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阳明散文的自我形象塑造的探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kycaro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根据王阳明的散文,我们能够感受到王阳明的自我形象,通过这些自我形象,我们也能够看出王阳明的思想、性格特征。基于此,本文进行王阳明散文的研究,探索王阳明散文的自我形象塑造。
  二、王阳明散文的“勇者”自我形象塑造
  所谓勇者,也就是狂者,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而使自己身心受损,因此,王阳明散文的“勇者”自我形象塑造体现出他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不在乎外在的荣辱得失,不在乎别人的诽谤和侮辱,仅仅根据自己内心的情感和良知来处理问题。
  嘉靖七年,王阳明接受当年皇帝的安排,负责到广西省镇压当时的部分乱臣贼子所进行的叛乱,他上《处置平复地方以图久安疏》,在其中,他严厉地反对和讥讽了一些官员,“皆虞目前之毁誉,避日后之形迹,苟为周身之虑”,却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在这一时期,王阳明已经五十多岁了,在这样大的年龄,王阳明却仍然具有着这样的尖锐的言辞。
  通过古籍可以发现,王阳明从小的时候,就是一个说话算数、敢作敢当的男子汉大丈夫。而且,家庭因素也促进了王阳明的这种大智大勇的人格精神的形成。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曾经做官,他的言辞也是非常直爽的。王阳明也是受到了他的父亲的遗传,从而更加促进了他的不贪图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的品格。
  三、王阳明散文的“隐者”自我形象塑造
  相对于王阳明散文的“勇者”自我形象塑造,就是王阳明散文的“隐者”自我形象塑造。这里的“隐者”并不是简单地回避世俗的隐者,而是负积极用世之意的隐者。
  在王阳明前期的散文中,就能够体现出王阳明散文的“隐者”自我形象塑造。在弘治十五年的《九华山赋》(王守仁,1992)657一文中,有下面的记载:“嗟有生之迫隘,等灭没于风泡;亦富贵其奚为?犹荣蕣之一朝。旷百世而兴感,蔽雄杰于蓬蒿。吾诚不能同草木而腐朽,又何避乎群喙之呶呶!”这些文字充分体现出王阳明对于人的非常短暂的生命的感慨,显示出他消极厌世的情感。
  在王阳明的散文的后期,他的思想开始转向圣贤之学,只读圣贤书,愿意做一个圣贤之人,展示出王阳明归隐田园的向往。王阳明提出了良知说,在这一时期,是王阳明的思想最为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散文也非常深刻地体现出王阳明的归隐思想,其主要原因如下所述。
  首先,王阳明试图通过归隐田园来自适并奉亲,自适是因为他非常讨厌纷繁芜杂的外界环境,非常不喜欢官场的种种不端行为,王阳明在官场任职,就肯定会经常受到各种各样的非难排挤,并且也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陷害。通过王阳明前期的一些散文能够淋漓尽致地体现出这一点。例如,《九华山赋》中“又何避乎群喙之呶呶”,《对菊联句序》中“相与感时物之变衰,叹人事之超忽”。在正德十五年,王阳明所处的官场达到了令他生命非常危急的险恶状况。
  其次,王阳明期盼能够在田园的生活中可以传道与授学。他希望能够摆脱繁杂的官场公务,能够一心一意去讲学。他的确是要摆脱官场的限制和仕途的艰难困境,只是一心想着归隐田园,真正去欣赏自由洒脱的人生乐趣,在山清水秀的田园生活中施展自己的人生抱负,能够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但是,王阳明在追求一种心外无物的超然境界的过程中,却并没有忽视个人的人生重担,他一方面必须准备着在朝廷需要他的时候能够随时出山为朝廷效力、为国家尽忠,另一方面,王阳明也会努力地为前来求学的士人讲学论道,来更好地最大限度的启发他们的良知,让他们能够具备坚定不移的求圣志向,实现自我的人生境界的提升,能够发挥出个人的真正作用,能够为国家尽忠,并且担负起拯救天下的责任。
  四、王阳明散文的“蔼者”自我形象塑造
  王阳明弟子徐爱形容王阳明说:“和乐坦易,不事边幅。”(《传习录上》)(王守仁,1992)在王阳明散文中,能够非常清晰地体现出王阳明轻松亲切的一面,能够发现,王阳明并非一个古板的人,他也是非常风趣幽默的,体现出王阳明散文语言的幽默诙谐。例如,《与安之》(王守仁,1992)中“近年篁墩诸公尝有《道一》等编,见者先怀党同伐异之念,故卒不能有人,反激而怒。今但取朱子所自言者表章之,不加一辞,虽有偏心,将无所施其怒矣。尊意以为何如耶?聊往数册,有志向者一出指示之。所须文字,非不欲承命;荒疏既久,无下笔处耳。贫汉作事大难,富人岂知之!”友人请王阳明作文,王阳明感到非常抱歉,不能够答应其请求,认为自己的能力已经不足以胜任,从而不愿意也不能够写出文章,末了言“贫汉作事大难,富人岂知之”,将自己比作是贫汉,而将朋友比作是富人,也就是说,王阳明现在作文的困难,朋友是不容易真正地了解的。文中的“将无所施其怒矣”也是非常生动诙谐的,是对那些“先怀党同伐异之念”者的一种幽默的讽刺。王阳明在文中通过生动愉快的方式对友人进行劝诫。王阳明散文中体现生动幽默的地方不是非常多见,因此,王阳明散文的“蔼者”自我形象塑造并非明显,然而,确实是存在着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王阳明是一个大思想家,他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力。王阳明的散文思想也能够非常深刻地体现出王阳明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他非常强调文以载道、作文必须有感而发、散文必须简易淳朴等。本文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于王阳明散文的自我形象塑造进行了比较粗浅的探索,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够引起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对于王阳明散文的自我形象塑造的高度重视,从而有利于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礼汇. 略论王阳明对明代散文流派演变之影响——从王阳明的狂狷意识、散文理论和创作特色谈起[J]
  [2]张清河. 亦生亦友助新学——读王阳明居黔诗中有关诸生的诗篇[J]
