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叶纷飞大地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feng615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大的梧桐树在西班牙马德里很常见,这些树,似乎也沾染了西班牙男人的气质,线条明朗,刚健。夏日的曼萨纳雷斯河,滋润了树木的青春,特别有精神,修剪得很整齐,密匝匝地,遮蔽了周围密集的古旧楼群。海鸥、白鹭盘旋在广场上。格兰大道就像跑过来的一只熊,用它的厚嘴唇,拱出一块绿色,那就是道路最西端的西班牙广场,紧紧依偎着马德里王宫。欧洲有好几处西班牙广场,影片《罗马假日》就是在意大利罗马的西班牙广场拍摄的,因为旁边是西班牙大使馆,故得其名。巴塞罗那、塞尔维亚都建有西班牙广场。从塞尔维亚回来,我从地图上查到马德里西班牙广场上有塞万提斯的纪念碑。他的《堂吉诃德》我看了很多遍。下午时间还宽裕,在看了马德里的唐人街市场后,就让朋友吴德峰带我去看塞万提斯。
  马德里是在摩尔人边贸站“马格立特”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它位于西班牙中部,曼萨纳雷斯河岸分叉两岸,逐渐建成城堡群,作为西班牙的首府。西班牙文学我所知道的,最熟悉的是塞万提斯,这个当过兵并在勒班陀战役中残废了左手的“勒班陀的独手人”,命途多舛,多次入狱,临终前还身患严重水肿。死后连个墓碑也没有。每到一个地方,我喜欢去乡村,看看农村生活,看看农民劳作。喜欢去工场,听机器轰鸣的演奏,看看工人饮食起居。喜欢到杂乱的贸易市场,人声鼎沸里,叽里呱啦的各国语言,就像爆炒的豆子,这里能够捕捉最前沿最原始的经济繁荣和萧条状貌。马德里的街头有很多的难民,南美的,中东的,非洲的。站在他们中间,梧桐树的叶子旋卷着飘落着我的脚边。我似乎就看见了那个褴褛的塞万提斯,那个经常被投入牢狱的残疾人塞万提斯,想象不出来那么困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是怎样写出那么多作品的。或许就是泉水般滴渗的骑士精神,永葆了他不熄的火种。他是渴望着像提着枪不停战斗的游侠堂吉诃德,灾难按不住他昂起的头颅。被海盗俘虏,送往阿尔及尔;战争中失去左手掌;四十多岁,连续两次被人诬陷入狱。《堂吉诃德》上卷出版后,又因官司全家入狱。这样的履历,想想都觉得无比煎熬。或许,塞万提斯也有孔子那样的自傲,“天生德于予,恒魋其如予何?”真实的生活,又如何是一句戏言可以化解。
  我在马德里的咖啡馆、城堡间的巷弄,农贸市场边低矮的旧房子以及城外华人集聚的贸易市场边上,每走过一寸土地,就会想起那个窘迫的塞万提斯在十六世纪生活的样子。今日马德里华灯初上,却照不见那个把自己视为游侠的众人眼里可笑的骑士。
  西班牙诞生了好几个诺贝尔奖作家,诗人希梅内斯,我读过他《悲哀的咏叹调》,红色封面,刘硕良主编的诺贝尔文丛。1989年获奖的卡米洛·何塞·塞拉,他的小说《蜂巢》是我在西班牙的旅途中读完的。1977年获奖的诗人维森特·阿莱克桑德雷在中国影响比较大的是那本诗集《天堂的影子》,授奖
  词是这样评述他诗歌的:“继承了西班牙抒情诗的传统和汲取了现代派的风格,描述了人在宇宙和当今社会中的状况。”我刚开始写小说不久,1997年读外国文学研究生的詹子方给我寄过一本《绿房子》,写一个名叫鲍尼法西娅的妓女,这部小说曾经以套盒式的结构给了我很大触动。这个以“结构写实主义”著名的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也有人把他归结到西班牙。不过,略萨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西班牙人,准确的说应该属于秘鲁。只是他曾经在西班牙居住过比较久,拥有西班牙的国籍。还有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何塞埃切加赖,他最有名的剧本《伟大的牵线人》,我没有读过。他在马德里很有名,现在马德里还有用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就是西班牙著名酒店弗拉明戈所處之处。他在西班牙文学史非常有名,现在西班牙的很多剧院还在上演他的剧本。他一生写了上百部剧作,在西班牙具有里程碑意义。
