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6AP2基因的克隆与其表达载体的构建

来源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ATP6AP2的生物学功能,利用NCBI数据库确定了人源ATP6AP2基因的CDS序列,设计上游及下游引物.采用TRIZOI法提取293T细胞RNA并反转录合成cDNA,PCR扩增ATP6AP2基因全长序列并将得到的PCR产物经双酶切后与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通过PCR菌液鉴定和酶切验证,获得融合ATP6AP2基因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用脂质体包裹该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ATP6AP2的表达.结果表明,通过基因克隆成功构建了人源ATP6AP2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后的293T细胞高效表达EGFP-ATP6AP2融合蛋白,为进一步探究ATP6AP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研究基础.
其他文献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转导方法对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的衣壳滴度、基因组滴度、转导滴度进行定量,并比较衣壳滴度/基因组滴度(P/GC)和基因组滴度/转导滴度(GC/TU).实验结果表明:3批rAAV的平均衣壳滴度为3.65×1013P·mL-1,平均基因组滴度为8.67×1011GC·mL-1,平均转导滴度为9.85×109TU·mL
用共混法将CaSO4、CaO与CaCl2催化剂分别按不同配比与神府低变质煤混合,在铝甑中进行低温催化热解实验,以探索CaSO4、CaO与CaCl2催化剂对神府低变质煤热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加入CaSO4和CaCl2催化剂可提高焦油产率、半焦产率、热解水产率,降低煤气产率;加入CaO催化剂轻微降低了焦油的产率,相对于原煤热解煤焦油的含量仅下降了0.03%,但半
对有机玻璃T形简支梁进行两点集中加载和均布加载,研究T形简支梁不同截面的剪力滞效应,分析正、负剪力滞的产生原因和传递机理.试验结果表明:T形简支梁支座位置存在明显的负剪力滞效应,且随着荷载的增加,负剪力滞效应增强,远离支座截面则为明显的正剪力滞现象,有效翼缘宽度为正;集中荷载作用时,剪力滞效应随着荷载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均布荷载作用时,剪力滞效应随着荷载的增加先逐渐增强,后逐渐减弱;剪力滞效应主要集中在腹板对应的翼板处,向两侧逐渐减弱,且不可简单地根据剪力滞系数推断剪力滞效应的正负.
用刮膜机在镜面不锈钢钢板上铺出聚乙烯醇(PVA)原膜,再经过染色、拉伸、补正等工艺制备PVA偏光膜.通过水热法制备的石墨烯量子点(GQDs)尺寸主要分布在2~4 nm,且其水溶液在500~400 nm间的光透过率下降22%,将PVA粉体溶在制得的GQDs水溶液中,制备PVA/GQDs复合偏光膜.结果表明:与PVA偏光膜相比,单片透过率略有下降,但GQDs的加入使偏光膜的直交透过率降低且低于0.1%,从而提高偏光膜的偏振度,达到99.9%以上.
如何规范动力电池的回收渠道,实现退役后不同层次的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使其得到高效化、生态化报废处理,直接影响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和产业政策,以循环经济为基础,以成本最低、环境最友好为双重目标,提出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优化措施,指出在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2个阶段内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共享型回收网络,可使动力电池得到经济化、生态化的回收利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助力。
对一个太阳能建筑案例“Sunny Inside”进行能值分析与碳足迹计算,分析二者结论的一致性与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不可再生资源的能值投入和碳足迹分析结论一致,不可再生能值投入越多,产生的碳足迹也越多;能值分析将自然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都纳入考虑,侧重于从资源消耗的角度对建筑能耗进行计算,且可以直接评价建筑的可持续性;碳足迹方法则着眼于建筑的碳排放,用各个阶段、各种材料的CO 2排放量表示建筑对温室效应的影响.
为了探究泡沫玻璃颜色及孔隙结构对屋面蒸发降温的影响,首先,对比不同颜色和孔隙结构的泡沫玻璃、红色饰面磁砖和灰色加气混凝土在不同波长下的太阳辐射吸收率;然后,测试不同材料块的饱和含水量,并将其贴于绝热块上,模拟其在夏季气候条件下的水平屋面被动蒸发降温效果、水分蒸发量、贴面和外表温度.结果表明:白色、深灰色、黑色泡沫玻璃的太阳辐射吸收率依次为0.32,0.71,0.94;通孔泡沫玻璃的体积保水量是闭孔泡沫玻璃的2.5~3.0倍,采用通孔泡沫玻璃可以极大提高材料的保水量;白色通孔泡沫玻璃不仅可以减少太阳辐射量的
为研究汽车行驶过程中减振器弹簧压并状态下翼子板内流场特性的变化,将该状态下的减振器简化为三维变截面圆柱模型,并建立变截面圆柱绕流三维流场模型,利用Transition SST四方程转捩模型模拟低、中、高3种车速对大、小圆柱绕流涡旋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绕流后尾涡的大小、形态、上升角均受圆柱直径、雷诺数及边界条件的影响,在变截面处验证“下洗”运动对N区边缘涡生长的直接作用及对L区涡旋分布的干扰作用;3种流速下适合绕流涡旋振动压电能量回收的最优夹角分别为±10°,±15°,±20°;在有界的高雷诺数流场下对变
为了减少供水系统能耗开销,增加收敛性,提高能耗综合决策能力,提出基于负荷预测的超高层建筑供水系统能耗综合优化方法.采用模糊控制方法构建超高层建筑供水系统能耗综合决策的控制律,根据超高层建筑供水系统能耗的多相等效饱和特征分布,构建超高层建筑供水系统能耗负荷均衡调度模型,实现负荷均衡调度和优化预测;建立超高层建筑供水系统能耗分布的线弹性特征分析模型,在超高层建筑供水系统的固体相及各流体相线弹性变形分布下实现负荷预测,根据负荷预测结果实现超高层建筑供水系统能耗的弹性柔度张量分析和量化特征分解,实现供水系统的能耗
为解决速度控制器增益过大和负载扰动等因素引起伺服系统振动,导致系统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伺服驱动系统高增益速度环的振动抑制方法.首先,采用速度振动信号反馈补偿的方法,设计滤波器提取振动速度信号作为速度反馈补偿;然后,采用内模控制(IMC)观测器进行负载扰动补偿,将观测出的扰动转换成对应的电流量,对电流环指令信号进行前馈补偿.仿真结果表明:与比例积分(PI)控制和传统的观测器补偿法相比,文中方法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响应和抗扰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