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悦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566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寻找那些
  不能被直接
  看见,而是
  安宁、独特地
  存在于另一个自然中的事物。
  玻璃似的海鷗羽毛,埋藏在
  白色的肉中:被我拔出,
  放进水池中的
  一片片墨鱼骨——
  变尖,变得锐利,刺痛
  心灵,却又是易碎的,现象
  悖离了本质。或者一种水果,比如曼密果,
  有粗糙的褐色果皮,和红黄色的
  果肉,而种子:
  种子是一颗木质的石头,胡桃色,
  被精雕细琢,形状
  像一只巴西果,只是更大一些,
  大得足以充满
  一只饥饿的手掌。
  我喜欢青草多汁的茎,它包裹在
  粗糙的叶片中,
  也喜欢长笛上
  淡黄的光彩,
  为炎热的清晨带来忧郁和凉爽。
其他文献
朋友,你知道“网红”吗?网红代表了什么呢?  我想,网红是网络快餐文化的催生品。如今是一个点击鼠标遍游全球的时代,网络上汇聚来自全球各地的时事新闻,令人目不暇接。于是媒体便需要一个足够吸引眼球的话题进行炒作,人们也需要一个足够爆炸式的新闻来满足他们看过过多新闻、摄取过多信息后渐生的空虚的内心,无论网红本身内涵如何、好坏与否,它本身是应媒体、网民双方面的需求而生的。  网红有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背后是
期刊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众多网红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对其人或事件关注度往往在一段时间内爆炸式增长,而随后又悄无声息地淡出人们的视野,这不由得引起我们的思考——网红代表了什么?  我想,网红是网络快餐文化的产物。如今是一个点击鼠标方可遍游全球的时代,网络上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时事新闻,令人目不暇接。于是媒體便需要一个足够吸引眼球的话题,人们也需要一个足够爆炸式的新闻来驱散他们看了过多新闻、摄取过多信息
期刊
近两年来,图文转换成为高考热门题型。图文转换看似只是表达形式的相互转换,其实涉及准确、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修辞等诸多考点,综合考查考生描述、压缩、概括等各方面的能力,更涉及考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综合表达能力。为使考生在复习备考中有更强的针对性,我们就考生在图文转换中的易错点进行分析,以期能有更大的突破。  ☆漫画类  【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一幅漫画,简要说明漫画的寓意,并为它拟定
期刊
人们总是喜欢怀旧,对过去的事无法忘怀。其实动物也是如此,在澳大利亚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只小猫杰西或许由于不适应环境、难忘旧地,竟然离开主人的新家走了1900多英里(约合3058公里)回到老宅。  “它在这里待了两三个星期,我们以为它已经适应周围的环境了。”谁知后来它就失踪了,一年多以后,它又离奇地出現在老房子附近。杰西的新旧居所分别位于澳大利亚南北两端,直线距离1900多英里,中途还有沙漠地带。
期刊
谨以此文献给坚守在祖国北疆的父亲。  ——题记  列车终于启动。  广播员柔和的、公式化的声音缓缓响起:“旅客朋友们请注意,本次列车已经发车,将前往……”随后,是一连串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地名。这一连串地名的最后,才是位于遥远南国的那座令他魂牵梦萦的小城的名字。  这个名字让他的心头一暖。军校毕业即投身北疆的他也就结婚时请过一周的假——那是他从军四年以来在家中待过的唯一的一个星期。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
期刊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艺术家挑选了一些游客在柏林大屠杀纪念馆的搞怪留影,然后将图片中肃穆的建筑背景替换为大屠杀中真实的场景。背景一换,清晰的历史一瞬來到眼前,累累白骨、层层尸墙,游客的搞怪行为特别显眼。这位艺术家说:“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很沉重的地方。”  请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自主确定立意,拟写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是一则叙事类材料作文题,涉及艺术家和“一些游客
期刊
【教师推介】  李旻璇,九岁开始读经典,尤喜金庸,十岁开始爬格子,尝试写小说,虽不知人物如何塑造,情节如何展开,但对文字天生的悟性使她常常不由自主地在方格里信笔“涂鸦”,乐此不疲。随着年龄渐长,阅读量增大,她似乎在文字的世界里找到了她孜孜以求的“宝贝”。她将笔触伸入到同龄人的心灵深处,大胆地挖掘青春期学生的情感世界:“两只手展开书页中的三千世界,一双眼静观凡世间的百态人生”。  夜幕已蚕食大部分光
期刊
一版 综合阅览  为学生呈现更加权威的作文方法,更具代表性和现象级的时事热点,紧跟时代,拓宽视野,提升素养。  瞭望视界:选取宏大事件,汇聚多方观点,提炼时评精粹,进行纵深剖析,催生思想火花。  作文视野:宏观的思维引导,具体的方法呈现。  时事速递:精选教育、文化、考试等各方面的新闻资讯,附加多维解读,便于学生及时了解相关动态。  二版 知识延伸  立足课文,知识迁引。以课本写作知识、技法为圆心
期刊
所谓“有我之趣”,就是说要让文章有“旨趣”。我一直固执地认为:人有趣则文有趣,人无趣则文无趣。这个“趣”不是“逗乐”“搞笑”,而是“精神趣味”。有精神趣味的人,看山有色,听水有声。我们不妨来看一个有精神趣味的人的真实故事——齐白石曾客居保定一旅馆,与一蝇共处三日,既不驱之,亦不灭之,反为之造像,命名为《蝇》。——在最缺乏诗意的地方都能发现诗意,这是不是一种傲人的本领?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
期刊
这所中学的所在镇叫塔铺。镇名的由来,是因为镇后村西坛上,竖着一座歪歪扭扭的砖塔。开学头一天,上语文课,教室后边传来鼾声。老师循声寻入。大家发现是坐在后边的“磨桌”伏在水泥板上睡着了。老师气冲冲走了。教室炸了窝。有起哄的,有笑的,有埋怨“磨桌”的。这时我发现,乱哄哄的教室里,唯有一个人没有参加捣乱,趴在水泥板上认真学习。她是个女生,正和尚入定一般看着眼前的书凝神细声诵读课文。我不禁敬佩,满坑蛤蟆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