  马德里的西班牙广场是我见过的最不一样的,很多广场都是完全开放式的,被城市的标志建筑簇拥着。像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最著名的圣马可教堂就在旁边。马德里的西班牙广场其实就是城市中的迷你版公园,树木葱茏,湖水闪耀着光芒。这里地处喧嚣的市区,四周包围着广场的街道,车水马龙。当地人喜欢把这个广场称为塞万提斯广场,塞万提斯去世后,反而被西班牙人重视起来。作为西班牙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作家,西班牙人给予了应有的尊重。1916年塞万提斯逝世300周年,西班牙人在这里建造了他的纪念碑。塞万提斯威严地坐在巨大的石碑上。他脖子中那个酷似枷锁的,可能是西班牙人的装饰品。我一个人在碑前细细地看,也问过几个坐在草地上的中国姑娘,她们都说不出所以然。这是暮年的塞万提斯,十六世纪的披风让老年的他很有气质,实际上,塞万提斯1616年4月23日去世时,连个墓碑也没有。纪念碑的设计者确实很有才华,不过在我看来,却有了太多的浪漫色彩,加入了很多想象的水分,手捧巨著《堂吉诃德》的塞万提斯,双目锐利,神态威仪,更像上流社会的西班牙伯爵。这座纪念碑是个群像,他的前方,那个爱幻想,想恢复骑士道并想拯救世界的堂吉诃德,青铜制作的,坐在高大的青铜马上,提着那杆著名的铁枪,而追随着他的桑丘,骑在瘦小的毛驴上,戴着荷叶状的钢盔,右手拽着绳子,左手挎着盾牌,腰佩短剑,还蹬着那高筒靴子,颇为神气地走在马德里的夕阳里。这个生活在拉·曼查的农夫,听信堂吉诃德许诺他为海岛总督而做了他忠实侍从的邻居,实在是这部煌煌巨著里最佳男配角。记得我曾经给学生分析过他们在公爵城堡的经典桥段:
  “阿勒提西多拉起死回生那天夜晚,桑丘穿过一件画满火苗的粗麻布长袍,这时正披在驴背上,盖住捆好的一堆兵器,看上去倒像是印着徽章的号衣。那顶高帽子也戴在驴头上。世上还从没见过乔装打扮得如此古怪的毛驴哩!神甫和学士立刻认出了他们俩,急忙张开臂膀上前迎接。堂吉诃德跳下马,紧紧拥抱那俩人,孩子们总像山猫一样耳灵眼尖,一看毛驴戴着高帽子,都跑来瞧稀奇,还一传十,十传百地嚷嚷。”
  这里足见塞万提斯的语言风格,也看到了黑色幽默。十六世纪的塞万提斯写出这样的小说,对世界文学的影响,他自己生前是预料不到的。甚至有评论家说,这是世界文学史上现代主义的开山之作。纪念碑的背面,一位美丽的女子正在翻书阅读,按照纪念碑的解说词,她寓意西班牙人不分男女老少皆喜欢堂吉诃德。石碑的南北两侧,也是十六世纪美丽的姑娘形象。这是小说中堂吉诃德最爱的两个女人:村姑阿尔东沙罗任索。堂吉诃德游侠途中写过为数不多的情诗的杜尔希娅亚·台尔·托波索。书中多处写道:堂吉诃德坐此哭哭啼啼,思念远方的杜尔希内娅·台尔·托波索。他们的身后是悬挂华为手机巨幕广告的西班牙大厦,高142米,就是王健林花了巨资买下来而最终没有建成的大厦。这个位置华为选得真好,塞万提斯提振了西班牙文化的高度,而华为选择与塞万提斯为邻,就是选择了与西班牙最高耸的文化地标为邻。
  人是群居的动物,社会是实实在在的存在。无常的命运,个体的人常常无法选择。我们阅读塞万提斯的作品,感慨他多舛的命运。到不远万里,看他的纪念碑。看过了碑铭,我们踏上生长他的那片土地。塞万提斯的故乡阿尔卡拉距离马德里30公里,这是欧洲普通的小镇,在这里,你处处能看到堂吉诃德生活的影子。空旷的原野上,河水静静地蒸腾,树叶在灼烈的阳光里缓缓翻动。风速时快时慢,古老的风车嘁嘁嚓嚓,吹动孤独的记忆。墨色尖顶的城堡,和高大的树木一道立在光影里,将塞万提斯的书一页一页慢慢翻出来。那个养猪的女子杜尔希内娅也被安放在小镇上,与塞万提斯一起聆听教堂的钟声。我们在狭窄的天井里,在故乡,他青铜色的雕像神色还是广场上从容自若。只是以站立的姿态,走进苍茫之中灰色的楼群一如一望无际的山岗。
其他文献
纵观世界文学发展的长河,韩国文学似乎并不是一枝独秀或位于顶峰,受朝鲜半岛分裂、语言翻译限制等多方面的影响,韩国文学作品为人们所熟悉的并不多。但是,提到韩国文学,人们不得不承认其在社会秩序和自由渴望方面有着独特的风格。韩国著名女作家孔枝泳所著作的《熔炉》就是一部这样的作品,它改编自真实发生的社会事件,用细腻的笔触和独有的女性视角,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原著改编成的同名电影《熔炉》上映后反响巨大,甚至
期刊
