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湿止痛膏的新用

来源 :农村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e2848180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治胃痛:将伤湿止痛膏烘热后贴于患者的胃脘部,再用装有温水的热水袋敷在药膏上。用此法治疗胃寒疼痛效果尤佳。
  2.治感冒发烧:当感冒后发低烧时,可将伤湿止痛膏贴于双侧曲池穴(位于曲肘横纹外侧端凹陷中)上,约半小时后即有显著退烧作用,用于儿童疗效更显著。
  3.治腮腺炎:根据患部部位大小,将伤湿止痛膏裁剪后贴于腮腺肿胀处,其范围以将患处全部覆盖为宜,每天换贴1次,有抗炎、镇痛、消肿散结的功效,必要时可辅助药物治疗。
  4.治婴儿腹泻:将伤湿止痛膏剪成4厘米×4厘米的方块,对准患儿肚脐中央贴牢,每天换贴2次,腹泻停止后再贴2天,以巩固疗效。此法适宜于轻度婴儿腹泻(单纯性消化不良),临床表现为大便稀薄或成蛋花样、黄绿色,每日5~6次,甚至10多次,其他情况均正常。此法对中医辨证属“虚寒型”者效果最好。若属于重度婴儿腹泻伴有发热、脱水及中毒症状者则不宜使用。
  5.治肋软骨炎:取伤湿止痛膏1张,将少量干姜粉撒于膏药中央,对准痛点贴敷,每天1次,有通络散寒止痛的功效。
  6.治慢性咽炎:先用温水洗净颈前皮肤,稍待片刻后将伤湿止痛膏贴在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缘凹陷处)上,隔日换药1次,共贴3次。若局部有刺痒感,皮肤发红,可停用半天;对橡皮膏过敏、皮肤糜烂有渗液化脓者不宜贴用。
  7.治神经性皮炎:患处先用温水洗净拭干,将地塞米松软膏均匀涂搽患处,待软膏吸收后即将伤湿止痛膏贴敷于患处,轻者每天1次,重者每天2次,一般3~5天即可见效。
  8.治寻常疣:剪取比寻常疣略大的伤湿止痛膏并贴在寻常疣上。一日可贴换数次,一般贴15天左右,患者的寻常疣即可软化脱落。
  9.治鸡眼:用热水将鸡眼局部浸泡5~10分钟后擦干,然后剪取比鸡眼略大的伤湿止痛膏贴在鸡眼上,早晚各贴1次。每晚揭去药膏后,可轻轻地剪去患处已软化无活性的硬趼。一般贴7~12天即可治愈。
  10.治冻疮:患处用温水洗净拭干,将伤湿止痛膏贴上即可,48小时为1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可以治愈。成人24小时换1次。小儿由于皮肤娇嫩,要勤换贴,一般以12小时为度。如冻疮已溃烂,则不宜使用此法。
  11.预防晕车晕船:在乘车或乘船前半小时,剪一块伤湿止痛膏贴在肚脐上,可防止晕车晕船。(江西 刘国应)
其他文献
从1978年底到1991年11月,中越关系处于不正常状态达13年之久。这期间,由于当时越南领导人奉行的内外政策,越南经济濒临崩溃,人民生活极度困难,国际处境空前孤立。为摆脱这种局面,越方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便不断试探改善对华关系的可能性。而中国方面,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也提出了稳定南疆的构想。在这种大背景下,1989年初举行的中越副外长内部磋商,便是两国关系破裂10年后的首次正式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