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等待中的四个关键休止符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caocao7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静待花开;教学,也是慢的艺术,需要耐心等待;课堂,更是慢的艺术,需要生成期待。语文课堂尤其如此。行云流水、畅通无阻的语文课堂固然令人赏心悦目,但缺少了适切的课堂等待,不给学生适当留白,则会造成独立思考与深度学习的缺失,算不得好的语文课堂。好的语文课堂应似一首旋律悠扬、节奏和谐的曲子,而语文教师就是这首曲子的演奏者。要想把这首曲子演奏好,教师应把握好几个关键性的休止符,它们代表了语文课堂等待的四个重要环节,可概括为“捂、焐、悟、晤”。
  一、“捂”的环节
  在语文课堂上,有的教师把问题提出来后,往往“捂”不住、不善“捂”,甚至不想“捂”。究其原因,还是在教学观、师生观上存在问题。对此,教师可尝试做出以下调整。
  一是改变教学观念。要彻底摒弃填鸭式、满堂灌课堂教学模式,用机智、恰到好处的设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是要改变对好课的认识。不要以为只有“一帆风顺”的语文课才是好课,有时适度“不流畅”的课才是更符合教学规律的课。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应给学生一定时间的留白,也就是要有“捂”的过程。
  三是要善于“捂”。一方面,教师对自己和学生都要有足够的信心,要坚信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应该给予肯定与表扬,即使学生的回答出现了某些偏差,也应运用教学智慧加以引导,而非以简单粗暴的方式予以否定。要在不打击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发现并纠正错误。另一方面,教师要把握好设问的难度、角度和时机。难度应适中,不需要“捂”的问题尽量少提,因为缺乏思考价值;难度过大的问题也尽量少提,因为会挫伤学生的勇气或成就感。角度要适切,应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方式和文本的重难点。时机要适当、疏密有致,要么是打开局面式的提问,要么是拓展深化式的提问,要么是破旧立新式的提问。
  四是要讲究“捂”的形式,应以学生的自主思考为主。如提出有一定难度或具有一定探究价值的问题,再辅之以生生之间小组式的合作探究。
  五是應注意“捂”的时间,应以大部分学生初步形成见解的时间为参考。若“捂”的时间太短,学生难以通过思考得出结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若“捂”的时间太长,也会浪费课堂时间,降低教学效率。
  二、“焐”的环节
  语文课堂需要等待,需要恰到好处的“捂”。为了让语文课堂的等待更有效,更具思维品质,更能有效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捂”前和“捂”中还要做好一件事,即“焐”。
  一是在“捂”前“焐”。所有的课堂提问都不是孤立的,语文课堂也不例外。教师在抛出问题之前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思维环境,这就是“焐”,是指暖心或暖场的环节。可以从旧知引向新知,在研习新知之前,通过复习与之相关的旧知来创造思维环境;也可以创设与文本情感一致的情境,提示或引导学生怎样去思考问题;还可以制定一些相关的激励措施,如安排多种形式的比赛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二是在“捂”中“焐”。在课堂等待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袖手旁观,而应悉心观察、巧妙点拨。要观察学生思考的状态与进展,了解学生思考的深度与广度,观察学生研读文本的速度与习惯,思考问题的角度与方法。在观察过程中,无论是针对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还是小组的合作探究,若发现学生思维停滞不前,教师应适时予以点拨、提醒,引导学生找到研读文本的切入点或调整研读方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这样,通过在“捂”中的“焐”,帮助学生思考更有效率,促进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深度学习,也为教师准确把握结束课堂等待的时机提供依据。
  三、“悟”的环节
  “悟”的环节,也是学生踊跃展示的环节,更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展示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学生个体的展示。对于思维难度不大、拓展性不强、合作要求不高的提问,在学生个体通过独立思考之后,经过较短时间的教学等待,就可以让学生在班级范围内展示。二是小组展示。对于有一定思维难度、拓展性较强、合作要求较高的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也需要开展小组讨论、合作、碰撞、整合,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生生互动也有两种形式。一是小组内的互动。在教学等待环节,当学生经过个性化的自主思考,对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后,再让他们回到小组中讨论,才能使互动更有效。二是班级范围内的互动。个人或小组向全班学生展示思考的成果,其他学生或小组可以大胆地对其见解进行点评,让学生在点评中学会质疑、学会批判、学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悟”的境界。
  师生互动也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教师在小组内与学生对话。这个互动面相对较窄,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将组内学生的看法进行总结、挖掘、提升、完善,不一定要与正确答案相符。二是教师在班级层面与学生互动。在这个层面,教师首先要调动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动;其次才是教师与学生观点的碰撞,或点拨、激励,或肯定、指正,或质疑、探讨,或完善、深化,以帮助学生达到“悟”的程度。
  四、“晤”的环节
  “焐”在课堂等待中侧重的是教师的活动过程,“悟”侧重的是学生的活动过程,那么“晤”则是课堂等待的成果。语文课堂等待的成果不仅是学生知道了结果、懂得了答案、知道了对错,而是要领悟到学习的基本要义,懂得学习的本真状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是学生“晤”出了自主学习的内在要求。学生静静地思、慢慢地悟,体验生本对话、自主学习的过程,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就感。
  二是学生“晤”出了课堂对话的精彩纷呈。《礼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很多情况下,语文的灵感、顿悟除了来自于文本外,还来自于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以及生生对话。
  三是学生“晤”出了语文思维的魅力所在。文本的精彩、文章的情感以及前人的智慧,不经过一番揣摩、一番品味、一番深度思考,就没有一股子“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精神,就会难以领略到文本之美。
  综上所述,适切的语文课堂等待,就是为了让语文课堂回归本真状态,避免迷失在喧闹与繁华中。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教师准确把握好“捂·焐·悟·晤”四个环节,有序推进,逐步实施,就能帮助学生静心思考、积极呈现、有效对话,从而走向文本更深处,实现和谐共生的语文课堂。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方法对31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中,14例双侧额叶发生大面积脑水肿行双额去骨板减压术,其
目的了解NSE在颅内感染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的含量变化及对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NSE含量。结果脑脊液和血清中NSE水平均表现为化
目的分析并评价联合应用阿魏酸钠与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2009-02—2011-01收治的5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与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疗法及再学习方案对脑梗死患者平衡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07—2011-09入院治疗的84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运动组。对
原发性脑干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特殊的颅脑损伤,救治困难,病死率极高,至今仍在50%~70%[1].本文收集我院与河南电力医院56例该类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未经治疗的牙齿表面由于某些因素的长期作用而出现的临床不易发现的细微裂纹,称为牙隐裂。牙隐裂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非龋性疾病,是指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细小裂纹,发生于活髓
2016年5月,山东省泰安市教育局组织全市教师分学科进行混合优质课赛课活动。经过三天的比赛,能够熟练运用电子书包进行课堂教学的几位教师,成绩都名列前茅。在自由讨论的时候,多数教师对运用电子书包进行课堂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论证,也引发了大家对现有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入思考。  一、电子书包的由来与现状  电子书包的概念是伴随着电子书(e-book)的诞生而提出的,电子书包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许多地
CRP是反映脑出血急性期的灵敏指标,对脑出血病情发展出血多少及愈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将我院从2009—03—2011-05对人选的60例住院病人,其中急性脑出血患者30例和非脑血管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其脑脊液A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10-2011-10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
<正>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是使班级形成良好班风、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有效方法。班级有了鲜明的特色,学生们就会感到非常自豪,觉得自己的班级与众不同,有利于班级活动的开展。