  [3]大卫?巴拓识,彭蓓. 从跨文化哲学的角度看王阳明与卡尔?雅思贝尔斯哲学思想的共同点[J]
  [4]卢祥运. 从王阳明“玩易”到孙应鳌“谈易”[J]
  [5]翟奎凤. 致良知与致中和——王阳明中和论思想发微[J]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企业为了达到高绩效目的,要求从业人员很好地掌握技能并能及时更新、补充和扩展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并具有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等。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担任着培养社会所需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的任务,为了能适应社会需要,中职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高素质高技能为目的,服务与社会。中等职业学校一般开设有基础英语课和专业英语课,用语言课的听说读写的形式普及学生必备的专业英语知识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度量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是政府制定价格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首先对我国CPI长期波动趋势进行梳理,然后由历史数据,发现我国CPI波动存在周期性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呈现出了一个全新的面貌,尤其是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水利工程施工发展的重要性,开始进行大量的工程建设。但在工程实际进行中,总会遇到一些建设方面的难题,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防渗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进行中的遇到的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中水电站施工围堰防渗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具有悠久历史和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是祖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小学书法教学越来越被各学校所重视,这不仅因为书法教学给学生传授了很多书法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陶冶了学生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书法素养呢?  A导趣——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前提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一个人对从事的某件事情毫无兴
期刊
原生态阅读是一种自由自主、不带有任何现成见解的阅读,阅读时,读者完全不必去考虑文本已有的讲解或所谓定论,让大脑处于零开始的状态,从而对文本作出个性化的分析讲解。在原生态阅读过程中,读者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与作者(文本)自由交流,使阅读真正成为一种生命的自由活动。  新课标实施以来,学生自主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重视,但受陈旧教学理念和教师教学实际调控能力的限制,特别是受应试教育急功
当前我国的物流业发展较快,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教育相对落后,物流人才的质量也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情况。对于企业而言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不只是注重学历,而是适用就好。中职生的物流教育一定要紧紧抓住时代提供的机遇,利用高效的教学方法促进中职生职业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提高。而行为导向教学法就是适应这一需要应运而生,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知识能力和技能,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中职
妇产科学是与内科学、外科学及儿科学并驾齐驱的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是一门独立性较强,涉及面较广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由于女性病人生殖系统疾病学习的特殊性,患者不大愿意配合临床教学。如何改革妇产科学临床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妇产科学的教学效率和效果,是一个重要而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近些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作了一些偿试得岀几点体会。  1、转变教育观念,注重临床思
在我国的教育模式中,古典诗词不但记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还承载着一个王朝的发展和灭亡。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将流行歌曲引入古典诗词教学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效率,但是在我们的意识中,一致认为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很难达到融合。但是在实际教授的过程中,我们也真正体会到为什么流行音乐会被广大的学生所接受,每一首歌曲中都流露出真正的情感,所以对于当代教学来说,将流行歌曲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