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HIV-1的长期生存者

来源 :国际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1V-1感染者中约5-8%的长期生存者,本文对形成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其他文献
定量PCR是一种高度敏感、特异的检测技术,它可从基因水平上反应病原的活动性。本文介绍了定量PCR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在丙型肝炎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应用新进展。
期刊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导致病毒长期携带的机理还不清楚。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结合作者的研究从HB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HLA系统和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分析了HBV长期携带的机理。着重从病毒突变体的产生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作用,机体对HBV病毒抗原形成完全或不完全免疫耐受,对HBV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和抗-HBs产生不足,以及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等方面探讨了机体不能彻底清除HBV,形成长期病毒携带
期刊
基因免疫接种和基因免疫苗是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在病毒性疾病和肿瘤防治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基因免疫接种诱发宿主免疫应答的机理,概述基因免疫接种方法及做为疫苗的可行性。
期刊
本文阐述了病毒受体的多样性,以及病毒受体结合过程包括初步结合、粘附增强和病毒结构变化等多个步骤。
期刊
近年来,国内外发现许多非典型乙型肝炎病例,他们缺乏HBV血清学标志,研究分析表明这样的病人感染的是一些HBV变异株,有的S基因或C基因或X基因发生了突变,有的则可能多个基因区域存在突变,而且突变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给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新的问题。最突出的是漏检,HBV变异株缺乏常规血清学标志;其次是疫苗免疫失败,由HBsAg主蛋白组成的疫苗是有效的,但对变异株的作用较差或不起作用;
期刊
本文对HIV-1外膜蛋白gp120的某些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
期刊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并进入细胞是HIV感染的关键步骤。CD4分子为HIV感染并进入细胞的第一受体,CD26分子为HIV感染并进入细胞的第二受体。从HIV感染细胞的CD26分子量显著减少,DPP Ⅳ酶活性抑制剂、CD26分子的单抗阻断HIV感染并进入细胞,CD26与CD4基因共转染使NIH3T3变成HIV易感的细胞系等方面证实了CD26分子在HIV感染中的作用。这一发现对HIV生活周期、细胞
期刊
本文就转基因小鼠,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鼠和正常的Swiss小鼠用于HIV-1的感染实验动物模型进行了简单综述,小鼠模型对HIV-1感染机制,抗逆转录病毒的治疗学和抗病毒药物的筛选、效果,AIDS疫苗的研究及效果观察都有实用价值。
期刊
从三方面评述了狂犬病免疫学研究近年来取得的重大进展:(1)狂犬病免疫机理;(2)白细胞介素-2 (IL-2)的作用;(3)免疫诊断检测技术。
期刊
本文综述狂犬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的新进展,包括该病毒的最新分类系统、PCR技术的应用、各基因/血清型之间以及血清1型内各毒株的亲缘关系及流行特点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