有影响的文章。两个月后,方兴东将他两年来的研究所得和一些后期作品以及部分别人的作品组织成《起来,挑战微软霸权》一书。方兴东一举成名。对于这一年,方兴东说:“用农民的行话来说,托老天的福,收成不错。”
  2002年7月6日,一个普通的周末,成了方兴东一生中不寻常的一天。
  这天,他将《向微软投降》和《微软为什么》两篇稿件发给8家有着长期关系的网站和媒体。一两个小时后,他的文章陆续登了出来,大都在重点推荐栏目上。再过一两个小时,这些文章却令人惊讶地陆续消失了。
  
  方兴东立刻打电话给新浪总编辑陈彤,得知是微软公关部以广告为要挟向这些网站施加了压力。方兴东突然发现,自己竟然瞬间失去了阵地,这多少让他觉得可笑又可悲。
  瞬间,方兴东失去了话语权。这是他进入IT业以来,第一次遭遇如此“强大”的封杀。当时的方兴东很感慨,然而现在回想起那时的经历,显然是一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生活正剧。
  也是在那一年,互联网开始回暖,第二季度,搜狐率先宣布赢利。
  机会这时叩响了方兴东的门。在杭州参加会议时,他遇见了一位研究新媒体的评论家孙坚华。孙告诉方兴东,国外有一种专门的网站,叫Blogger,自己写了文章可以自己放上去,他给方兴东看了自己的博客。
  第一次看到博客网站的方兴东,对博客并无多少好感,觉得这东西模板小气,汉字贴上去,字迹很小,也看不清楚。可是,到了晚上,方兴东忽然意识到,博客对中国的互联网来说,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网站形态。
  回到北京后,方兴东和后来担任博客网总裁的王俊秀通宵达旦地讨论、收集资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推出了博客中国的雏形。
  “博客”这个词是方兴东和王俊秀一起碰撞出来的。首先是发音上和Blog相似,而“博”有精英化的意味在其中。这两位博客中国的创建者还发布了《中国博客宣言》,他们将博客比喻成信息时代的麦哲伦。在宣言的最后,方兴东高呼:“博客文化能引领中国向知识社会转型,博客关怀能开启一个负责的时代。”
  在方兴东高呼博客万岁的时候,业界给予博客这一新概念的却是漠视。方兴东写了一篇预测互联网未来发展、预言博客即将崛起的文章给两家著名报纸,对方都认为这是方兴东为自己新公司进行的一次商业炒作。同年,中国科技大学大二学生郭晓雷用200多元单枪匹马架起了Blogbus;几乎是同时,远在杭州的胡之光被仍在读大三的季华所开发的网站Blogcn吸引,随后学商业的胡之光又叫了一个朋友,组成三人小组,于是“中国博客网”诞生了。
  
  尴尬崛起
  创业初期总是一部艰苦的奋斗史,博客中国也不例外。从服务器到带宽再到编程,都是朋友们在帮忙。最初的200個用户是方兴东一个电话一个电话拉来的。那时的方兴东坚信,互联网的未来不在技术,而在于每个网民角色的转变,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这将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方兴东眼中的blog是个终结者,像来自未来的钢铁战士,摧枯拉朽地消灭一切。书写blog对人没有身份、专业领域等方面的要求,因此成为草根、自由文化的一种代表形态。
  博客中国最初主要邀请IT业界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专栏写作。因此,业界认为,受它启蒙的中国网民在使用“博客”一词时,往往容易把博客的价值等同于网站隐含的精英化信息。
  博客网站诞生的第一年风平浪静,知道的人并不太多,草根阶层并不了解。不过2003年木子美的“横空出世”,让博客名扬大江南北。
  2003年上半年,方兴东去广州出差,一个好朋友问他,中国最有名的博客是谁。“除了我还有别人吗?”方兴东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也正是那次,方兴东知道了木子美的名字,但他并未给予太多的关注。
  “2003年11月11日一早,打开“博客中国”的页面突然变得非常缓慢。想打开文章奇慢无比,尤其是进入后台上传文章,根本无法成功,致使所有博客都无法登录上传文章。”方兴东回忆道。
  方兴东刚开始以为是系统出了问题,后来才发现,是因为访问量增加了10倍!原来,三大门户都在头版重要位置推荐了关于木子美的文章。
  “在几乎无法登录的情况下,博客中国11日的访问人次达到了11万之多,几乎比平时上升了一个数量级(此前日访问量最高为1.9万人次),PageView也在37万以上,是平时的4倍左右。”