穿过  穿过你,  犹如线穿过针眼后把两头  并齐再打个结;犹如孤身穿越大峡谷,  在恐惧中体验极致的快乐。  雨從草叶上淌下,  石头秘密会晤了子夜的雕刻刀。穿过,  持续穿过一盏灯,直到你像  一片小树林,将我整个涵纳又  全部暴露。  我忘了是在穿过一堵墙。我忘了  穿过一滴雨便是天堂。在  无处不在的你中,我把世界当成一只  毛茸茸的果子,  给栽植到你的呼吸中……  可是你在哪儿?你的针
期刊
红山茶  少年时曾向往过  红遍山崖,红透一杯春水  任森森月光吮吸  待到如今我的红舞鞋  依稀溜出你缤纷的花径  却原是一方舞台  一个从未谢幕的萋萋闹剧  待到浓雾散尽  越过种满新茶的预约之后  我仅能从家庭药箱  取出红霉素软膏,涂抹一千次  治愈那年,那月  采花时不小心被你,割破的手指  这是你给予我一生的爱吗  你生命中贮满的血  一经释放便是,眼泪与汗液  且我慵懒的身躯  伴随
期刊
你看着他们,沐着三月的春风  一阵小跑,跑過了后花园  旋转楼梯的前面,是清新的  古运河,沿岸的草绿了  几个拍婚纱的工人  在选适合的场景  阳光下,那一对新人  比三月的花朵还要清新  他们变化着服装,撑开了油纸伞  颜色仿佛是季节的转换  一些花开了,另一些还在休眠  开与不开,这些沿岸的花朵  都在这个午后,写满了祝福  后园的玫瑰  玫瑰又开了  东一簇,西一簇,散落在五月的阳光下  
期刊
七月的巴丹吉林沙漠  七月的巴丹吉林沙漠枯骨燃烧  蜥蜴是另一种海拔。  巴图的三峰双峰驼老了  在芦苇丛中,蚂蚁成群奔袭  去年春天的那只羊羔  戈壁深处,一窝狐狸经常在梦中  海市蜃楼般地把尕妹子的脸当成泉水  多年来我一个人在沙漠遭遇  风暴以及风暴的敌人,  妄想的星斗拉直额济纳天空  青格乐和她三岁的巴特尔  骑一匹骟马去了苇杭泉  此前多年的一场雨,  活命的畜群和红蝎子  曾经在胡杨
期刊
我叫宋勇,大个子,黑脸膛,五十多岁了;从我的眼神和面颊上,可以看出岁月的烙印。按说不小了,疲惫沧桑也在情理之中。当我着装整齐行走在街面时,大家都会认为我是个中规中矩的一名老警察。特别这身行头(术语叫单警装备):斜挎式的武装腰带上,有手枪、手铐、警棍、催泪瓦斯等,更能强调我的真实身份。甚至它还包装了我,使我不由得精神中还透着几分威严。当然了,我在家休息的时候,就是一普通公民、一草根。当然了,和大家一
期刊
我从未真正恨过一个人  我无法容忍安放在世间的寺庙  就如寺庙无法容忍虚假的灵魂  我无法坦白羞怯  就如满月需要夜的私藏  一叠情书,有一封必定隐藏欺骗  一处囚牢,死后必见光明  一次甜蜜,必有苦涩相随  一次绝望,必伴枯木逢春  我從未真正恨过一个人  宿命是一杯水,影子都很破碎  那个坏坏的女人用桃花赌了春天  赌了她的孽债  小镇  活着为了我的小镇,它太远  远的只有几头牛,几房瓦屋 
期刊
山越来越低  沟,越来越深  就像那个,刚刚换完了衣服  又在擦着身子的  夜归人  一场大雨,用白云的眼泪  替人间的尘埃  一一赎罪  倒影  在楼房高大的玻璃幕墙中  一个清洁工  一个骨碌接着一个骨碌  在上下挪动  系在楼顶上的那些缆索  像藤  他在移动,像一片又一片  浮着的萍  我站在地面上  仰视着高处的  那些风景  怎么看,都像是人世间的  一些倒影  颂歌  在春天里  我
期刊
我从老家扫墓回到京城,已有几个月了。按说家门前那条老大难的山路,也该修起来了,我很想打个电话问问陈老四。  几个月前,我让陈老四,以及全村人很失望。我这个大老板、有能耐的北京人,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已经大打折扣了。哪怕过去我对家乡做得再好,就因为这一次,全砸了。  不过,想想也是。三十多年前,是家乡让我这个穷苦人家的孩子能够免费上小学、中学,幸逢国家恢复高考,才能上大学。后来毕业分配,做梦都没想到会
期刊
在乡村的人,走出乡村的人,望着乡村的人,回到乡村的人,谁都无法忘记那些以电影邀约的乡村派对,那是那些灰色乡村日子里唯一的亮色。如今,乡村的日子亮色了,乡村的电影却渐行渐远……  谁也说不清村里是什么时候放了最后一场电影,但是大家都记得村里放的第一场电影。  电影这个城里的词语传到乡村的时候是1975年的五月,那是一个赶场天。“电影来啦!”乡里的书记从电话中听到县里的书记的声音,说是县上买了一台放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