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应该正本清源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21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林人民出版社《中外文学名著简介》中提及托尔斯泰时说:“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作者在《复活》中宣扬了‘良心’、‘博爱’、‘不抵抗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的自我修养’等消极思想”。这种提法可以讨论。首先,良心作为社会的观念形态,作用于社会的不在于它的表现形式,而在其内容,它本身并没有一定的阶级属性;而不抵抗主义,勿以暴力抗恶却有鲜明的阶级属性,不能同一而论。其次,良心的内涵和外延都同社会道德相互联系,不能笼统说是“消极思想”。“文化大革命”中,“良心”一词曾变成阶级斗争的活靶子。现在应该是正本清源的时候,不应当再因袭旧说!我认为,包括社会道德的自我修养,也正是今天的时代应该提倡的,是否需要笼统地一概否定呢?
其他文献
“保鲜”一词,多用于瓜果、蔬菜及其它食品,如果说老年也需要保鲜,你是否感到有些诧异?其实,人和其它生物也有共同之处,也都会经历由稚嫩到成熟,由鲜活到衰败的生命历程。所不同的是,人能理智地控制这一过程,使其朝理想的方向发展。  “鲜”的本质是一种活力,青春是“鲜”的代表。年轻人的“鲜”,主要表现在有青春心理、青春思维、青春仪态。人到老年,不仅仪态缺乏鲜活感,而且心理和思维也或多或少地出现了“脱水”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