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现况及改善策略

来源 :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sdfdfd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是一门很重要,同时也被广泛应用的语言,而要学好一门外语,获取大量运用该语言的机会是根本前提。然而,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多处边远贫穷山区,经济、教育条件都较落后,使得当地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得不到与其他较发达地区学生相同的有利学习条件。因此,如何让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跃上一个台阶,成为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篇文章阐述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針对性的改善策略。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英语教学; 问题; 策略一. 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首先,少数民族地区多处于偏远、贫穷地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英语学习起步较晚,对于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来说,他们在七年级才开始正式接触英语这门学科,不像发达地区的学生是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接触英语,之前没有任何的英语语言基础。而英语这门语言,也有着它自身的语言结构,学生的思维方式也需要从自己的本族语言转变到这门语言上来,但他们中很多学生只会说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有些学生连汉语都表达不清楚,更不用说学好英语了。而且其中有很多学生家境贫寒,父母要么外出打工,要么靠耕种之类的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根本无法给自己的孩子提供一些学习英语的资料、工具等,因此学生接触英语的量就更有限了。
   其次,在少数民族地区,本民族语言和汉语已成为主要交流工具,用英语的几率几乎为零;学生走出教室后就再也感受不到英语的气息,更谈不上有任何学用英语的机会或条件。因此许多学生认为,即使他们学好英语,也很难有展示自己的空间,而学生一旦有了这样的思想,他们就不会重视英语,即使他们学,也只学到几个简单的单词或句子。对于他们而言,英语就是一门没用的、没有实用价值的语言。英语的重要性完全被忽视了。
   再者,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受贫穷落后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无法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前来,导致师资严重匮乏。而现有的英语教师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方式呆板,这些都严重制约着英语教学的发展。他们的发音也受到地方口音的影响,在语音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同时,由于教师的岗位培训、校际之间的交流学习机会极少,严重阻碍了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教师流动较大,使经济较发达的地方师资水平较高,而落后山区的师资水平越来越低,这种恶性循环严重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发展。
   最后,教学资源的短缺也是一个严重制约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发展的原因。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各类直观教学的优点,又能突破局限性,真正转变了传统教学的单调性。在英语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巧设情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容入教学情境中,从而自然而然地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受情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情境。然而,因为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教学设备严重落后,极少学校有幻灯片,多媒体教学,老师们除了教师参考书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可辅助教学的,教材也是旧版的。学校教学硬件缺乏的影响,教师无法随心所欲地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课堂教学,甚至有许多英语教师不会制作课件,没有可充分利用的网络教学资源。
  二. 改善策略
  第一,虽然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英语中有很多困难,有时也会产生自卑情绪,但他们上进心强,学习勤奋。因此,在学校内可以利用专题讲座、校园广播、主题黑板报等形式经常开展学校或班级的英语学习交流,开展英语角、英语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英语学习,从而接触更多的英语。
  第二,教师应在利用有限资源的同时让学生多了解一些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比如说,向学生介绍一些像圣诞节,感恩节等重要节日,还可以向他们介绍一些基本的餐桌礼仪,平时和外国人对话中的忌讳等等,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重要性同时并吸引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第三,网络已基本普及,包括比较偏远的学校。所以,大家可以通过网络对少数民族地区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在教学理念、策略等方面有交流的平台和学习的机会,使之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相关部门应大力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培训,使他们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和现有的教学行为习惯,掌握现代教学技术,确保优秀教师能下得去、站得稳、留得住。
   总之,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现状是目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仅靠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课内外结合,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以弥补外语环境的不足。教师只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不断地深化教法改革,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现状将会逐步得到改善,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将指日可待!
其他文献
【摘要】本论文从品味经典作品的语言美、领悟经典作品的形象美、感受经典作品的情感美、体验经典阅读的个性美几个方面探讨了诵读国学经典的基本方法,进而探讨了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作用和影响,试图构建初中学生经典诵读的基本策略,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塑造高尚人格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学生;国学经典;基本方法;作用影响  初中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已经越来越普及,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同,也被很多学校作为培
期刊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因此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这是我们做教师最基本的原则。  我班有一名女生叫张冬梅,是学期初分到我们班的,刚来时她总是默默无语,还经常完不成作业,每次批评她的时候,她只是低头不语,对此我很生气,更可气的是,班里连续两次丢东西,有些同学说是她偷的,当我问她时,她总不承认, 于是我便火冒三丈……  张冬梅还有一个特烦人的习惯,爱花钱
期刊
【摘要】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索,从“做”中“学”数学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調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数学;做数学;活动;兴趣;猜测;探索;发现  The shallow Xi "learn"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from"do"  Liu Qiu li  【Abstract】New the course
期刊
【摘要】随着外语教学的深入,教育改革的推进,这就要求教师提高综合素质,使外語教学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本文从教师的专业素质、创新素质和个人魅力三个方面讲述外语教师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并对如何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综合素质;专业素质;人格魅力;创新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使英语的学习也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这就需要我们对之前教育体系中不合理的部分进
期刊
教师,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具有双重责任: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思想品德的教育。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仅要会“教书”,更应把人品教育贯穿其中,培育既有知识,又有人品的社会主义新人。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应将外语教学和学生的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所使用的“仁爱英语”教材非常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只要教师善于挖掘,找准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点,就会让学生在学习外语
期刊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笔者现在担任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认真负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顺利地完成各项教学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成绩。科学学科有其本身的特殊性,既有知识点,又有实验课,
期刊
我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一直以来,“仁义礼智信”的美德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在几千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代代相传的美德,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世界人们的宝贵财富。正因如此,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的“仁”、“孝”、“礼”、“义”等价值观漂洋过海,传播到欧美等国,并得到了当地人们的欢迎、接受和发扬光大;新加坡甚至把中国100多个儒家和传统价值观的典故编进
期刊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初中学生身体素质越来越好的情况下,生理健康指标在发展方面有高有低。根据国家教育部、卫生计生委联合公布的数据表明,初中生的耐久力没有上升趋势,反而有下降趋势,笔者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些办法与同仁进行探讨。  【关键词】耐久力;生理健康;体育教学;生物学分析;训练  The shallow Xi hardiness is in the function in the ath
期刊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回答(书面)问题方面存在着许多“流行病”:有的不细心审题,抓不住回答的要点,只是盲目地去应付了事,“所问非所答”的情况屡见不鲜;也有的没有掌握回答的类型和技巧;也有的表达语句不连贯,没有“引渡”开头的,等等。下面就我自己的经验,和同行们做一下交流。  我认为,首先,教师布置完问题后,要让学生“抄题”、“读题”、“审题”,目的是抓住问题之中的关键词语,诸如“为什么”、
期刊
我校是今年省教育厅确定的“百校大战”的学校之一,在这样难得的发展机遇下。我校的全体教师今年暑假都放弃了休息,根据政府的统一安排,分组到全市的十六个乡镇办事处,进村入户动员学生到我校就读,今年秋季我校的新生大幅增加,其中包括就读汽修专业的学生也大幅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根据现有师资和设备搞好专业教学,使学生能进得来,更要留得住,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的首选。  2013年10月9日,经学校批準,由教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