  “精英们知道博客是因为我,而大众们知道博客却是因为木子美。”方兴东告诉记者。那一年,木子美和她的《遗情书》让众多网民知道了博客。博客就是以这样一种尴尬的方式走向了大众。
  而对于中国的博客网站,在2003年,风险投资依然是个遥远的问题。
  而在国际上,2003年,Google收购了全球最大的博客托管商Blogger.com,上市后市值迅速超过500亿美元,并带动Blogger.com进一步发展。Google此举似乎在某种程度上给了风险投资商一颗定心丸。
  木子美出来后,博客领域又先后出现了竹影青瞳、流氓燕等人,这使得博客广为普及。“你的博客网址?”成为一时的流行问候。
  就是在这样一群人的推动下,博客在中国开始全面地、大踏步地向草根阶层走来。与此同时,此浪潮也引起了一直苦于找不到下一波互联网新浪潮的风险投资者的关注。
  2004年上半年,经常去博客中国浏览的软银亚洲投资基金合伙人羊东给方兴东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两人开始见面。一个月后,软银亚洲向博客中国注入50万美元。这笔小投资拉开了博客中国融资的序幕。
  而在那一年,胡之光的中国博客网也拿到了风险投资。7月,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IDGVC) 看中了Blog在国内应用的光明前景,也对中国博客网的三人团队充满信心,向他们注入了第一笔风险投资,胡之光称“金额大于博客中国的100万美元”。
  一年后,2005年9月8日,博客网宣布获得包括软银赛富、GGV在内的4家VC的1000万美元投资。此次融资成功后,方兴东把刚刚商业化一年的“博客中国”更名为“博客网”。
  作为博客网投资人,软银亚洲赛富基金中国区负责人阎焱表示,希望博客网能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因为我没有看到有其他哪一个行业,每月连续增长超过10%”。
  但那时的博客网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赢利模式,软银等投行大把的资金砸向博客,是因为他们相信,互联网行业未知的金矿太多了,这一点在几年前早有印证。
  博客网飙升的用户数字,在投行看来,定然充满财富的诱惑。2002~2005年,博客中国始终保持每月30%以上的增长,从来没有停顿过。而那一年,博客中国全球排名曾到过60多位。
  拿到融资后的方兴东,似乎就开始了自己和自己的博弈。
  在进入互联网行业之前,方兴东在西安交大读完了大学和研究生,那7年时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学青年,他的诗写得有模有样,鸟、父亲和土地、女人、瓦蓝的蓝、被卷起的树荫和大朵大朵砸下来的云都是他诗里的意象。
  “在西安,我找到了诗歌;在北京,我找到了IT。诗歌使我发现了自己;IT使我成就了自己(找到了自己一生为之努力的方向)。诗歌的本质是孤独,IT的本质是喧嚣;诗歌可以进入一个人的骨头和血液,但是IT只能停留在一个人的外在的生活。”
  这段独白式的文字可以作为方兴东日后在处理博客網事宜时所表现出来的自我和高调的注解。
  “我拦住一棵树,要与他平分高度”。这是方兴东在西安交大静谧的校园里,灵魂里勃发出来的力量,这种力量,被方兴东用来向众门户网站进行挑战。
  当他在北京世纪坛广邀嘉宾和媒体,隆重宣布“博客时代的来临”,宣布“一年超新浪,两年上市”的目标时,不仅把资讯业最强的新浪直接当成了对手,更让所有人知道:博客就是下一个金矿。
  当“博客中国”导航条上的子频道不断增多,方兴东把自己的博客网置于与门户面对面竞争的境地时,其他几家专业博客网站也不甘示弱,高调宣布其庞大的融资和强劲的增长。
  专业博客的高调,导致“狼来了”。
  
  内忧外患
  不到半年,新浪出手了。2005年9月8日,新浪高调推出Blog2.0的公测版,成为国内首家向专业网站“开火”的门户网站。很快,新浪以名人效应在博客领域进行了“圈地”运动。数字显示,短短两个月内用户已过百万。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在强大宣传攻势的配合下,新浪邀请了众多媒体总编、人气网络写手、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精英坐镇评委,力推余华、余秋雨、郭敬明、吴小莉、张靓颖等人的博客以提升人气。
  接二连三地,腾讯、搜狐、百度都成为方兴东的对手。之后新浪和搜狐都把博客作为一项战略业务来发展,要求每个频道都设置博客专员,倾全公司的资源以发展博客。
  其实在博客中国创立时,新浪总编辑陈彤作为朋友给过方兴东不少支持,给博客中国早期的发展带来了帮助。但方兴东的高调宣讲“提醒”了陈彤。
  以新浪为首的门户很快大获全胜。博客前五名里,再没有专业网站的身影。到2006年末,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的博客力量完全超越了博客网等专业网站。门户博客最终取得绝对领先。
  而方兴东的一些做法导致了专业网站的萧条。问题还不仅于此,在内部人员的管理上,亦有纰漏。
  就在融资1000万美元后,博客中国大肆招兵买马,员工从40人快速扩张到300人。在任博客网CEO之前,方兴东的身份更多的是一名IT观察家和评论员,没有任何大型网站的运营经验,但却聘用了10个以上的副总裁。
  快速膨胀导致失控,方兴东无力维持。“后期管理没有跟上,内部架构显得凌乱无序。”一位博客中国的员工一语中的。事实上,就连王俊秀也表示:“在管理节奏控制上不够。”
  很快,博客网就出现了内忧,2005年4月后管理团队纷纷离职。
  不仅仅是方兴东遭遇了这一困境。与此同时,国内主要的博客网站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内部的暂时混乱。
  可以说,由方兴东在国内首推的博客模式的确掀起了当时中国互联网的小高潮。然而创业者总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博客中国在经历了2004和2005年的辉煌后,出现了大幅回落,甚至许多用户纷纷“挪窝”。
   “这的确是我们自己的过失。博客中国是我一个人搞起来的,但要发展还需要搭建团队,我们在这个环节上失误了——经验不足,导致用户体验不好。”“这可能跟我本身性格有关。我以前是搞文学的,比较自我,觉得自己很聪明,但其实犯了很多低级错误。”方兴东毫不讳言。
  
  英雄迟暮
  经历了内忧外患的方兴东痛定思痛。博客网进行了第二次转型。
  2006年1月17日,方兴东终于决定对博客网进行战略转型,他将此次转型概括为“新生活方式”。
  在赢利模式上,方兴东制定的战略是——广告、互联网增值服务,电信增值服务和博客出版。但由于活跃用户的数量并不多,使得博客网在执行广告、电信增值服务等以流量为基础的收费模式时,面临窘境。
  如此境况,业内人士说,当时的国内博客网站的规模较小,销售收入尚不明朗,不足以支撑专业博客网站的生存。
  而除了新浪、搜狐这样财大气粗的传统门户外,纯粹的博客网站每月成本少则几万元,多则上百万元,而赢利却屈指可数。
  当时迟迟找不到好的赢利模式,又面临着传统门户的围剿,曾经在2005年轰动一时的专业博客网站似乎有点美人迟暮。
  跌宕起伏,注定了博客走的是一条异常艰辛的路。方兴东试图把一些新兴的网络元素融合到博客中去,无奈中,渐行渐远。
  他见证了整个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历史。谁知其中味,方兴东也这样问自己。方兴东借用一本书扉页上的词句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我已经像一个老人了,背负着一生最强烈的狂热、倾慕、欢喜、放浪和忧伤,经历了最难以忘怀的日子,我像百合一样绽放过,像魔鬼一样疯狂过,爱过,恨过,天真过……我从一种文明中穿行而过,孤独异常,悲喜交集…… 一个时代就这样去了,而我,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个鬼魂……”(编辑/董非)
其他文献
“小二,上菜!”“唉,来——了!”门口站着别大刀的红袍“锦衣卫”,身着宋代服装的小二在跑堂穿梭,外加红灯笼、坛子酒,就差一个风情万种的“佟掌柜”缓缓从楼梯走下——这可不是《武林外传》的拍摄现场,而是在广州开的一家山寨武林酒家。三个80后武侠迷将武侠场景搬至饭店里,将中国武学和华夏美食完美结合,开创并形成独具风格的江湖武林主题新餐饮模式,借武林之风,玩出大好“钱”景,也让许多图新鲜的食客大叹“挺有趣
期刊
卡罗尔巴茨是少数几个能在硅谷呼风唤雨的“女王”。  尤其是惠普和eBay的两位女CEO相继引退之后,作为久经沙场的硅谷“长老”,巴茨成为美国科技界最为耀眼的女性。在美国的IT领袖平均年龄在30岁上下的年代,她却以61岁的祖母级高龄出任雅虎公司的CEO。  巴茨作风强硬、思维敏捷、言语犀利、咄咄逼人。在硅谷,她以爱爆粗口而闻名,美国国骂是她的口头禅。然而,她又是一位人性化的管理者,以“帮助他人成功”
期刊
在硅谷,摩尔是最受人尊敬的科学家和企业家。他巨大的影响力,至今仍笼罩着整个英特尔公司。他是英特尔真正的“心脏”。    “天才的叛逆”  1929年1月3日,戈登摩尔出生在加州旧金山的佩斯卡迪诺。父亲没读过几天书,17岁就开始养家,做一个小官员;母亲只有中学毕业,但一家的日子也过得平静幸福。  摩尔11岁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对化学产生了兴趣。当时,邻居家的孩子有一个独特的圣诞禮物,那是一个化
期刊
研究加盟商对特许人的欺诈是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的。  首先,这是为了特许经营关系中的更公平。我们不能一碰到欺诈,立刻就去揪特许人的毛病,而应该客观地分析,是不是可能是加盟商在欺诈特许人。只有公平地处理,特许关系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也才能更有效地真正打击欺诈。  其次,保护特许人的合法利益。对于以各种手段侵害特许人合法利益的加盟商,我们也应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特许人的合法利益。
期刊
自古以来,水晶都被看做浪漫之恋的象征,3年前,福建省福安市有一个穷小伙,为了满足女友的“水晶愿望”,不仅用自己“种”出来的水晶赢得了爱情,而且靠此赚了100万元!    浪漫!  农村小伙自“种”水晶苦追靓女  郑印坛22岁那年,曾大胆地和一个“富二代”争抢同一个漂亮女友。只可惜,一场残酷的PK赛后,他被“富二代”打败了。  因为郑印坛实在是太穷了。1984年,他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市范坑乡墩头村。2
期刊
他曾带着淘金者的梦从河北农村南下广州,倾其所有做起了一个南瓜梦;他怀揣奇思妙想一路走来,把一个南瓜最高卖到8000元,4年赚到400万元。    奇特小南瓜很快销售一空  张宝卫1986年从河北农村到广州闯荡,一直在水果批发市场做生意。  2001年4月,在一个经销种子的朋友那里,他见到了一种奇特的小南瓜。这种小南瓜是刚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外形奇特、颜色鲜艳,主要以观赏为主,因为尚属新鲜事物,很多
期刊
昨日的叛逆,演变成今日的正统,甚至成为膜拜的经典,陈一舟用了12年。从ChinaRen那个曾经莽撞的互联网青年到Renren,陈一舟继续着互联网中的颠覆和传奇。    “天下人人”的梦想在人人天下的当今互联网时代颇显霸道,但回首2000年那个不寒而栗的春天,陈一舟或许提前给自己也给中国互联网企业一个合理的解释,让自己“变得更加完整”。与老东家张朝阳的高调、老战友周鸿祎的风光相比,千橡集团CEO陈一
期刊
近期,上市公司、知名企业的高管频频出现早逝案例。据统计,从2010年1月到2011年7月的19个月时间里,就出现了19名总经理、董事长级别的高管离世。  如此密集的不幸事件,让人们不禁扼腕叹息。到底是哪些原因引发了这些高管的离世?而生命的离开,是否对其公司造成了影响?诸多疑问,不仅引发了股民的担心,也让部分身体欠佳的高管“人人自危”。    突发疾病成死亡主因  统计发现,自2010年1月至今,知
期刊
近年来,网络水军经常影响、扭曲甚至操纵着网络舆论的走向。    近年来,“网络水军”已經渗透到互联网的很多地方,他们逐利性和隐匿性强,影响、扭曲甚至有时操纵着网络舆论的走向。那么,这个隐藏在灰色地带的群体到底由什么样的人构成?他们是如何在网络中“翻云覆雨”的?他们又有怎样的“从业心态”?记者日前深入其“军营”,对“水军”进行了秘密探访。    不见面的灰色“交易”  “网络水军”最初只是在各大论坛
期刊
奶粉罐上写着: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品,请尽量母乳喂养。你会因此不买这个牌子的奶粉吗?不,相反,你会对它印象更好。   一个口碑还不错的直销产品,说它以一当十,环保健康,别的同类产品都是垃圾。你会因此就掏腰包吗?不,你可能本来想出手,越往下听,越想捂紧口袋。   没错,日常生活中,人们行为反应的结果,常常与预期目标完全相反,这就是“飞去来器效应”。飞去来器是澳洲土著使用的一种抛出去又重新回来的武器,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